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的实证统计

2015-07-15 0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等。间质性肺疾病为发生于近期或以往吸烟者的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不同种肺间质纤维化病变都是从肺泡炎症开始的,在发展、修复过程中引起肺纤维化倾向存在共同之处。间质性肺疾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期主要病变为损伤或炎症,慢性期主要病变为纤维化。临床研究发现多数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肺部反复感染史,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抗感染治疗效果更佳。现将我院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
  1.2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22例患者白细胞及中心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38例患者白细胞及中心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②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弥漫性浸润阴影,间质病变呈结节状、线状、网状浸润,界限比较清楚。病变早期还可呈弥漫性磨砂玻璃样外观,病变后期可见区域囊性病变和蜂窝肺形成,可办肺容积降低。肺泡浸润为播散性结节影,且界限不清、易融合,表现为多发性均匀不一的斑状影,呈气柱征,病变与肺叶和肺段一致。胸部高分辨率CT能清除显示肺组织及其间质形态结构,有利于确诊早期肺纤维化和蜂窝肺。60例患者X线检查均显示肺纹理变粗且紊乱,其中21例患者呈蜂窝样变化,5例有网状阴影,11例有条索状阴影,21例有毛玻璃样阴影。③肺功能检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以进行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下降为主要表现,肺活量、肺总量减少,残气量随病情发展逐渐减少,早期间质性肺疾病气体交换功能出现明显的弥散功能下降。多数中晚期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气道阻力变化不大,呼吸频率过快及通气过度导致低碳酸血症。60例患者中39例限制性通气障碍,16例为阻塞性通气障碍,5例为混合性通气障碍。
  1.3方法 ①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病程者给予40~60 mg/d泼尼松治疗,3次/d。病情稳定以后逐渐降低剂量。急性期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案,静脉滴注500~1000 mg甲泼尼龙,1次/d,持续治疗5 d。病情稳定后改为泼尼松口服;②抗感染治疗:给予罗红霉素口服,150 mg/d,2次/d。病情严重者静脉滴注或肌注抗生素,抗生素种类选择根据感染致病菌、感染严重程度、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等;③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平喘、解痉、强心、利尿等治疗。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肺功能观察指标:分别于就诊时、治疗6个月时检测患者SVC(静息肺活量)、FEV1%(第1 s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比例)、TLC(肺总量)、DLCO(CO弥散量);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②疗效判定:?訩显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查体表明双肺干湿性啰音消失,X线检查结果正常;?訪有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缓解,查体表明双肺干湿性啰音较少,X线检查显示双肺病理变轻;?訫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查体结果、X线检查结果均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治疗效果 6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经过常规治疗联合抗感染治疗后,显效38例(63.33%),有效18例(30.00%),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93.33%。
  2.2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VC、FEV1%、DLCO、PaO2观察指标明显升高,而PaCO2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类似疾病鉴别诊断 ①与肺癌鉴别诊断:具有以下几点特征时应警惕肺癌的可能性:患者年龄>40岁;伴有多年吸烟史;出现刺激性咳嗽、反复性或持续性痰血;X线检查存在块状阴影、结节状阴影、阻塞性肺炎,抗生素治疗后不能完全消散。一般经痰脱落细胞活检可明确诊断。②与支气管哮喘疾病鉴别诊断:哮喘疾病多在幼年或青年时期突然发病,通常无慢性咳嗽、咳痰病史,主要特征为发作性哮喘,发作时两肺哮鸣音明显,哮喘缓解后临床症状消失。往往伴有个人或家族性过敏史。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PEF(呼气流量峰值)昼夜波动率>20%,此时可诊断为哮喘。③与支气管扩张鉴别诊断:存在反复咳嗽、咳痰特点,并发感染史浓痰量大,还可存在反复性咳血病史。肺部主要为湿啰音,多在下肺,还可有杵状指。X线检查可见下肺纹理呈卷发状粗乱,通过支气管造影及CT扫描可确诊。④与肺结核鉴别诊断:多数肺结核患者存在结核中毒症状,包括发热、盗汗、乏力、咯血、消瘦等症状,X线检查以及痰结核菌检查能确诊。
  3.2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 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干咳少痰。疾病初期呼吸困难症状主要在剧烈活动之后出现,不少患者难以发现潜在的疾病隐患,往往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胸部X线、CT检查才发现肺部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晚期肺纤维化则以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呼吸衰竭。病理改变为:肺顺应性降低导致通气障碍、肺容量降低,肺小血管闭塞导致弥散能力下降、通气/血流之间比例失衡,诱发低氧血症,从而出现弥漫性肺实质、间质纤维化以及肺泡炎等病变。肺泡腔、肺泡壁炎症炎症损伤肺组织,炎症波及范围越广,肺泡壁中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聚集导致肺泡壁增厚,胶原组织增生、修复紊乱并沉淀,形成纤维化和瘢痕。反复炎症刺激导致大面积肺细胞纤维化,最终形成间质性肺疾病。抗感染治疗能有效组织肺部炎症扩张,阻滞病程进展,有利于肺间质性疾病的康复,提高临床疗效。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抗感染治疗后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
  综上所述,抗感染治疗对间质性肺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葛玉梅,王浩彦.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1): 872-875.
  段报喜,黄润月,储永良,等.细胞因子治疗特发性 肺纤维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0):45.
  冯瑞娥,施举红,肖雨,等.慢性过敏性肺炎引起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征.中华病理学,2009,35(2):5.
  Jackevicius C A,Tom A,Essebag V,et al.Population-leve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ulmonary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amiodarone.Am J Cardiol,2011,108(5):705-710.
  张立夏,王晓琳,孟冬红.盐酸胺碘酮致弥漫性间质肺炎及肺纤维化2例报告.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6):1146.
  王艳飞,薛燕,崔朝勃.短期小剂量胺碘酮致肺间质纤维化1例.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
  Schwaiblmair M,Berghaus T,Haeckel T,et al. Amiodarone-induced pulmonary toxicity: an under-recognized and severe adverse effect.Clin Res Cardiol,2010,99(11) :693-700.
  曾雪峰,陈锋,刘 楠,等.降钙素原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093-409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