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也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最终、最佳手术方式,其能迅速治疗和缓解髋关节病痛和矫正患肢的功能,相较以往方法,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首选方法。目前,有两种手术方式:一是单纯的股骨头置换,二是全髋关节置换。我科从2005年5月到2011年5月完成此类手术38例,通过对病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及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三方面的护理,使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术前健康教育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患者为主,骨折后患者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我们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态度诚恳,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解决思想问题及指导病人进行术前准备事项。
1.1让病人了解假体关节的构造、功能及使用寿命,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介绍同类手术病人已康复的成功病例,讲解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及实用意义,使患者清楚明白的了解手术及术后康复的整个过程,让患者切实感受到治疗与康复的好处,以真诚的态度让患者明白医务人员务实、认真以及细心的精神,使病人心情舒畅的积极配合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锻炼。
1.2术前2周必须戒烟,告知患者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术后可能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严重性。术前预防感冒及呼吸系统其它疾病。
1.3术前3天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2术后护理
2.1密切监测患者基础体征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定时监测表,按照此表进行监测和记录,如有呼吸困难这给予常规吸氧。伴有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给予相应的监测措施,如心电图。
2.2密切注意切口愈合及患肢血运等情况 查房和切口换药时,仔细查看切口情况,注意切口是否流血、流液、流脓或感染,愈合情况是否正常,切口周边有无坏死等情况,若有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若切口处有放置引流管,应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引流是否通畅。拔引流管的指征:每日引流量<50ml。同时了解患肢血运,通过感知皮肤温度,问询患者患肢感觉,是否觉得冰冷、无力、酸胀或活动异常,若有相应情况应及时详细检查患者患肢血运。
2.3固定患肢摆位 固定患肢以外展位,并限制其外旋,以防止置换关节脱位,必要时可以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三角形舒适厚垫,以助患者患肢外展。
2.4搬运患者 搬运或抬起病人时须注意,必须将髋关节及患肢同时托起,可以嘱咐患者用上肢撑起上身或上拉手拉起臀部。放下患者时先应同时放下髋关节和患肢,再使臀部以及上身着位。
2.5并发症的预防
2.5.1肺部感染的预防 嘱咐和鼓励患者经常撑起上身或上拉手抬起上身运动,其目的为促进全省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强免疫,同时促进了呼吸运动,扩张了肺泡,可以保持患者呼吸功能,若患者自感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经常拍打患者背部,鼓励患者咳痰,若患者不便,可定时给予化痰药或人工吸痰处理。
2.5.2褥疮的预防 对全身易产生褥疮的部位,如枕骨粗隆、肩胛部、手肘、脊柱体隆突、骶尾部等处,给予保护性海绵垫或其他软物,并保持病床和患者皮肤清洁干爽,定时翻动患者身体等
2.5.3预防术后感染: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经常观察负压情况,防止发生引流障碍甚至倒流情况,换药时先给予切口及切口周边消毒处理,降低因多次换药而造成感染的发生。术后局部和全身均使用抗生素,增强抗感染能力。
2.5.4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嘱咐吸烟患者禁烟,避免患侧和下肢输液,避免静注血管刺激性药物,推广留置套管针的使用,经常做下肢肌肉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对高危人群术后给予抗凝治疗。
2.5.5防止人工股骨头松动:术后患者能下床运动时,应嘱患者使用双拐或利于下肢过度负重的器械,减少大运动量活动。
3.康复训练:
3.1.术后第1天,将床头稍稍摇起,上摇高度不宜超过30°,外展位伸直患肢肢体,制定关节(如踝关节)主动屈伸和肌肉(如股四头肌)长收缩练习方案。练习时间为3天
3.2第2-3天重复术后第1天制定的练习方案,并开始加强运动和增加运动的时间,以患者恢复情况而定,引导患者主动练习关节屈伸和旋转练习,且不可过度,以防关节脱位。上肢运动同样不可废弃,主动训练对出院后改善生活质量有帮助。
3.3患肢恢复情况良好者可尝试下地行走,以便尽早恢复患肢行走能力,准备下床前应练习下床方法,先应坐起,然后以患侧先下床,下床时间不宜过久,15分钟即可。下床前准备好保护措施,如须有人在旁搀扶准备下床,行动不可操急,稍有不适应提醒旁人或医务人员。术后2周可扶拐下地,患肢尽量不负重,嘱咐和建议仍应坚持患肢功能锻炼,按照计划每天练习,但切记不可操之过急,过度练习,以患肢不感到疲惫及疼痛为原则。
3.4出院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下蹲或坐矮凳,不过度外旋患肢,不过度上抬患肢,不盘腿,不过度向前弯腰等容易放生置换的髋关节脱位,建议患者定时或有不良情况来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