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icu护理的质量影响及效果观察分析论文(共5篇)

2023-12-09 13: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浅谈如何提高ICU重症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平均(55.67±3.23)岁;其中小学及初中文化13例,中专以上文化17例;农村9例,城市2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50.37±2.87)岁;中小学及初中文化16例,中专以上文化14例;农村13例,城市17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模式,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肢体活动、意识及生命体征。由于大多数ICU重症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护理人员要注意帮其按摩,每日2次,以促进肢体功能位血液循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1)关心体贴患者:ICU病房内要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对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调节,医护人员可以按照患者的个人喜好播放音乐,为患者舒缓情绪,使其保持身心愉悦。患者在长期卧床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促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了解,包括疾病的定义、康复方法、治疗过程等,这些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因错误偏见、认知等产生的紧张情绪。虽然患者的家庭背景存在不同,护理人员应该统一对待,尽心护理,不能存有偏见,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缓解疼痛。(2)护理过程中:首先要让患者简单了解治疗过程,教会患者用正确缓解疼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语言性鼓励,取得患者信任,帮助其减轻恐惧情绪。(3)積极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全程陪伴,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促使其主动与患者分享自己的心理变化,便于护理人员为患者疏导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情绪激动,这都是正常现象,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温和的言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有效的护理获取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保持积极的心态。(4)不同患者不同对待:进入ICU病房的患者,大都所患病症不同,年龄也都存在差异。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现实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特别是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其解释护理的必要性,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5)健康宣教:社会支持、周围环境、担忧情绪程度是影响ICU患者情绪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同时要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取得患者家属信任,促使家属主动协助护理人员改善患者的饮食、心理状态、住院环境及其他基础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在制定宣教内容的时候可以参考以往的制定方案,从中取长补短,总结优点。在具体宣教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善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与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知识宣教。


  1.3临床评估


  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高。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4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非常满意10例,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非常满意5例,满意18例,不满意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大多数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速度快的特点,这对患者的心理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负担。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以下情绪:(1)ICU病房患者中,中老年年龄段的患者居多,这类患者大都对疾病了解有限,由于缺少对自我所患疾病的认识,常常会生恐惧心理。(2)部分患者对医院,尤其是ICU重症病房比较敏感,认为进来就是得了不治之症,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消极地对待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3)少数患者住进ICU病房后,情绪波动较大,常表现出愤怒和冷漠,难以接受病重的事实。(4)患者害怕手术不会成功,较易产生焦虑情绪。以上消极的心理情绪容易引发患者出现肌肉紧张、血糖过高、血压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等生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治疗结果。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会使患者的出现悲观、拒绝治疗等心理,使得治疗过程拉长,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单一,护理措施毫无针对性,对患者的需求只能是被动的进行处理,效果有限。心理护理遵循现代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情绪,使其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体力,顺利进行治疗。这种方式构建了护患双方之间融洽、良好、和谐的关系,使其缓解疼痛,增强信心,提高满意度。所以,ICU病房的护理人员除了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外,还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以便最大程度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本研究从我院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具有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有利于提高ICU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陈薇

  第2篇: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随着我国医疗学科的不断研究,在重症监护室内,重症患者的对于健康的渴望也在不断提高,在临床表现中,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实践性越来越强,心理护理工作者将重症患者们的心理不断总结和归纳,通过有效的沟通技能结合心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对重症患者进行安抚和开导,促进了护士和重症患者之间良性信任关系的建立,对于重症患者临床康复疗效意义深远。


  一.对重症监护病房疾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


  1、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要与疾病患者建立信任机制。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要想对疾病患者进行心里护理,首先要对该疾病患者进行系统的了解,了解其疾病的内容以及病情发展程度等。要与疾病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护士们要通过实际行动去感染疾病患者,能够让疾病患者切身感受到护士们的善良与有爱,让疾病患者放下心里的芥蒂去信任护士们,相信护士们,于此同时,护士们也能够将积极阳光的一面展现给疾病患者,让患者的心里暖和一些,有利于取得疾病患者的信任。


