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的

2015-10-07 10: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20例不同年龄的住院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年龄分为新生儿组(出生28 d以内)235例、婴幼儿组(出生28 d~3岁)220例和学龄儿组(3~12岁)165例,通过统计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和留置时间的差别。结果:新生儿组为头部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长于下肢,婴幼儿组为头部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上肢静脉留置时间次之,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学龄儿组为上肢和下肢的静脉留置时间差距不大,上肢静脉留置时间略长于下肢。各组静脉的平均留置时间,学龄儿组静脉留置时间最长,新生儿组静脉留置时间次之,婴幼儿组静脉留置时间最短。结论:新生儿和婴幼儿最佳的静脉穿刺,以头部留置为佳,学龄儿静脉穿刺选择上肢留置较好,静脉留置针的最佳保留时间为95 h左右。

关键词: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套管柔软、操作简单、不易穿破血管、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患病小儿身上使用静脉留置针,不但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保护血管,而且可以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缓解护患关系,给患儿和护理人员都带来很多方便,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患病小儿身上使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620例不同年龄的住院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年龄分为新生儿组(出生28 d以内)235例、婴幼儿组(出生28 d~3岁)220例和学龄儿组(3~12岁)165例,所有患儿均无凝血障碍。由我院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临床穿刺。头皮静脉穿刺时,选用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和颞浅静脉;上肢静脉穿刺时,选用头静脉、手背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下肢静脉穿刺时,选用足背静脉和大隐静脉。

1.2  穿刺方法:首先,对患儿的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摘掉留置针的保护帽,松动外套管。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握留置针缓慢进针,与患儿皮肤的角度保持在15°~30°之间。看到留置针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继续平行进针1~2 mm。最后,固定针翼,迅速旋上肝素帽外套管口并将其旋紧,打开输液调速器,用宽胶布再次固定。

1.3  护理措施:①由于患儿的血管细,加之易动,不配合,要确保留置针成功留置,留置针留置期间,不但要好好固定,患儿家长也要对患儿加强看护,尽量让患儿保持安静,不要哭闹,特别是防止患儿将头部的留置针拔出。尽量减少患儿的肢体活动,留置针部位不能浸湿,以免感染;下肢的留置针尽量让患儿保持水平位,或斜坡位,以减少重力回血[1];②患儿在留置针的使用期间,护士应制定留置针使用记录登记表,主要反映患儿穿刺时间、部位、局部皮肤情况、留置针的完整性、操作者签名,以及拔针时间、皮肤情况、留置针的完整性及操作者签名。严格交接班制度,以杜绝安全隐患;③输液期间,护理人员必须经常观察患儿穿刺部位的情况,留意有无脱落、有无液体渗出,及局部皮肤的情况,输入有刺激性药物前,必须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一旦发现输液部位有异常,必须更换输液部位,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并在记录上反映皮肤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各不相同。新生儿组:头部留置时间为97.8 h,上肢为95.2 h,下肢为71.9 h;婴幼儿组头部留置时间为92.9 h,上肢为77.2 h,下肢为63.9 h;学龄儿组没有选用头部穿刺,上肢静脉留置时间为127.9 h,下肢为123.0 h。各组的平均留置时间,学龄儿组最长,为125.8 h,新生儿组次之,为90.0 h,婴幼儿组最短,为80.2 h。因此,新生儿组为头部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长于下肢,婴幼儿组为头部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上肢静脉留置时间次之,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学龄儿组为上肢和下肢的静脉留置时间差别不大,上肢静脉留置时间略长于下肢[2]。各组静脉的平均留置时间,学龄儿组静脉留置时间最长,新生儿组静脉留置时间次之,婴幼儿组静脉留置时间最短。新生儿和婴幼儿最佳的静脉穿刺,以头部留置为佳,学龄儿静脉穿刺选择上肢留置较好,静脉留置针的最佳保留时间为95 h左右[3]

3 小结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一方面保护了患儿的血管,保证输液时的安全,减少患儿对输液的心理压力,便于患儿肢体活动;另一方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4]。静脉留置针以其上述众多优点,得到了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的一致肯定。

为了使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有效的留置,护士要具有熟练的穿刺技巧,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留置部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预防措施,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小儿静脉留置针这项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参考文献

[1] 张小玲.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34(1):133.

[2] 于小英.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与时间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6,20(2):502.

[3] 艾  芳.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的护理[J].医学信息,2008,21(7):1374.

[4] 杨  博,方雪娟,李  扬,等.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5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