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疼痛护理进展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

2023-12-06 02: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与探讨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刺激性,需要修复性的长期医学治愈手段,受到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许多医疗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术后的疼痛护理[1]。其中,妇产科患者的术后护理受到了格外的重视,随着医疗手段的日趋科学化而日益增加其重视度,对于医院工作人员来说,不止要能够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治愈疾病,还要在术后为患者解决疼痛。因此,如何在产妇生产之后,让妇产科患者的疼痛描述,对疼痛程度正确评估,以及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广大的妇产科医疗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


  1.1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对于产妇术后的正常康复时间和途径,取决于产妇的年龄和体质等各方面的情况,但是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后医护人员与产妇的交流以及护理。医护人员不仅要从医护方面,让产妇对于自身术后疼痛有一定的认识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产妇交流,只有产妇自身才能准确的描述,这样才能加强对于产妇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向产妇传授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知识。在手术前后保持心情的舒畅以及身体的正常健康状态。


  1.2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认知产妇手术后一段时间肯定会出现由于生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这需要医护人员耐心仔细的护理,然而,除了产妇本身的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注意产妇手术后的心理健康护理,产妇手术的恶露,伤口的处理,乳房的清洁护理等等情况,都需要耐心的讲解传授,生产之后,医人员还应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产妇的泌乳等情况加以关注,教会产妇如何正确的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哺乳的姿势指导与哺乳的营养价值介绍等。除此之外,产妇自身的日常营养搭配,清洁护理也尤为重要。同时也不能疏忽产妇的心理健康,情绪的舒缓等工作,在与产妇交流的过程中多多聆听产妇的心声,对于产妇的疑惑进行解答,努力使产妇的心情保持愉悦,心情的愉悦对产妇的手术后痊愈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那些少数的重男轻女的家庭,更要注重交流沟通,不止对产妇,还要对产妇的家属进行心理的沟通和辅导,从根本上纠正家属和产妇繁荣错误认知,灌输其“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计划生育法和正确心理。让那些具有不良心理倾向的产妇,从心理上、认知上、环境上都受到改观和影响,争取给新生儿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给产妇家属一个和谐的家庭。


  2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


  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之前,必须对其正确的疼痛程度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评估,只有得到一个正确的评估,在精确的评估基础上,有理论产生实际,从基础上对产妇的手术后护理做出正确的疼痛护理步骤。对于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①分娩后产妇的自护能力: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就导致了生产之后,每个产妇的自我修复程度的不同。有的产妇具有极好的自愈能力,再搭配上合理的营养物质,具有极好的自护能力,归类为优等产妇自护能力。有的产妇自愈能力不是特别强,只可以进行缓慢的自我修复,这一类归类为良等产妇自护能力。而有些产妇的自愈能力极差,伤口的恢复极慢,这一类则属于差这个等级的产妇。②产妇康复:产妇的康复是手术后疼痛护理的终极目标,尊重妇产科患者对于疼痛的反应,注重产妇伤口的复原程度,时刻注意避免产妇的翻身,身体移动致使伤口裂开感染等等问题,都是产妇能否康复,康复程度的重要指标。


  3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方法研究


  3.1注重产妇的手术后心情产妇手术后的心情攸关疼痛护理的重要程度,并直接影响到了伤口的复原,产妇的好心情还能及时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心情好的产妇的伤口康复速度明显要高于心情抑郁的产妇。为了产妇的康复,还应多多注意产妇的紧张焦虑的心境,引导产妇将四肢尽量放松,肢体的放松以及轻微的活动还有助于患者的全身的血液流动,促进产妇的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


  3.2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藥物治疗的相辅相成现今大多数的医院,都在提倡使用手术时能够预防产妇疼痛的药剂,这样可以减轻麻药的使用,还能在患者手术后减少疼痛。更能减少相应的药剂使用量,避免了患者的疼痛,减少手术后疼痛护理的过程。同时,还应为产妇提供舒适的音乐,电视或者一定的书籍杂志,这样既能转移产妇对于疼痛的注意力,还能丰富产妇在疼痛护理期间的卧床生活。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结合在一起对产妇进行疼痛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镇痛的强度,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帮助[3-5]。


  4讨论


  女性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较低,抗压能力较弱,社会对于女性格外的照顾与看顾都使得女性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相对于男性而偏低。对于手术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情也更为显著,手术后心情不能及时平复,则会延缓伤口的愈合。只有对产妇从心理上进行安慰沟通,让产妇产生愉悦的心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的心理,才能信赖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确保手术的最大成功值,减少患者患上手术并发症的概率。只有做到以上叙述几点注意事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达到疼痛护理的真正意义。