  2、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与疾病患者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重症监护病房里,疾病患者们的疾病都很严重,有些疾病患者的护理还涉及到很多私密的部位,这使得疾病患者很不好意思或者不愿意让护士们护理,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家人们来护理自己。但是重症监护病房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疾病患者考虑的。疾病患者的家属不能看望的原因是重症的病人需要静养而且重症监护病房都是无菌的,疾病患者家属们经常探望,容易带来病菌到重症监护室,这容易导致重症患者感染等。因此,护士们要对重症监护室内的疾病患者进行耐心的引导,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疾病,帮助疾病患者建立战胜自身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有利于护士们的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帮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3、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针对不同的疾病患者采用不用的心理护理方案。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有很多不同的重症患者,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要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的不同的护理方案,有利于护士们有效的开展心理护理的工作。由于疾病患者的患病类别不同,疾病患者的性格、精神状态的好坏不同以及年龄的不同,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里问题,那么护士们要针对疾病患者具体的问题具体进行分析。如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在护理过程中会遇到年龄比较大的疾病患者,他们会对自己的疾病感到非常恐慌,害怕自己因为患了这个疾病可能就会死亡,因此,情绪上也会比较暴躁和惊慌,谁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就是惧怕疾病。这时护士们要对疾病患者进行耐心的心里疏导,细致的将患者的患病病情讲给患者听,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既有利于疾病患者病情的好转,同时也有利于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工作的开展。如遇到比较内向自闭的患者,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更要想方设法的取得疾病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打开心扉,耐心的开导疾病患者,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恐惧与疑虑。


  4、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与疾病患者的家属建立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与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疾病患者的家属们了解疾病患者的患病内容以及患病状况,让疾病患者的家属做好一定的心里准备工作,同时做好疾病患者家属的工作,让疾病患者家属们在探望疾病患者时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安慰疾病患者要对医院的医疗条件以及医疗实力有信心,相信自己的疾病能够治好并痊愈。在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的疾病都是严重的疾病,治疗费用非常昂贵,很多疾病患者很担心医疗费用之大,怕亲属负担不起,心理也容易有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患者家属们一定要消除疾病患者这种担心,减轻疾病患者压力,让疾病患者能够心理压力减轻一些,有利于疾病患者病情的稳定与恢复。


  二.对于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1、心理护理的质量好坏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很多重癥患者因亲属不在身边,心中有很多郁闷的心情无法排解,加之对于疾病的恐惧和迷茫,使得重症患者心里负担过大,心理容易出现障碍。护理人员加强对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多多关怀疾病患者,从疾病患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其心理障碍点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重症患者排解内心的压抑的心情,安抚重症患者的情绪,高质量的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重症患者稳定病情,有利于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


  2、心理护理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很多重症护理人员不能切实的从重症患者的角度出发,不能深刻的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使得很多患者情绪化非常严重,不利于重症监护室内秩序的维护,也不利于重症患者的监护与管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患者的情绪稳定以及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因此,加强对重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重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其对于重症患的病情稳定与康复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护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中,针对不同的重症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重症患者摆脱心理负担,有助于重症患者疾病的有效康复。于此同时,心理护理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护理的水平,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心理护理的经验,再付诸于实践中,有利于心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马在梅

  第3篇: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在不断更新,医院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重症医学监护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ICU是把医院的危急重症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最佳的保障,以期望得到最佳的救治效果[1],在ICU的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一套完整的、系统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可对ICU的护理安全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促进护理安全不断的改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2]。该文将主要研究在三維质量结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文献检索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ICU护理安全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ICU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三维质量结构理论


  三维质量结构理论来源于美国医疗质量管理之父AvedisDonabedian的《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Donabedian通过理论与大量实证研究结果相结合,对医疗质量概念、医疗质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确立了医疗质量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体系[3],将其应用于护理质量评价中即从护理结构、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3方面进行评价,护理结构指的是过程要素,包括医疗设施、相关人员,护理过程则指的是护理活动的过程,而护理结果是医疗服务的最终结果。


  2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2.1成立ICU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小组和专家组


  选取从事ICU护理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人员3~5名,研究具体的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相关事宜。由研究小组成员邀请ICU护理管理专家共同拟定具体安全管理指标,为保证拟定指标的质量,所选取专家人数要在20名以上。专家的选择标准[4]:①从事护理管理、ICU临床护理及医疗管理工作领域,工作年限超过5年且职称在中级以上;②学历均在本科及以上,且其工作单位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③对于ICU护理安全管理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可持续参加两轮咨询。


