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

2015-07-28 1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选自《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1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是指利用血液透析,以纠正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为目的创伤性治疗,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症状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受原发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患者自我感觉不良,对生活失去信心,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透析效果,易引发透析并发症最终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低[1-3]。
  MHD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已经产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行为,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强烈的自我管理动机,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4-5]。指导长期性血液透析患者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的方法,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提高依从性,做好自我护理,积极配合医护治疗,对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同伴教育运用于MH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中,观察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效果,为MHD患者寻求更为有效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28~62岁,平均(45.12±14.13)岁;透析龄3个月~4年,平均(4.11±1.30)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高血压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12例。透析方法为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血流量200~250 mL/min,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72例患者均意识清醒,有正常的认知功能,能正确表达,按自愿参与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同伴教育方法 对照组给予MHD患者发放书面资料、随机教育、集中讲解授课3种形式在患者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形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框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同伴教育。
 1.2.1 组长评选与培训 观察组根据原发疾病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8~16个人。从不同小组中各选择1名治疗依从性好、维持良好治疗效果、透析时间不低于1年,理解领悟能力较好并为人热情的患者作为同伴教育小组长。由专科医护人员进行为期2周共6次的统一培训。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37.23%),脑血管病为其次(31.91%)[6-7]。糖尿病、高龄、低蛋白血症是影响MHD患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由肾病专科、糖尿病专科、心血管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工作团队对3名组长进行培训,共6次,每次约30~45 min。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同伴教育与自我健康管理的意义,如何带动小组共同进步,血液透析依从性的重要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知识(用药、自我监测的原则和方法),透析并发症预防,同理心,生活指导(饮食、运动),动静脉内瘘护理等。培训方式主要采取集体培训和单独辅导,采用幻灯、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等形式。培训效果有效性主要由专科医护人员通过提问、系统基本理论考核、查看执行效果等形式检查各小组组长是否正确掌握培训的内容,保证组长成为合格的同伴教育者。
  1.2.2 同伴教育组员准备 同伴教育组员需将联系电话提供给同伴小组组长,由小组长集中全体组员的电话号码后印发给每一位组员,同时组长建立微信群,提供多种随时咨询、交流的通讯途径。另外,要求组员定期参加同伴教育。
  1.2.3 同伴教育的实施 由医院血透室提供同伴教育活动室,同伴教育时间安排在星期二、五下午4点,每星期活动1次,每次30~45 min,要求所有的组员尽可能参加,活动内容主要血液透析依从性的重要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知识(用药、自我监测的原则和方法),透析并发症预防,同理心,生活指导(饮食、运动),动静脉内瘘护理。活动由血透室医护人员主持,活动现场有1~2名专科医护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和提供咨询。具体活动内容首先由同伴小组长从中选择1个主题内容进行,大约时间20~30 min。其次,鼓励患者讲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体会,或因MHD造成的生活困惑以及心理活动过程等。活动结束前,主持人适当给予小礼物等鼓励表扬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对同伴教育中不恰当的方法和观念予以纠正,推广对治疗有益的经验。同时要求同伴教育组长不定期、不定形式(电话、微信、见面等)与组内成员联络,交流饮食、运动锻炼、体重控制、内瘘护理等自我照护的经验和教训,同时随时解答组员提出的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疑惑。如有组长不能确定的问题时与血透室医护人员联系,获取专业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开展同伴教育1年后两组患者回归社会就业、生活自理、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依从性等情况。负性情绪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营养状况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同伴教育1年后,观察组各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3.1 自我健康管理现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自血液透析治疗与护理的复杂化,以及病情评判的局限性与进展、预后的无法预测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多处于中等水平以上[5-9]。有学者对MHD患者在自我效能、抑郁及社会支持研究方面证实该类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且社会支持利用度不高[9-10]。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致使MH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标。
  3.2 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11-12]。同伴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干预的策略和教育形式,它以患者能力提高为中心,以病友间经验分享为主体,具有 文化适宜性(即能提供符合某一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可接受性(即同伴间容易沟通,交流更为自然)和经济性(即花费少而提供服务有效)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支持形式[13-14]。
  本研究中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的组员有类似或同样的诊疗经历,在同病相怜的感情基础上使受教育组员更乐于接受来自于同伴的情感支持和言语劝说而不是单纯接受医护人员的说教,组员的良好治疗效果以及逐步掌握MHD系统的知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而组员当中的自信、乐观和病情的稳定性会在组内起到积极向上的渲染作用,即暗示作用和榜样作用。表1结果显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可以促使患者对血透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在MHD患者回归社会就业、完成家务劳动、保证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同伴教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育促使组员在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正性的改变,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效果,明显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如主持人对同伴教育活动的掌控能力不足,患者家属未能参与其中。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克服及纠正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洁,赵红,汪彬,等.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85-187.
  [2]孟淑兰,潘丽娜,柴会悦,等.加强心理干预提高长期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90-91.
  [3]段美芹,黄月星,马勤,等.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5):480-481.
  [4]黄宝延,李峥,夏京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经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8(9):77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