  作者:郑立琴

  第2篇:分娩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人类机体出现疼痛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如心率加速、血压上升、免疫机能下降等,同时疼痛感还会引发产妇的心理不良现象[1]。目前对于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中,疼痛已成为除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外的第五大观察因素。因此在产妇进行分娩时,对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关注,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分娩结局,实施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分娩过程中产妇出现疼痛的机制及特点


  分娩疼痛是伴随着分娩过程中的刺激复杂反应而出现的,分娩疼痛与其他的病理疼痛症状有本质的区别,分娩疼痛非病理现象,而是与生命的诞生息息相关。分娩疼痛主要是由于子宫肌肉阵发性收缩以及胎儿经过产道时对子宫和产道组织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强烈刺激,此类刺激会沿产妇的腰、骶神经传递至脊髓,进而延续至产妇的大脑痛觉中枢,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感[2]。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同的产程所产生的疼痛也不尽相同,在第一产程时,主要表现为疼痛范围难以确定,而疼痛的性质以及部位无法准确表达。第二产程时,是指产妇宫口开全以及胎儿娩出的过程,此时的疼痛来源于下产道的肌肉、筋膜以及皮肤,会出现伸展、撕裂及牵连,从而导致疼痛出现,第二产程中的疼痛表现的尖锐剧烈,产妇的阴道、直肠和阴部疼痛非常明显[3]。


  2产妇分娩過程中的相关镇痛方式


  2.1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较为广泛,经调查统计,美国在产妇分娩镇痛和缓解疼痛过程中,有大约29%的产妇采取硬膜外麻醉,且该数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在我国,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中同样有较高的使用率。


  2.2吸入止痛在吸入止痛运用中,主要成分为1:1的N2O和O2混合气体,通过吸入该气体,能够有效缓解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在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中,吸入止痛方式均能够使用。其具有以下优点:气体对产妇的毒性作用小,而且不会造成呼吸道刺激症状,无副作用,气体经吸入后,不与血红蛋白结合,因此镇痛效果较为明显,同时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心理,缩短分娩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2.3会阴神经阻滞该镇痛方法主要运用于第二产程,当胎儿娩出时,会引发阴道伸展和撕裂,从而产生疼痛感,会阴阻滞麻醉通常应用于侧切麻醉,该镇痛方式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具有镇痛效果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等优点。


  2.4自我催眠镇痛法该方法是一种非药物镇痛法,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方式,在使用这种镇痛方法时,医护人员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产妇引导至一种知觉改变的状态,从而缓解产妇的疼痛以及不良心理状态,使得产妇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感知[5]。


  2.5采用无痛分娩仪分娩无痛分娩仪是根据我国针灸学研制的一种止痛仪器,将无痛分娩仪耳膜贴贴于产妇的双耳耳宫穴,通过电脉冲的刺激,传输至产妇的中枢神经,将产妇体内的抗痛系统激活,通过释放5-经色胺以及内源性阿片区,发挥其镇痛作用,该方法能够加强产妇子宫收缩,能够缩短产妇的产程,操作方便,且对产妇和胎儿均无不良影响。


  3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镇痛的必要性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其疼痛主要来源于心理因素和生理变化,其中心理因素包括产妇紧张、害怕等心理,而生理因素包括产妇子宫收缩、盆底扩张以及宫颈扩张等现象。在分娩过程中,因心理和生理变化引发的疼痛对产妇和婴儿均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对产妇的交感神经产生刺激,从而增加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进一步延长产妇的产程,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相应的镇痛措施,不仅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而且能够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实施恰当的镇痛措施,能够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缓解其疼痛,而且能够改善产妇子宫失调的现象以及胎儿的氧供应,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减少胎儿缺氧的情况发生。通过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分娩镇痛措施,不仅能够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为产妇保持体力,而且能够降低产妇会阴的疼痛指数,提高分娩质量[6]。


  4产妇分娩中的疼痛护理


  4.1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对产妇的疼痛现象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产妇分娩中的疼痛,对其子宫收缩率、子宫收缩强度以及收缩持续时间具有较大的影响,另外,对胎儿的位置以及产妇膀胱内的压力进行密切的监测,同样会对产妇出现的疼痛强度造成影响。由于不同的产妇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加上产妇的心理变化等因素,均会对产妇控制疼痛的相关措施增加难度[7]。在对产妇的疼痛评估中,过高或过低的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均有可能导致镇痛药品使用错误,将会对产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时,要加强对产妇面部表情、身体运动等非语言情况的观察,从而准确地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对产妇疼痛程度的正确评估,从而合理调节镇痛药物的使用量[8]。


