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吴茱萸敷脐对阑尾炎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2015-11-13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观察吴茱萸敷脐对阑尾炎术后肠蠕动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阑尾炎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吴茱萸敷脐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分别观察记录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敷脐操作简单,方便易行,能促进肠蠕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吴茱萸;敷脐;阑尾炎术后;肠蠕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但阑尾切除术后,往往由于原发病致腹膜的炎性反应、手术过程对胃肠道的刺激、麻醉的后续效应等因素引起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排气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肛门排气功能的恢复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可加速胶原的合成,减轻发生肠粘连的机会。将60例阑尾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0例,所有观察病例均为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粗粉敷脐,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2~70岁,平均36.4岁;对照组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0~71岁,平均37.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手术后除常规护理外,2 h内以吴茱萸粗粉末20 g调酒敷脐,持续外敷,6 h后更换外敷粉末1次,连续使用2 d;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注:术后24 h内每2小时听诊患者左右侧上、下腹及脐区肠鸣音,每个部位听诊1 min/次,若听诊区每分钟有3次及3次以上的肠鸣音定为肠鸣音恢复时间。此外,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以获得精确的最早肛门排气时间,且该时间应标示连续性肛门排气开始及患者自觉腹胀不适开始缓解。)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  (,h)

组别

例数

肠鸣音出现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试验组

30

12.80±4.94

20.73±5.00

对照组

30

18.83±6.33

27.57±6.31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t=3.908,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t=4.684,P<0.01
3 讨论
  如何促进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使患者能够尽快进食,恢复生理状态,是阑尾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问题。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促进阑尾炎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仅限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而祖国医学认为六腑以通降为顺,阑尾术后,机体内部和谐被打乱,清浊异位,升降失常,气机逆乱,最终导致滞、瘀、壅、塞、闭的临床表现。因此,调整气机是术后恢复胃肠蠕动的中医调护原则。同时,现代研究认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和神经,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敏感度高,药物易于穿透。有鉴于此,采用吴茱萸敷脐外治疗法调护阑尾炎术后肠蠕动尚未恢复的患者,观察其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其中,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之功效,能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对改善消化道血液循环有肯定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吴茱萸热熨法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而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吴茱萸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作用[2]。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将药物研末,用适当的液体调成糊状,敷于脐部,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吴茱萸敷脐疗法安全易行,且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无配合障碍,且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早期进食,有利于机体生理功能的恢复,避免腹胀,防止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仉  玮,郑燕生,陈志强,等.吴茱萸热熨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25.
[2] 张  璐,冯育林,王跃生,等.吴茱萸现代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2):7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