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放松训练法对突发性聋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的护

2015-08-01 09: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听力水平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造成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甚至是恐惧状态,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同时也明显地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既往研究认为[1-3]放松训练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紊乱,进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康复。但通过放松训练,是否能够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的生活质量尚未见到报道。本研究对80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2年12月于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五官科住院治疗的80例突发性聋患者。诊断依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标准诊断。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发病时间、伴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认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放松训练法。干预前先向患者介绍本训练疗法的目的、作用及意义,然后按如下步骤开始训练:①患者在放松、安静的状态下自然仰卧,手臂自然的放于身旁,两腿稍分开,轻闭双目。②嘱患者心中默念“放松”,从足开始,逐步向上至面部,使肌肉处于高度放松状态。③反复进行慢而深的吸气、自然屏气、自然的深呼气,配合自我暗示,使自身情绪处于平稳安静状态,甚或达到微眠状态,使全身肌肉得到松弛,紧张的心理得到缓解平复。首次训练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示范训练,患者掌握训练方法后,由其自行进行放松许梿,每次训练持续10~15 min,早晚各1次,连续2周。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取得其信任,加强及战胜疾病信心。交流时,护理人员要语速缓慢,必要时提高声音及配合手语,以增加语言力度,消除患者的不信任感。嘱其保持乐观心态,培养相关兴趣爱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⑤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肥甘厚腻,保持大便顺畅。⑥出院后指导:患者出院时向其交代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嘱其保持精神舒畅,合理调节生活工作压力,避免损伤听力的相关因素,从而减少听力再次损伤的可能,必要时可佩带助听器以维持患者日常交流。
  1.3 评价指标
  1.3.1 生存质量评定 在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该量表由患者对其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4个领域评价组成,共计29个小问题。根据WHOQOL-BREF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完成量表的填写,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3.2 焦虑-抑郁状态评定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定。SAS得分若大于50分则表明患者处于焦虑状态;SDS的正常分数上限为41分,若得分超过50分时则表明患者处于抑郁状态。
  1.3.3 疗效判定 ①痊愈:受损频率听阀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③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④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显效率=(痊愈患者数+显效患者数)/总入组数;有效率=(痊愈患者数+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总入组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各领域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后,两组在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等的分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分值要高于对照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分值比较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SAS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SAS及SD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得分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应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数据分析,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认为些反应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而产生失眠,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放松训练[10]是一种行为治疗方式,它通过调节呼吸采用暗示法等方式是人体中枢兴奋得到调节,使患者紧张波动的情绪得以平稳缓解。肌肉放松和焦虑抑郁的情绪是一对对抗的过程,通过放松训练可以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有效的松弛,并反馈给大脑,进而调节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抑郁状态。通过规律锻炼,可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其积极适应环境,稳定情绪,预防及改善焦虑、抑郁状态的出现[11-16]。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治疗后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放松训练治疗组在疗效、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放松训练法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应用 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黄秀婷,付顺控,林少虹,等.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治疗高压氧治疗时焦虑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67,123.
  [2] Miguel A,Esther C,Antonio A,et al. Sound therapy in sudden deafness [J]. Acta Otorrinolaringol Esp,2012,63(3):165-172.
  .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2009,15(2):102-104.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5] 肖靖琼,周郁秋,张秀花,等.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队亚健康者疲乏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3):68-70.
  [6] 王共明,王春华.心理干预对单耳突发性聋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49-50.
  . Laryngoscope,2010,120(11):2347-2348.
  [8] 邹虹,张帆,庄伟清,等.放松训练对不同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6):42-43.
  [9] Rauch SD,Halpin CF,Antonelli PJ,et al. Oral vs intratympanic corticosteroid therapy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 randomized trial[J]. JAMA,2011,305(20):2071-2079.
  [10] 黄佩云,吴丰果.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28-329.
  [11] 程小丹,雷球英,熊范忠.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8):81-82,95.
  [12] 金仕静.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5,39.
  [13] 张圆媛.负性情绪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168-2169.
  [14] 钱辉.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卒中患者的健康促进效果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3,26(8):114-116.
  [15] 李西兄.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7):107-10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