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对妇科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5-11-23 10: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探讨舒适护理对妇科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化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在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患者化疗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法(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焦虑评分。结果:在满意度调查方面,试验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对照组(47.87±11.23),试验组(42.64±9.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使妇科化疗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增加,为其顺利完成化疗提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化疗;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除了手术外,化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过程中采取了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进行化疗的患者80例,年龄18~65岁。其中卵巢恶性肿瘤45例,子宫内膜癌22例,宫颈癌8例,其他5例。常用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卡铂等;化疗方式包括静脉全身化疗和腹腔化疗。
  1.2  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在化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化疗期间采取舒适护理模式。
  1.3  干预方法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有关舒适护理的理论,参照“萧氏双C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实施以下几点舒适护理措施:
  1.3.1 心理舒适护理: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化疗的重要性,以及所用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处理措施;鼓励患者与其他化疗患者交流,起到相互鼓励的目的;在对患者做护理治疗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面带微笑、动作轻柔、态度和蔼。这样能让患者对化疗充满信心,提高对化疗的顺应性,使化疗顺利进行。
  1.3.2 生理舒适护理:保持病房内整洁、安静、明亮,勤通风,为患者提供舒适轻松的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如和化疗药物颜色相近的食物、各种药物及污物等;为化疗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被套、柔软的枕头,对于不能自行变换体位的患者,协助其变换体位,避免肌肉紧张与牵拉,增加舒适度;对于化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提前告知患者,让其有心理准备,在化疗前30 min要给予止吐药,如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床单,根据患者的口味合理安排饮食,如出现其他的化疗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合理有计划的使用静脉,做好静脉保护。
  1.3.3 社会舒适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患病后多数敏感脆弱,期望得到家人、同事及朋友的鼓励和关怀。与和前来探视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让他们多给患者进行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
  1.3.4 灵魂舒适护理:针对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化疗患者,在对其进行护理治疗时要尊重其习俗、禁忌,使患者感到亲人般温暖,心理上得到安慰,有利于消除其紧张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调查  (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

40

12

13

11

4

试验组

40

17

19

2

2


  注:两组比较,χ2=8.89,P<0.05
  2.2 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分)

对照组

40

47.87±11.23

试验组

40

42.64±9.76

  注:两组比较,t=2.22,P<0.05
  3 讨论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化疗是其辅助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所用的药物对肿瘤细胞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但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身体其他的组织器官产生不良反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及皮肤不良反应等,这些不良反应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还是在灵魂上,都对患者产生造成极大的痛苦,这样的痛苦在住院化疗期间往往会被无形的放大。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理中采取各种措施来使这样的负性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舒适护理模式的最早由Kolcaba提出的,后由台湾学者加以丰富,形成“萧氏双C 护理模式”,强调在对患者的治疗中注重其舒适感受和患者的满意度[1]。在本临床研究中,对化疗患者采取了各种改进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表1看出,试验组患者在满意度调查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尽管在该组患者中出现了2例不满意,1例是来医院进行第3次的化疗患者,另1例是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分析第1例患者与多次化疗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相关,让其产生了严重的抑郁和对医院的不信任,在出院时的SAS评分中其得分较高;另1例患者可能与医疗费用相关,这与医疗体制存在冲突,不同的医疗护理措施对她来讲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由此可见所采取的舒适护理模式在患者满意度调查方面的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从表2来看,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的焦虑,分析有下列可能,因为妇科恶性患者病情特殊,不仅有来自手术、化疗所产生的生理压力,更担心化疗后产生的内分泌紊乱、对性生活的影响、个人形象及地位的改变等,在抑郁方面比其他患者来讲更严重。国内有学者调查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有恐惧、失眠、烦躁等心理反应,术后至化疗开始的一段时间患者因对未来健康及治疗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明显的焦虑,化疗开始后,大部分患者易产生较严重的抑郁及焦虑[2]。但经过给予舒适护理后,该组患者所表现的SAS评分要低一些,可见舒适护理在心理上能给患者减压,让其保持一种乐观愉快的心态接受化疗。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妇科化疗患者往往在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需要得到最佳的满足感,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从过去机械的执行医嘱转变为在与患者互相交流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中完成治疗。对妇科化疗患者实施的舒适护理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了较好的化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  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6(16):409.
[2] 郑冬燕,于  莹,敖桂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研究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