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下面是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大家快来摘抄吧。
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
当袁隆平第一次提出杂交水稻的概念时,竟引起全世界的嘲笑和讥讽,按当时的普遍观念,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所以任何试验都毫无意义。但袁隆平不信邪,9年后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喜获成功。该水稻单产比常规水稻增产20%多。此时,世界为之轰动,称袁隆平为“东方稻魔”,他的发明是中国“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爱因斯坦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大抵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就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执着。所有,我们对于这些敢于质疑之人应该宽以待之,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会有创新之见,进而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之才。
创新之才,有时便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更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自然也不会有创新型人才的出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