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后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2015-11-18 09: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护理;康复;指导
    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致残率高,急性期过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从而需要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笔者对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出院后定期随访及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降低了致残率,增加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7月~2008年7月共收治老年脑血管病患者99例,其中男58例,女41例,年龄61~85岁,平均69岁。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板报教育:在病区走廊墙上,针对脑血管病的知识,用一些图文并茂的资料,制作健康宣传板。

2.2  口头讲解: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有关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纠正患者对脑中风的偏见,让他们勇敢的面对疾病,并有信心战胜它。

3 疾病中后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3.1  并发症的护理:由于长期卧床,机体因运动、感觉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尿路感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按摩受压部位及骨窿突处。保持床铺整洁、干燥。翻身时避免拖、拉推,以免损伤皮肤。定时叩背,清醒患者教会患者深呼吸运动,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在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嘱患者多吃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减少便秘的发生。另外由于患者肢体感觉不良,应绝对禁止使用热水袋,以免烫伤[1]

3.2  肢体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按这样一个程序:被动运动的顺序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从小到大,15~20 min/次,2次/d,随着肌力的恢复由被动→辅助主运动→主运动。被动运动需要家属帮助训练,每次训练前先按摩患侧肢体10 min,训练方法:肩关节屈伸,内外展,内外旋,直臂上举前伸。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屈伸外展,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内外旋,内外转屈伸。踝关节活动,并注意防止足内翻。通过按摩疗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被动和主动运动,使肌力均衡性及协调性功能得到改善,并可增加肌力,改善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松解关节及减少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从而促进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待主动运动恢复后帮助患者下床活动。进行坐、站、走的主动运动和手的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坐位平衡训练:①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②坐位练习:先取30°~40°位,每2~3天增加10°,每天持续5~10 min,达到能维持90°,持续30 min后就可训练坐位耐力,轻型患者可免去耐力训练,训练前后注意观察患者反应,测脉搏,必要时观察血压,防止意外,训练半卧位时宜同时保护不因上肢软瘫再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将患肢前臂以三角巾吊于颈部,坐位时,双上肢置于平台或床前移动餐桌上,以后再进入坐位平衡训练,既在坐稳后由两侧或前后交替推动患者,训练调整平衡,不使倒下,此时即具有躯干平衡能力;③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由人搀扶,练习跨步动作,让患者体会跨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随着病情的好转进行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及医疗由于患者肢体活动不灵便及记忆力减退,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如地面要平坦、防滑,防止摔倒,避免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迷路等。

3.3  合理膳食、生活作息规律:要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利于患者集中精力进食,勿催促和强迫进食。因康复训练患者消耗较多的能量,除各种特殊饮食(如糖尿病饮食、尿毒症饮食)以外,还应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多食水果、蔬菜,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又可预防大便干燥,保证足够水分的摄入。同时嘱患者用健肢自己进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已独立了。要制订作息时间表,生活有规律,如每天要定时、定量参加功能恢复的锻炼并避免劳累。保证充分的睡眠,如有睡眠障碍可给予物理疗法治疗。

3.4  创造轻松的语言训练环境:由于语言障碍,患者有自悲心理,说话时总是怕别人听不懂,往往意识的加以纠正和克服,这样一来适得其反,情绪紧张,更加重了语言障碍。这时,家庭成员就要有耐心的去听,使患者的精神放松,并从多方面了解患者,以尽快了解患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切忌流露出嘲笑和不耐烦的表情,充分利用残存的语言能力,注意患者的发音,语言清晰度、节奏的训练,采用语言集中三和一词多用法,从日常用语开始,利用一切机会,由简入繁反复练习,逐步提高语言能力。通过肢体、语言训练,有助于建立脑的侧支循环,改善脑的供氧状态,促进脑部活动,并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和肌肉的舒缩剌激,改善血液调节功能和稀释血液,改善血流变学状态,减少复发机会,还可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收到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2]

    总之,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防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废用综合征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同时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照料。帮助患者减轻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自我形象、减少致残率。

4 参考文献

[1] 李街香.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7):3592.

[2] 庞翠华,董  荔.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