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妇产科学论文

198例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分析

2015-08-01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的病理切片在不孕不育患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就诊的不孕不育育龄妇女198例,分别对其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切片分析。结果:198例不孕妇女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有56例分泌正常,占总例数的28.28%,76例分泌欠佳,占总例数的38.38%,42例分泌不良,占总例数的21.21%,24例无分泌反应,占总例数的12.12%,子宫内膜分泌不正常的比例达到71.72%。结论: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是诊断不孕不育妇女的重要检测手段。

关键词:不孕不育;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妇女不孕不育的比例呈现逐年增高趋势。有报道称,国外育龄妇女不孕比例高达10%以上,在我国也有几千万不孕妇女[1]。引起妇女不孕不育的因素有很多,然而大部分因素都是通过子宫内膜变薄或者病变引起的,因此,对于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的病例分析在诊断和治疗妇女不孕不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新疆博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不孕不育育龄妇女198例,通过对其子宫内膜的病例分析,了解子宫内膜结构与不孕不育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对不孕不育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育龄妇女198例,年龄22~37岁,平均(26.1±11.3)岁。月经周期19~40 d,平均(28.5±9.3)d。行经时间3~8 d,平均(5.2±2.3)d。其中,原发不孕患者124例,继发不孕患者74例。198例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不孕不育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后天性生殖器官疾病,同时排除其配偶生殖健康疾病,其配偶精液正常。
1.2  病理检查:所有患者与月经前3~4 d或者月经后25~26 d进行诊刮,患者诊刮后,将子宫内膜组织以福尔马林(10%甲醛)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上皮细胞情况。
1.3  评定标准[3]:患者经病理切片后,根据以下评定标准对子宫内膜分泌情况进行分类。其中,Ⅰ型为分泌正常:全部或者绝大多数子宫内膜腺体有分泌现象,腺体腔扩大呈现锯齿状,核呈圆形,腺上皮细胞顶端模糊,有顶浆分泌,内膜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出现明显增生,间质细胞出现大片蜕膜反应;Ⅱ型为分泌欠佳:大约有50%~80%腺体存在分泌现象,间质细胞部分肥大;Ⅲ型为分泌不良:大约25%~40%腺体存在分泌现象,大部分间质细胞小,呈短梭形胞浆少;Ⅳ型为无分泌反应:全部或绝大部分腺体无分泌现象,表现为增生期,甚有表现为增生过长,绝大部分间质细胞表现为短梭形[4]。
2 结果
  198例不孕妇女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有56例分泌正常,占总例数的28.28%;76例分泌欠佳,占总例数的38.38%;42例分泌不良,占总例数的21.21%;24例无分泌反应,占总例数的12.12%;子宫内膜分泌不正常的比例达到71.72%。
3 讨论
  女性的生殖道以及子宫内环境是影响受孕的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子宫,作为受精卵着床生长的环境,对受孕起着决定性作用。受孕过程中,精子首先通过子宫颈进入子宫,经过子宫到达输卵管进行受精,如果子宫内环境不良,出现炎性反应等状况,则首先影响了精子在经过子宫过程中的活力,减少了进入输卵管受精的几率;其次,子宫内环境不良,即使精子通过子宫并成功与卵子结合,受精卵进入子宫不容易在子宫内着床,从而造成不孕,或者着床不稳,很容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流产,因此,子宫内环境对受孕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子宫内膜是指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6]。对动情素和孕激素都起反应,因此可随着性周期(发情周期、月经周期)发生显著的变化。子宫内膜是反映子宫健康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中198例不孕育龄妇女患者中,大多数子宫内膜的分泌状况异常,子宫内膜分泌不正常的比例达到71.72%。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子宫内膜细胞的健康状况,直观的对子宫的健康状况做出诊断,为下一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孕妇女进行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因此,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是诊断不孕不育妇女的重要检测手段。
4 参考文献
[1] 冯少玲,郁  琦,金莉娜,等.第五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人生殖医学研讨会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6):364.
[2] 曹善津,葛杏林,王振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巨噬细胞与不孕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2,27(2):93.
[3] 刘润侠,刘艳巧.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14.
[4] 江  森.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0):624.
[5] 徐  琳,杨映芳,王秀丽,等.B-内啡肽与PRL在内异症不孕妇女中的变化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24(3):50.
[6] 张人捷,韩美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结节的前列腺素测定[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4,19(2):9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