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术后自控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原因观察与护

2015-11-06 09: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术后恶心、呕吐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控镇痛(PCA)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更加频繁。观察与处理术后自控式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年的临床护理总结了一点经验和教训,希望能为防治术后自控镇痛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提供依据。

关键词:自控镇痛;恶心、呕吐;观察;护理
  恶心、呕吐的概念:恶心是一种急切需要呕吐的不愉快的感觉;呕吐是由反射调控的将胃内容物排除体外的复杂过程。自控镇痛过程是指在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止痛的全过程,大约50 h左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2013例患者实施术后镇痛治疗,以其PCA的配方不同,及是否对恶心、呕吐采取预防性给药措施而分成四组:A组PCA中只含Morphine共116例;B组PCA中只含Morphine,且于麻醉结束之后立即给予Dexamethasone 5 mg与Droperidol 1.25 mg,共110例;C组PCA中含Morphine与Droperidol,且于麻醉结束之后立即给予Dexamethasone 5 mg与Dropreidol 1.25 mg共245例;D组PCA中含Morphine、Ketorolac与Droperdol,且于麻醉结束之后立即给予Dexamethasone 5 mg与Droperidol 1.25 mg共1 542例。
1.2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分析,方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5%;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5%;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7%;D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0.5%。A组与B组、C组、D组比较以及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
表1  A组与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有恶心、呕吐(例)无恶心、呕吐(例)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116526445B组110278325表2  A组与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有恶心、呕吐(例)无恶心、呕吐(例)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116526445C组2453620914.7表3  A组与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有恶心、呕吐(例)无恶心、呕吐(例)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116526445D组1 5421621 38010.5表4  C组与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有恶心、呕吐(例)无恶心、呕吐(例)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2453620914.7D组1 5421621 38010.5  预防性给药能有效控制自控镇痛过程中的恶心、呕吐,于麻醉结束之后立即给予Dexamethasone 5 mg与Droperidol 1.25 mg,且于PCA中加入Ketorolac与Droperidol可有效的降低术后自控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 小结
  术后自控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的护理:①向患者讲明,术后自控镇痛持续时间长,止痛效果确切,药物剂量小,不良反应小,简单易行,自动控制。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与疑虑。②密切观察患者对镇痛药物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做调节剂量等相应的处理。③大量恶心、呕吐者,注意补液,加快输液速度,防止脱水,症状严重者急时回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注意呕吐方式,并做好记录。④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对污物、药物、患者不喜欢的气味,及时清理以防止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也可以放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⑤当患者恶心、呕吐时,要安慰患者,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气管而导致窒息[2-3]。
4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PCNA技术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麻醉学,2009,28(14):2589.
[2] 付月珍,金泉英,顾志清.612例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临床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1):2113.
[3] 懂  兰,韩曙君.浅谈术后恶心、呕吐[J].中国医刊,2004,39(10):4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