  4.2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经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产妇在临产后,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产妇容易对家属过于依赖,希望家人能够给予安慰和支持。将适当的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疼痛阈值和耐受性,因此,在产妇分娩中护理人员应全程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主诉耐心地倾听,并回答产妇所提出的问题,帮助产妇解除顾虑,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帮助并鼓励产妇增强信心,促使产妇能够安全、顺利地分娩[9]。


  4.3不同的镇痛药物及镇痛方式均具有其药效时效性,因此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对产妇的生命调整进行严密监测,尤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持续进行监测,之后定时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进行监测,直至分娩结束[10]。


  4.4产妇在临产前,应给予其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含量以及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在产妇分娩镇痛期间,为保持产妇的营养和精力,需要不断摄取食物,此时给予产妇摄入冰片和一定的清亮液体,通常情况下为100~200ml/h,清亮液体包括果汁、碳酸盐饮料和清茶等,对于呕吐较为严重的产妇,可采取静脉补充液体的方式,从而保持产妇的体力。


  4.5在产妇产程开始后,通常情况下需要每1~2h观察胎心一次,当产妇的宫缩强度较大时,每30min需监听胎心一次,对每一次监听胎心的情况进行记录。在使用缩宫素后,当胎心频率<120次/min或>160次/min时,此时需要将产妇取侧卧位,并给予产妇吸氧措施,在此期间,对产妇的宫缩持续和间隔时间进行严密观察,了解其变化,若出现宫缩乏力现象及时向医生报告[11]。


  4.6在分娩过程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者,应密切关注产妇的休息以及体位配合,通常情况下,产妇穿刺成功后,平卧10min,然后采取半卧位,防止出现仰卧综合征。对于有下床要求的产妇,需先对产妇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进行评估,且产妇下床活动仅限于室内,必须有人陪同,确保安全[12]。


  4.7临床产妇分娩中,腰硬联合麻醉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镇痛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恐惧感和疼痛感,从而增加产妇的舒适度,但是在分娩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低血压、尿潴留、会阴切口疼痛等。低血压是所有麻醉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因此产妇在产后的24h,不鼓励下床行走,即使下床也要动作缓慢,首先调整至半卧位休息10min左右,然后改坐位将腿放在床边休息片刻,慢慢起身,以防低血压发生[13]。产妇一旦在产后出现低血压,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在对低血压的防治中,快速输500ml的平衡盐溶液,不仅不会对产妇的宫缩造成影响,而且能够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尿潴留主要是因为产妇膀胱受累,导致出现粘膜水肿、充血和肌张力降低等,而且会阴切口会出现疼痛现象,导致产妇不愿意或不敢排尿。对此,鼓励产妇多饮水,促使在产后6h内排尿,对于产妇因会阴切口疼痛而不敢排尿的现象,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顾虑,协助产妇进行排尿[14]。


  5结论


  对产妇分娩疼痛控制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不仅产妇的疼痛评估工具缺乏,而且与产妇和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具有较大关系。通常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对疼痛的相关知识缺乏必需的认知,而且对待产妇态度存在消极现象。因此,针对此现象,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从而有效改善产妇的疼痛状况[15]。在疼痛的评估中,主要根据产妇的个人感受进行评估,但是产妇的知识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很难客观地、准确地将疼痛程度反映出来,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在对产妇分娩中的镇痛方法中,不仅药物干预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症状,而且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非药物疗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帮助产婦缓解疼痛,合理的镇痛方式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分娩疼痛护理的有效进展[16]。


  作者:冯玉珍

  第3篇:分娩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在临床中,分娩期间由于产妇对分娩疼痛存在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容易延长分娩过程,随着分娩过程的延长又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产后多种并发症,会对新生儿及产妇带来不良的后果,严重时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1],如:产后失血,新生儿窒息等问题。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采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分娩疼痛,减轻产妇分娩中的心理压力。针对此种情况,对产妇分娩疼痛采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产妇的分娩疼痛等级划分


  以世界医疗卫生组织的标准来定,产妇的分娩疼痛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依次为0级到Ⅲ级,即等级越高,产妇的痛感越强烈。具体而言,将产妇的分娩疼痛按照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0级即代表产妇无分娩疼痛感或者稍感疼痛;Ⅰ级(轻微疼痛)即代表产妇有出现轻微不适但可以忍受,基本情况稳定;Ⅱ级(中等程度)即代表产妇痛感比较强烈,影响正常的休息与睡眠;Ⅲ级(严重疼痛)即代表产妇痛感十分强烈,无法忍受,严重影响到休息与睡眠[2]。


