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淡水鱼池土腥异味物质含量与浮游藻类和放线菌生物量的关系【作者】徐立蒲[1,2,3] 赵文[3] 熊邦喜[1] 王静波[2] 潘勇[2] 曹欢[3]【关键词】浮游藻类 放线菌 土腥异味 土臭味素 二甲基异莰醇 淡水精养鱼池【刊名】生态学报 2007-27-7【ISSN】1000-0933【机构】[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1 [3]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省省级高校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摘要】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色谱测定北京市精养鱼池中两种主要土腥异味物质(土臭味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含量,同时测定鱼池中浮游藻类和放线菌生物量,研究了土腥异味物质含量与浮游藻类和放线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鱼池中土腥异味物质以土臭味素为主,土臭味素在精养鱼池中普遍存在,含量为~·L^-1,二甲基异莰醇在部分鱼池中被检出,含量~·L^-1。精养鱼池中共检出浮游藻类6门22属,生物量~·L^-1,以硅藻和裸藻为主。放线菌共测到4个属,其中链霉菌Streptomyces sp.是主要种类,放线菌总生物量0~76×10^。鱼池中浮游藻类总生物量与土臭味素含量正相关。浮游藻类中的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和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可能是北京地区夏秋季节淡水精养鱼池中能够产生土臭味素的主要藻类,裸藻和其他鞭毛藻类对池中异味化合物的产生可能作用较小。【下载论文】淡水鱼池土腥异味物质含量与浮游藻类和放线菌生物量的关系 【标题】致嗅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其致嗅代谢物的测定【作者】李学艳[1,2] 沈吉敏[1] 陈忠林[1] 马军[1]【关键词】饮用水 放线菌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代谢产物【刊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40-4【ISSN】0367-6234【机构】[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 [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为研究放线菌代谢致嗅物质的影响因素,对典型的致嗅放线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分别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对放线菌进行培养和分析,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联联用仪(GC-MS)对培养过程代谢嗅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经过分离和鉴定,能代谢嗅味物质二甲基异莰醇(MIB)和土臭素(geosmin)的典型菌种是淡黄链霉菌(又名放线菌5460),发现培养方式、培养基组分、培养基中溶解氧、培养温度等都会影响放线菌的代谢嗅味物质的种类和质量浓度.目标菌在液体培养和平板培养时均产生嗅味物质,但种类有所不同,在液体培养时只产生geosmin,而在平板培养则检测出MIB和谱图分析发现有其他嗅味物质如苯甲醇和2-甲基莰烷,它们很可能是水体另外臭味物质的产生源.【下载论文】致嗅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其致嗅代谢物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