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应用临床路径对垂体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2015-10-07 10: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检查、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种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断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垂体瘤

    对2011年2月~2012年3月应用临床路径对25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右额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年龄26~70岁,平均43.2岁;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右额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年龄25~68岁,平均41.6岁。两组患者年龄、腺瘤大小、文化程度、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即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其余时间随机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后没有相应的评估,每次宣教的内容较多,针对性不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
1.3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在科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下,由主管护师以上的业务骨干、科室质量管理组成员与医生合作,结合垂体瘤诊疗计划、护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健康问题和需求,查阅资料,制定垂体瘤患者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其表达方式采用表格式。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入院时:入院介绍如病区环境、病区设施、作息时间、探视、陪护制度、便民措施、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等的介绍;安全指导。入院至术前第2天: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术前第1天:告知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医生、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告知贵重物品不得带入手术室;向患者讲解备头皮、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试验的重要性;指导禁食、禁饮,心理指导,预防感冒。手术当天术前:戴腕带,去除首饰,更换病员服,排尽尿液。手术当天术后:予介绍心电监护、吸氧的意义,予平卧位4~6 h,头偏向一侧防误吸,呕吐的护理;禁食。告知头部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要点,以及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不能抓挠伤口的重要性。术后用药的药名、目的;术后不适应的应对措施。术后1~4 d:遵医嘱予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讲解翻身防褥,微波治疗,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注意事项,记录24 h出入量、引流量的重要性。术后5~10 d:头部引流管已经拔除,指导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出院前1 d:介绍办理出院手续流程。出院当天:指导出院后注意休息,出现头昏头痛情况时及时就诊;指导按时服药,告知复诊时间。
1.4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负责临床路径表后放入病历中,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作为主要实施者,观察宣教情况,评价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根据患者接受能力,按路径表进行宣教。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抽查患者的知晓度和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
2 结果
2.1  自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对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96%,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总掌握率(%)

观察组

25

23

1

1

96

对照组

25

14

5

6

76

2.2  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25

24

1

1

96

对照组

25

15

5

5

80

3 讨论
  垂体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垂体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患者的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2]。因此做好垂体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传统的健康教育往往将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容易遗忘;且护士的资质和水平,教育的内容、方式均没有统一的标准,差异较大,效果无法保证。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规范了操作程序,每个阶段要做的健康教育项目均安排很清楚,避免了重复或遗漏现象,也避免了因护士能力、水平不同而造成健康教育质量的差异。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应用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从而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4 参考文献
[1]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38.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9.
[收稿日期:2012-05-27   编校:朱林]

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