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癌发病较高的地区之一。多发于胃窦、胃前壁、后壁及胃小弯,早期胃癌病变仅限于粘膜及其下层,一般可分息肉型、浅表型和凹陷型。中晚期胃癌多有转移,侵及肌层或全层,也称进展型胃癌。目前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等。病人在胃切除手术后,胃容量减少,胃的功能明显降低,因此有食量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小胃综合症[1]。因此术后的护理对胃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重要作用。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工人,因食欲不振、上腹不适1年半,近一周加重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常有饱食后剑突下胀满,伴反酸、嗳气、无放射,有疼痛但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近一周症状加重,就诊于我院。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后,胃镜显示胃窦部约0.5×0.4cm溃疡,病理提示:胃窦部粘膜组织见大小不等的异型腺体,符合腺癌,于2010年8月22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
2 术后护理措施
2.1常规护理
2.1.1胃管护理
胃管护理要点是保持胃管通畅并持续引流、禁食禁水,每两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并指导其家属接好负压吸引器,每天两次口腔清洁护理,预防感染。第一天引流液呈淡红色且量较多,至第三天胃内引流液量少且颜色淡黄,肛门排气,予以拔胃管,嘱其适量进食流质饮食。
2.1.2腹腔引流管及伤口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保持畅通,坚持做到每天更换引流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促进伤口恢复。第一天因引流液有少量血液呈红色,第二天,引流液颜色呈黄褐色及时更换敷料,以后引流液量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淡。一周后拔除腹腔引流管,伤口处每日灯照两次,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三天后改为日照一次,五天后视病情酌情灯照并逐渐停止。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五天后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正常,无腹痛、发热,伤口无红肿,无渗液,停用抗生素。
2.2饮食护理
2.2.1术后早期饮食护理
胃癌术后2周内,饮食采用“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天进餐6次以上,且定时定量,逐步增强残胃的消化功能。术后3-5天给予水,汤汁为主的流食,再根据反映适量增加。术后7-10天可给予半流饮食,例如稀饭、菜泥、肉泥等易于消化。同时在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贫血和营养素的缺乏,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如肉泥、鱼类、水果汁、蔬菜等,并适量补充铁剂。
2.2.2手术后后期饮食
手术后期重点防止发生倾倒综合症,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应少量多餐,适当增加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膳食。肉类和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鱼类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肉质轻柔软易消化[2] ,应适当增加鱼类饮食补充能量以代替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禁止有刺激性的调料、腌制食品,禁饮各类产气及有刺激性饮料,烹饪方法以蒸、煮、炖、烩为主。
2.3心理护理
一般病人在得知自己患肿瘤之后均有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首先表现为逃避,其次是怀疑,然后排斥治疗,产生悲观情绪,不想成为家庭的负担,以寻求解脱。面对病人的这种心情,多予以沟通交流,做好家属及其本人心理安抚,积极配合接受治疗。术后由于患者刀口疼痛,胃肠减压,且长时间不能正常进食运动等使患者产生恐惧紧张心理[3]。我们积极鼓励并向患者解释目前吻合口恢复情况,讲解术后恢复较好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鼓励其积极对待生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小结
胃切除术后患者均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如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等,由于消化道受损致使消化不良,增加负性情绪。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在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惠芳.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5C):1354-1355
[2] 邓君明,麦康生,艾庆辉.鱼类蛋白质周转代谢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07,5(1):22-25
[3] 蓝海心,李宝梅,乔正堂.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