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方式

2015-07-24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食少动使得肥胖相关疾病普遍可见,这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大量脂肪的摄入是造成胰岛素抵抗形成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属于中医“痰浊”范畴,对其应从“痰”论治。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主治痰湿之证,本研究采用经典化痰方药——二陈汤干预高脂饮食大鼠,观察大鼠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高脂饮食引起的病理本质及其与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3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200±1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化痰组各10只,3组大鼠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正常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脂肪占总热量的10%。(2)高脂组和化痰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脂肪占总热量的60%(猪油20%、白糖4%、脱脂奶粉2%、胆固醇1%、基础料73%)。第11周起用化痰方(二陈汤)对化痰组大鼠进行干预,二陈汤(半夏15 g、橘红15 g、茯苓9 g、甘草4.5 g)每日灌胃1次(每mL药液含原生药0.435 g,剂量1 mL/100 g体质量),干预4周。在此期间,正常组大鼠仍然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和化痰组仍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所有大鼠自由进食进水,光照时间为每日8:00至20:00。
  1.2.1 测量大鼠体重、体长、腹围 每周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体长和腹围。体长的测量:大鼠鼻尖到肛门的距离。腹围的测量:经大鼠双侧髋骨顶点绕腹1周的长度。
  1.2.2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大鼠禁食12 h后,用血糖仪检测尾静脉血糖(0 min),50%葡萄糖按2 g/kg体重剂量灌胃后开始计时,分别于30、60、120 min时用血糖仪检测尾静脉血糖。
  1.2.3 胰岛素耐量实验(ITT) 大鼠禁食12 h后,以血糖仪检测尾静脉血糖(0 min),腹腔注射0.5 U/kg胰岛素后开始计时,分别于30、60、90、120 min后用血糖仪检测尾静脉血糖。
  1.2.4 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 大鼠处死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静置2 h后,15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中TC(total cholesterol)和TG(triglyceride)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若方差不齐,两两比较用Tamhane’s T2检验。
  2 结果
  2.1 第14周各组大鼠体重、体长和腹围的比较 前10周喂养时,正常组大鼠与高脂组和化痰组大鼠之间的体重、体长和腹围差异随喂养时间而逐渐增大。开始进行干预时,高脂组和化痰组大鼠的体重、体长和腹围较正常组大鼠均明显增加;干预4周后,高脂组大鼠的体重、体长和腹围较正常组仍然明显增加(P<0.01),而化痰组大鼠的体重、体长和腹围却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大鼠血清中TC和TG含量的比较 高脂组大鼠血清中TC和TG的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化痰组大鼠血清中的TC含量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且与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化痰组血清中TG含量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1),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第14周各组大鼠OGTT结果的比较 高脂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化痰组大鼠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大鼠糖负荷后30 min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糖负荷后60 min和120 min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5);化痰组大鼠除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外(P<0.01),其余时间点的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4 第14周各组大鼠ITT结果的比较 腹腔注射胰岛素30 min后,高脂组大鼠的血糖较基础值降低18%,而化痰组大鼠降低26%,各组在90 min时血糖均降低至最低值,高脂组、化痰组和正常组大鼠血糖分别降低36%、44%和56%,120 min时血糖已上升,高脂组的下降幅度仍低于化痰组(24% vs 32%),见图2。
 3 讨论
  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堆积,从而促使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1]。高脂饮食使得脾胃功能受损,脾运化失常,形成膏脂停积体内,膏脂过剩表现为痰浊为患而致痰湿内阻,痰阻必然影响气血运行,而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水津不布又可化生痰浊[2]。“痰”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认为是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肥胖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高脂饮食容易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3-4]。中医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应该从“痰”论治[5-7]。
  二陈汤方中主要为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全方起着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8]。临床研究发现,二陈汤加减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可较好改善高脂血症的血脂代谢异常[9]。
  本研究用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化痰祛湿,观察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血清中TC和TG的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化痰组大鼠血清中的TG含量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1),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痰组血清中的TC含量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高脂饮食导致大鼠的血脂含量出现紊乱,而二陈汤具有调节血脂异常的作用。文献[9-11]的研究结果均明确表明,二陈汤能够有效地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二陈汤对TG的调节作用较TC显著,这其中的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OGTT和ITT的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空腹及糖负荷后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腹腔注射胰岛素后,化痰组各时间点的血糖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高脂组,30 min时高脂组大鼠血糖较基础值降低18%,而化痰组大鼠降低26%,120 min时血糖已上升,高脂组的下降幅度仍低于化痰组,分别为24%和32%。 这表明高脂饮食的大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经过二陈汤化痰干预后,胰岛素抵抗情况得以改善。胡智阗等[12]和李学军等[13]的研究也都表明二陈汤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
  由本研究结果分析,高脂饮食大鼠出现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而二陈汤可明显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血脂,并减轻体重,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从中医学角度看,高脂饮食引起的内在病理机制以痰湿为主,其痰湿的物质基础与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参考文献
  [1]林曼婷,范应,陈少东,等.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428-2430.
  [2]吴同玉,高碧珍,林山,等.不同方药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70-472.
  [3]朱梦娇,倪倩倩,姚根宏,等.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谱改变[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55-4357.
  [4]王智华,宋光耀,刘晶,等.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44-245.
  [5]熊红萍,李灿东.代谢综合征与痰瘀的辨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220-221.
  [6]柳红芳,陶飞宝.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6-10.
  [7]石刚,刘婷.冠心病常见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675-1677.
  [8]康洁,张凌媛,丁珊珊,等.二陈汤对吗啡依赖小鼠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4-5.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1):1218-1220.
  [10]刘小凤,郑海南,王伟兰.加味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和机理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72-73.
  [11]孙蓉,刘持年.乌梅,生姜对二陈汤降脂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4):10-11.
  [12]胡智阗,车念聪,夏蓉,等.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动态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4):305-307.
  [13]李学军,杨叔禹,聂明,等.二陈汤方加减对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以及肝功能和肝脏脂肪变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77-80.

本文选自《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1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