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加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

2015-11-11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50例,其中22例加速康复护理为观察组,28例传统护理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效果。结果:采取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后住院时间减短,并发症大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可行和安全性

关键词:加速康复;结肠癌;围手术期
  结肠癌是比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由于围手术期存在很多风险,因此必须重视对其监测、预防和护理。传统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还是局限于基础护理的范畴,传统的护理思维受到思维定势、视觉疲劳、注意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综合护理及人文护理观念的落后依旧是传统护理的缺陷所在。
  加速康复外科(FTS)也称之为术后促进康复的程序,已在多种手术中得到证实[1]。FTS护理,包括术前入院宣教、禁饮食时间、肠道准备、胃管放置、激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术中液体护理、体温维持及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合理止痛等相关护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重要的环节。其实质包含有综合性的人性化护理,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全过程[2]。自2007年开始对部分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加速康复护理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其中升结肠5例,乙状结肠7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2例,结肠脾曲3例,结肠肝曲 2例。合并高血脂3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3例,胆囊结石2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40~69岁,平均54.5岁。其中升结肠7例,乙状结肠6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2例,结肠脾曲3例,结肠肝曲 6例。合并支气管炎2例,高血脂4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4例。经腹部CT、B超、结肠镜检查等检查结合病史、体征诊断为结肠癌,并经病理切片证实。22例患者施硬膜外麻醉,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发病部位、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围手术期定义: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约在术前5~7 d至术后7~12 d。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传统护理:①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肌力、肌张力等;③预防压疮、呼吸道感染昏迷;④其他措施。
1.3.2 观察组:加速康复护理:①术前措施:对患者健康宣教,如需插导尿管者应告诉患者插导尿管后会刺激膀胱和尿道,使其有便感属正常现象,不能任意拔除身上引流管。胃肠道准备工作包括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预防便秘、术前半月停止吸烟、停用其他药物[3]。消除其紧张心理,并对其麻醉方式讲解作好心理准备。皮肤准备方面手术前1天剃除手术区毛发。②术中措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问题。应营造舒适的手术环境 ,用鼓励性语言沟通。手术时要给暴露皮肤盖上布单;防止消毒液流至眼睛,手术时间较长时采用输液加温器,减少温度刺激;麻醉起效以后留置导尿管。③术后措施:术后常规给予嚼口香糖,加速排气。饮水量达到1 500 ml后即可停止静脉推注。加强心肺功能监测,术后予吸氧、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糖。 术后患者给予半卧位30°~40°以上,减轻呼吸困难,有助于腹腔和盆腔的引流;并可减轻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神志不清则先去枕平卧,头偏一侧,防止误吸。 手术结束后各种引流管、输液管要妥善放置,防止导管脱出。引流装置一定要低于插管位置。对于伤口每1~2 d换敷料1次。腹腔内引流管如2~3 d不拔除,则每2~3 d应转动皮管1次,避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一旦诊断术后肺部感染,有效的排痰是重要的环节。鼓励患者加强咳嗽,并采用蒸汽或雾化吸入、拍背、压迫气管等的方法刺激排痰。④其他加速康复护理措施:手术后镇痛护理方面术后即给予吗啡20 mg,加入生理盐水60 ml微量泵48~72 h持续给药。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对于活动能力不佳者,可用梯度压力治疗仪进行腿部按摩,每2小时按摩1次,30 min/次。多数患者手术中大多会有焦虑、急躁等,应给予心理护理方安慰。生活调理护理方面术前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必要时深静脉穿刺留置静脉滴注高营养液,改善体质,增强手术耐受性及应激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