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球摘除围手术期的实施体会

2015-11-16 11: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对24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眼球摘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优质护理的要求和眼球摘除手术的特点,术前加强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感染预防和卫生指导。结果:患者满意度达98.65%,比未实施优质护理前同病种患者满意度增加5.6%。结论:优质护理是眼球摘除术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眼球摘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眼球摘除术是患者眼球功能已全部或将全部丧失的情况下,为解除患眼剧痛或威胁健眼及生命安全所做的治疗措施[1]。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自2011年初全面实施,现将实施优质护理病房后的2011年1月~2011年8月间24例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共24眼,年龄28~80岁,平均65岁。其中眼内恶性肿瘤2例,绝对期青光眼16例,眼内炎5例,眼球破裂1例。

1.2  调查方法:对眼球摘除术的患者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由责任护士根据调查表的内容,对患者进行讲解后,由患者填写。发放调查表24份,回收24份。

2 优质护理措施

2.1  强化常规护理:将眼球摘除术患者列为关键患者,选择年资深、操作技术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作为该病种患者的主管责任护士,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职责,建立本病种的护理路径,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为患者提供全程的护理服务。

    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换位思考,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减少护理病历书写,使责任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深入病房,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体现人文关怀,目前护士在病房的时间占到45%以上。

    分析患者的文化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起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介绍术前检查的重要性,明确手术的目的及必需性,告诉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安装义眼可使面部恢复正常形态,让患者看到希望,减轻心理压力,重新树立起自信。

    另外,我们还将标识管理应用于临床,设计了眼球摘除患者专用形状眼垫,防止眼药水错点,在患者床头设置醒目的颜色标识卡,提示护士不同关注重点,例如:病情、跌倒、感染、过敏等,对护理操作进行前馈控制,降低风险。

2.2  坚持术前术后访视:在手术当天进行必要的手术准备后,责任护士要到病房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手术特点,消除对手术室的恐惧,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坚持送患者去手术室。术后接患者入病房,及时巡视并观察术眼敷料是否清洁、有无渗血,并给予生活上协助。善于观察分析,满足患者的隐性需求。

2.3  做好术后护理:眼球摘除手术牵扯眼肌,患者术后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疼痛、呕吐的症状,我们将术后巡视缩短至半小时一次,根据病情及时给予镇静、止吐治疗,及时清理呕吐物。同时,我们强调了监督患者合理饮食的工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点眼时严格执行点眼技术操作规范,将术前术后滴眼液进行区分。对疼痛反应明显的患者,运用长海痛表进行量化的疼痛评估,协助患者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三度以上的患者及时向主管医生通报并采取必要措施。

2.4  加强心理干预: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2]。由于术后剧烈疼痛、呕吐,患者多数会产生焦虑情绪,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恢复非常重要。除耐心向患者解释引起疼痛、呕吐的原因外,积极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多与患者交谈,有条件时请同病种患者现身说教。

    眼球摘除会产生明显的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整体的观点,以患者为中心,运用心理沟通能,灵活掌握并控制患者的情绪,协助患者调整自我感觉,重视患者的需要,并支持和满足这种需要,使其身心疾病早日康复[3]

2.5  重视生活护理:因患者有单眼盲目眼征及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尽量减少病房及环境的障碍物,避免外伤,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并给予生活上的协助,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对生活细节需求进行关注。

3 效果评估

    我们在收集本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同时,也调取了实施优质护理前的2010年1月~2010年1月6月的所有18例眼球摘除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总体,患者满意度从93.05%提高到98.65%,增长5.6%,特别是在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仪容仪表、术前术后宣教、术前访视、治疗操作水平、巡视病房、住院环境管理8项指标的满意度均有8%以上的提高,因此,实施优质护理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

4 讨论

    眼球摘除术在眼科手术中并不是较复杂的手术,但属于器官缺损性治疗,发病突然,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格外引起关注。

    目前普遍采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方法虽然量表设计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着表面化的倾向,对优质护理实施效果的评价并不全面,在缩短治疗周期、减轻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

5 参考文献

[1] 喻长寿,陈茂盛.临床眼科手术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3.

[2] 朱翠岚,李峰光,张生华.意外伤害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24):53.

[3] 施书英.眼球摘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10(19):3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