  2.2拟定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采用各种渠道查阅国内外相关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文献,结合中国医院协会编写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患者安全目标手册》《JCI医院评审标准》,另外结合该自治区具体的ICU安全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针对IUC护理的相关特性,邀请专家根据护理质量指标的制定原则,初步拟定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对过程要素、护理过程、护理结果3大类一级指标进行拟定,每类一级指标下分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2.3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使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拟定的一、二、三级指标进行条目设置和命名,并进行筛选,主要从条目设置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明确以各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筛选,筛选过后咨询专家意见,结合专家的意见结果对指标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第二轮咨询[5]。咨询的方法采用咨询问卷的方式,为保证问卷质量首先选取3名专家进行预咨询,根据预咨询的结果对专家咨询问卷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形成第一轮的专家咨询问卷。咨询问卷内容主要为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咨询表、专家基本情况咨询表并附带问卷说明,告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咨询问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第一轮的咨询结束后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咨询结果对相关指标进行修改。第二轮咨询主要对第一轮专家给出的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并对第一轮的咨询结果进行反馈。两轮咨询后若专家意见表现出较好的集中趋势则可停止咨询[6]。指标的选择根据相关条目的重要性来决定,专家意见的实际集中趋势以条目的选择率和修改率来表示,数值越大表明重要性越大,如在第一轮咨询后若条目选择率超过了80%,则表示超过80%的专家认为该条目合适,若条目的选择率在60%~80%之间,则表示该条目的修改率约为20%,即表示约有20%的专家认为该条目需要修改。


  2.4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Delphi研究基础上,各指标的权重系统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均数差值确定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指标权重计算和指标逻辑性检验,最终确定指标的权重[7]。


  3构建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实施


  护理安全的意义是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与生理的治疗与护理时既能得到适当和及时的治疗(护理)效果,且在护理过程中不发生医源性疾病,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健康。


  3.1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以保证护理结构为基础


  护理结构是护理安全理论体系的首要条件,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监护水平和设备均属于护理结构,因此应明确ICU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修订ICU护理工作制度,制定明确的护理流程,设计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制定护理安全监控目标、监控方法及评价标准。及时更新ICU护理技术及医疗设备,规范操作技术和操作流程,加大护理人才的投入,调高工作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药品器材供应、转运护送系统、设施设备维护、信息处理平台等后勤支持畅通运行,健全制度管理,提高监控力度,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


  3.2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关键是保障护理过程


  护理活动的过程是指护理活动实施的过程,护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是主导者,在风险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风险管理者应针对患者的病情、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所使用医疗设备操作的难易程度等特点对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专科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要涵盖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病情观测与监护、护理文书书写等综合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9]。另外组织ICU护理人员学习以往的护理风险案例,从风险案例分析中结合相关法律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安全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处理能力,保障护理过程的安全性。


  3.3ICU護理风险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护理结果


  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效果,患者、医生、护士是贯穿整个医疗护理活动三要素。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持对患者尊重的态度,建立和谐的医护、护患关系。护士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随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医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中患者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求医动机和行为会将直接影响与医务人员的配合度,因此在医务人员进行一切诊疗护理工作时,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详尽告知患者相关诊疗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保证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维护好患者的合法权益,以避免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等风险事件,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护理风险[10]。


  作者:刘明涛等

  第4篇:ICU危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ICU是一种救治危重患者为目的的组织形式,也是现代医学对于急诊及危重医学发展的产物。ICU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并且还伴有其他状况。不同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也有所区别,因此ICU危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意义重大。以下是本院自2014年3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4年3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ICU重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80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3±1.3)岁,其中心力衰竭患者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例,多发伤患者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例。对照组中的男性、女性分别为24例、16例,年龄段31-78岁,平均(50.5±1.5)岁,其中,心力衰竭患者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例,多发伤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例,并且其年龄、症状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比如:观察病情,根据病情給药、叮嘱患者日常用药剂量等。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包括以下方面:


  1.2.1健康教育一般ICU患者的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的,在病房治疗过程中处于封闭空间,较少能够与家属及其他人进行交流,缺少陪伴,所以患者在长时间的独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提升诱发ICU综合征的几率。所以护理人员针对每一位ICU患者应该耐性讲解医院情况,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治疗过程,消除患者的心理阴影。


