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1]。仅依赖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疾病的作用,在病程缓解期进行持续、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非常重要。2007年3月—2008年3月对入选的72 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对实验组36 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的COPD患者72 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标准,病程5~20年,排除重症COPD、自理能力太差、语言障碍及并存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按患者就诊编号,将单号列为实验组(36 例),双号例为对照组(36 例),实验组中男26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71±10) 岁;对照组中男30 例,女6 例,平均年龄(69±13) 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内容:指导患者家属了解COPD治疗的要点;宣传COPD的相关知识,包括COPD的病因、预防、治疗,识别并发症的先兆,以提高对COPD的认识程度;讲解心理情绪对COPD的影响,针对患者的烦恼和苦闷加以正确疏导,同时优化社会支持网络,与家属沟通,及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帮助,传授放松技巧,增强患者心理应对策略;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其了解戒除烟酒对治疗COPD的重要性。嘱患者坚持服药,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有适宜的温湿度,持续低流量吸氧(1~3 L/min)。强调疾病缓解期坚持进行康复锻炼。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指标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评估(见表1)
2.2 肺功能测定(见表2)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肺部疾病,尚无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事实上,现有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2],同时由于慢性缺氧,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使得患者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均需要他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我国由于人们的意识及卫生资源的限制,对COPD患者的康复及社区护理尚未开展,即使开展也普遍存在不系统、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COPD患者行连续、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呼吸功能训练和耐力训练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其机制在于缩唇、腹式呼吸可延缓呼气流速,延长呼气、吸气时间,减慢呼吸频率,使支气管内压增加3~5 cm H2O(1 cm H2O=0.098 kPa),传至小气道,便于肺泡内气体交换,避免小气道过早关闭,减少残气量,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同时可降低呼吸肌频繁收缩对氧合能量的需求。而耐力训练使机体利用氧的效率提高,动静脉氧差加大,提高了机体的能量储备,同时耐力训练还使肌体的无氧阈值提高,机体可以耐受更高强度的运动。通过对COPD患者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自觉坚持锻炼,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全身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1〗
[2]肖耀来,李合友,林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8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