  2疼痛护理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针对产妇护理,如选择不当,可引起以下后果,第一,容易使产妇产生恐惧心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如不注重对产妇加强护理,产妇心理状态不稳定,可加速产妇生理指标变化,增加对疼痛的敏感性。如果产妇不接受陪產人员的心理护理和疏导,产妇没有得到持续的情感支持与鼓励,从精神、心理上就陷入了孤独无助感,产痛和产妇紧张恐惧就会被放大。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分散产妇注意力,提高产妇能力[4]。如若缺少有效的护理措施,产妇将注意力集中于宫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对疼痛的耐受力就非常差。


  3分娩疼痛护理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分娩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能够在保证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基础上自然分娩[5],而且要在分娩过程中通过采取护理措施来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但是,分娩疼痛是避免不了的,一些初产妇由于分娩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在分娩过程中会对分娩疼痛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进而会导致分娩时体力消耗严重,使得分娩过程延长,出现一系列危及母婴健康的产后并发症。


  3.1产前辅导教育


  产妇在医院待产后,医院相关医护人员首先应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掌握产妇的生理状况,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随后,将产妇的一些相关状况以及有关分娩的一些具体细节告知产妇本身,使得产妇对自身的情况有所了解,降低产妇心理恐惧和紧张情绪[6,7,8]。在检查结束之后,依据结果针对产妇具体状况安排出具体的产前护理。例如:对于初产妇,要提醒其分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告知其分娩相关的知识;练习分娩时的呼吸与放松等,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产妇正确的认识分娩疼痛,减轻心理上的不安情绪,减轻思想包袱。


  3.2产中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医院方面应该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指派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单独的护理措施,在心理和情绪方面对产妇进行安抚,使产妇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在产妇体力消耗过大时,帮助产妇多饮水多进食以保障体力,同时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院方可以在产房为产妇播放慢节奏的音乐,促使产妇心理放松,消除焦虑和恐慌[9]。对于护士而言,在面对处于潜伏期的产妇允许其通过活动使身体放松,在这段时间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其解释分娩过程中缓解疼痛的方式和要点,使产妇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在产妇进行分娩时,让产妇知道呼吸放松方式,鼓励和安抚产妇,增强其克服疼痛的自信心。同时对产妇进行抚摸和安慰,通过引导诱发想象,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分散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感知程度,使其在分娩中得到心理及生理上的护理和安慰。


  4分娩疼痛护理的重要作用


  造成分娩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产妇的分娩疼痛主要是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所带来的疼痛,其他疼痛的产生也会随着产程的不断进展而随之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每个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除了产妇受到自身疼痛程度的感知不同[10],还与产妇的心理情绪,生活环境,教育和文化程度有关,其中,产妇的心理情绪是可以通过人为护理措施改变和控制的。一部分产妇由于是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或者是由于心理状态比较差,承受能力比较弱,这部分产妇会在分娩过程中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11]。而5—羟色胺会随着恐惧焦虑心理的增加而大量增加,造成产妇甲肾上腺素明显减少,进而导致子宫收缩无力,而且产妇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分娩过程延长。同时由于产妇对于自然分娩在心理上存在恐惧,因而许多产妇会因无法忍受自然分娩的疼痛而选择剖腹产,致使自然分娩率的下降[12]。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在分娩之前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和辅导,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逐步深入的熟悉分娩过程,充分了解自然分娩中缓解疼痛的知识。产妇在入院待产后,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及时的开导并解释有关分娩疼痛的具体知识,消除产妇的恐惧焦虑情绪,平复其心理状态。医院方面和相关护理人员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全程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及时根据产妇分娩过程中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得产妇的心理状态方面放松,心情愉悦[13,14]。例如:对产妇进行抚摸和安慰,通过引导诱发想象,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分散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感知程度,使其在分娩中得到心理及生理上的护理和安慰,从而使其成功的自然分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分娩过程中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前的教育和辅导,心理方面引导和安抚以及产中护理等措施,能够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娩疼痛的心理诉求[15]。在产妇分娩时院方在产房为产妇播放慢节奏的音乐,促使产妇心理放松,消除焦虑和恐慌,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其解释分娩过程中缓解疼痛的方式和要点,使产妇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显著的降低了产妇的恐惧焦躁心理,有效缓解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并且降低因分娩疼痛延长分娩过程而导致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丽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