  1.2.2心理护理进入ICU病房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的情绪,担心自己生命终结,对于后期治疗十分不利。因此护理人员除了要为患者讲解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和帮助,让患者产生信任感,让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同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尽可能较多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一些精神较为脆弱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让家属在探视期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疾病治疗,尽可能的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减轻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要以较为轻松的交流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紧张气氛,使患者心情开朗。


  1.2.3皮肤护理ICU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以及由于病症在饮食方面的单一性,会使得患者营养缺失,可能出现各种皮肤病,使得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所以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对于患者的病症治疗有较大的帮助。对一些气管切开的患者来说,需要保持其面部清洁以及清理口腔分泌物。同时在患者颈后部铺垫无菌纱布,在绑扎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绑扎。如果发现存在感染或者其他症状的时候,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外,还需要涂抹红霉素等药物,进行炎症预防。


  1.2.4呼吸道护理对于手术疗法的ICU危重患者来说,如果处于清醒状态,应该进行降解性的护理干预,即向患者讲解病症相关内容,并且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指导。如果患者在术后处于昏迷状态,并且有出现呼吸衰竭情况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的护理干预,每隔2-3h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避免患者的分泌物进入呼吸道而引发一系列其他的症状。在患者口腔痰液较多的时候,使用吸痰管吸出,在此过程中尽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呼吸道。


  1.3统计方法


  在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进行临床护理满意效果评估,主要效果为:临床疾病症状消退情况;在检查相关数据显示患者恢复,表明并且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说明患者疾病得以好转。护理效果:在患者临床治疗后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填写后回收,总分在90分以上表示满意,在60-90分之间表示基本,60分以下表明不满意。


  借助SPSS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临床效果评估


  根据实际病例情况,实验组患者病情控制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疾病好转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疾病病情控制16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疾病好转率为75.0%两组ICU危重症患者疾病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满意31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1例,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满意为21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9例,临床护理满意率为77.5%,具体见下表2.两组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CU是目前的医疗系统中救治危重患者的主要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完善的治疗模式,并且对患者的体脏器进行保护,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活动限制,并且较多的仪器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容易引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从而引发ICU综合征。传统的ICU护理干预只是注重患者生理需求,而对于其精神情况的关心较少。


  本次研究显示临床实验组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患者疾病好转率达到92.5%,护理满意率达到97.3%。表明临床给予ICU危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疾病好转率,减少患者ICU综合征形成,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艳

  第5篇:ICU重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ICU是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其在医院的日常运行中主要完成对抢救后需要严格监护的危重症患者的监护[1]。由于ICU患者病情均很严重,因此患者在进入ICU病房后很容易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导致其依从性降低。本研究对ICU重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8~71岁,平均年龄(49.653.42)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处于30~72岁,平均年龄(49.57±3.5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认知干预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患者的病情,并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对其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成功治愈的案例,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


  1.2.2心理疏导


  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混着介绍主治医师的信息,让患者相信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其能够尽快恢复。对于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于其沟通交流,并联合患者家属与患者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并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安慰。


  1.2.3疼痛护理


  ICU患者多存在明显的疼痛症状,尤其是一些癌症患者经常出现剧烈疼痛。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为其缓解疼痛。其中主要是为患者按摩,使用镇痛药物等方式。


  1.2.4病房环境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其中主要是保证病房内的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并且视野开阔,同时要尽量通过先关设备将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整在最佳状态,另外还要定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洁、杀菌和消毒处理,从而确保病房环境良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完成,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试验组护理后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根据临床上对ICU患者的观察,其一般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2]。而患者的不良心理不仅会导致其依从性降低而影响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还会导致其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表明ICU患者的不良心理一般以抑郁和焦虑为主,其多是因为对疾病了解不足,以及患者身体上的疼痛所致[3]。因此,在对ICU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从而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升。


  目前,临床上对ICU患者的护理主要以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为主,然后由护理人员配合主治医师完成对患者的治疗。这样一般能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但根据临床上的实践情况,ICU患者病情一般较重,因此其中很多患者会产生不良心理,导致其治疗配合度降低,因此常规的护理方式很难满足ICU的要求[4]。心理护理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根据针对患者的病情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详细了解,并制定完善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促使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ICU重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不良心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不良心理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ICU重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学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