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对

2015-07-28 18: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性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中国每年因卒中死亡病例超过120万,存活患者中致残率高达75%[1]。虽然近年来关于脑卒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出现明显进展,但是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成为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课题。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对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但是患者康复周期较长,加之国内目前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机制的不完善,多数患者无法进行系统康复治疗[2]。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三级康复护理,考察该护理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意义,为临床开展有效康复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将全部患者按选择康复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2~70岁,平均(52.7±13.5)岁,脑梗死32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40例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39~68岁,平均(53.8±12.5)岁,其中脑梗死20例,脑出血10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并且愿意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后,住院期间给予康复指导,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后患者在家自行康复训练。
  研究组患者进行三级康复训练。①发病稳定期即发病入院1个月内,经对症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一级康复护理,主要在神经内科进行,1次/d,30 min/次,辅助患者进行体位摆放,进行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训练,床头抬高坐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咳痰等,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②恢复期即病后2~3个月进行二级康复护理,一般在医院康复病房进行,1~2次/d,40 min/次,主要康复护理内容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卧位或坐位第 一 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抗痉挛体位摆放,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训练范围逐渐增大,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度,然后逐步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床边坐立训练、坐站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待上述训练完成,患者身体状态稳定时,可在家属及器械辅助下进行行走训练及步态纠正,同期尽量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如洗涮、穿脱衣、进食等;③维持期即病后4~6个月,患者出院进入社区或家庭后,由责任康复护士进行电话或上门康复指导,每两周1次;主要是监督指导患者按照二级护理的模式进行持续训练,指导家属正确的辅助训练方法,同时进行适度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对患者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信心,使患者坚持完成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均采用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主要考察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及总评分情况,采用四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4]。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QOL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率约为150/10万,并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5]。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存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进而出现心理、认知或情感障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然而目前我国的康复体系还不完善,有调查研究显示,约70%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自身希望进行进一步康复锻炼,但是缺乏相应的设施及专业指导,导致多数患者丧失了脑卒中后4~6个月这段最佳康复治疗时机[6]。脑卒中后三级康复体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康复理念,即早期在病房内进行一级康复护理,后续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进行二级康复护理,给予专业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出院后持续随访,利用社区或家庭条件,进行后续康复指导[7]。三级康复护理很好地保证了康复过程的延续性和专业性。
  生活质量是反映患者生活状态综合指标,包括运动、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指标,其中对脑卒中患者来说,运动能力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要指标。而三级康复护理主要针对患者肢体运动协调能力进行反复强化训练第 一 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并且保持训练的持续性,最终通过运动能力的改善,使患者尽量恢复自理能力,从而改变消极情绪及社会隔离感[8]。研究表明,三级康复体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三级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同期未进行三级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幅度最大。
  综上所述,三级康复护理可辅助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能有效提高运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扬,胡桂芳,周平,等.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 16(8):10-12.
  [2] 赵淑慧,李玉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1):6-7,13.
  [3]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200.
  [4] 刘桂芳,王敏.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29-30.
  [5] 巩天玲,赵立平,高茜,等.三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7):1852-1853.
  [6] 陈君,颜骅,李泽兵,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调查[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62-16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