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民众戏剧社与上海戏剧协社的成立。两个团体都倾向于“写实的社会剧”和面向民众的戏剧艺术,并产生了自己的剧作家。
30年代初,还出现“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提倡。这主要是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引起的弊端,而形成的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
而这些演剧活动在艺术实践上又多采取“小剧场”形式,使话剧走向正规化与专门化。
演出:
在演出中,摆脱了长期以来在台上说教的方式,重视艺术的感染力量。上海戏剧协社对当时非职业剧社和学生演戏有较大影响。
它在组织和演出方面的一些措施,体现了我国话剧艺术的逐渐成长。但在初期,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在十余次演出中,上演的绝大部分是西洋剧,还演过宣传宿命论思想的《第二梦》。
一九二四年的《少奶奶的扇子》是最受欢迎的一次。剧本由洪深根据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剧情较易理解,但观众仍限于知识分子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