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1离开拉郎日点L2点后,向深空进发现今仍在前进,意在对深空通信系统进行测试。2013年9月19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觊觎 jìyú龃龉 jǔyǔ囹圄 língyǔ魍魉 wǎngliǎng纨绔 wánkù鳜鱼 guìyú耄耋 màodié饕餮 tāotiè痤疮 cuóchuāng踟躇 chíchú倥偬 kǒnɡzǒnɡ 另:倥侗念kōngdòng。彳亍 chìchù谄媚 chǎnmèi女红 nǚgōng 古同“工”佝偻 gōulóu龟裂 guīliè 微细的裂纹(如砂浆、混凝土、抹灰面上的);颜料、釉或油漆薄膜,由于老化和瓦解而产生的短而浅的裂纹龟裂 jūnliè 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蓓蕾 bèilěi 遗憾的是在人名中经常被念作péi。蹀躞 diéxiè迤逦 yǐlǐ呷茶 xiāchá 呷作动词,义为小口饮。呷作象声词时念作gā。狡黠 jiǎoxiá猥亵 wěixiè猥狎 wěixiá (怀疑是否有这个词)委蛇 wēiyí蟾蜍 chánchú迷惘 míwǎnɡ趔趄 lièqie窥觑 kuīqù肄业 yìyè徜徉 chánɡyánɡ 也作倘佯。叱咤 chìzhà绸缪 chóumóu纶巾 guānjīn咄嗟 duōjiē 霎时罹难 línàn龌龊 wòchuò促狭 cùxiá皈依 guīyī旮旯 gālá戛然 jiárán参差 cēncī鳏夫 guānfū髑髅 dúlóu皴裂 cūnliè妊娠 rènshēn老鸨 lǎobǎo东莞 dōngguǎn孑孓 jiéjué逡巡 qūnxún趑趄 zīqiè斡旋 wòxuán弹劾 tánhé旌旗 jīngqí沟壑 gōuhè交媾 jiāogòu菁华 jīnghuá毓婷 yùtíng拈花 niānhuā旖旎 yǐnǐ褴褛 lánlǚ蒯草 kuǎicǎo执拗 zhíniù匍匐 púfú阿訇 āhōng暴殄 bàotiǎn拥趸 yōngdǔn氤氲 yīnyūn鹄的 gǔdì整饬 zhěngchì 北京话里常念轻声。贲临 bìlín 常被人念成pēn踽踽 jǔjǔ弑君 shìjūn舐犊 shìdú澹台 tántái 复姓单于 chányú尉迟 yùchí 复姓。噱头 juétou或xuétóu 一般取后一种。劓刑 yìxíng木讷 mùnè薄荷 bòhe徘徊 páihuái耆宿 qísù确凿 quèzáo 现在只有一个音。枣核 zǎohé 念hú时通常后加儿化音。给予 jǐyǔ说客 shuìkè腌臜 āzā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於人名。)犇(三条牛,读音bēn,意:同“奔 ”,急走,跑,紧赶,逃跑等。)聂(三只耳朵,读音niè)磊(三块石头,读音lěi,本义:石头多)猋(三条小狗,读音biāo )贔(三个宝贝,读音bì )虫(3个虫重叠,读音chong ) (虫的繁体)奸(三个女字重叠,读音jian) (奸的繁体)嘦(上只下要,读音jiào )囍(两个喜字,每个喜字31口,共六十二口,读音xǐ )巭(上功下夫,读音bū)恏(上好下心,读音hào )孬(上不下好,读音nao)奣(上天下明,读音wěng)嫑(上不下要,读音biáo,意:不要 )驫(三匹马,读音piāo )嚞(三个吉,读音zhé)譶(三个言,读音tà )舙(三条舌头,读音qì )瞐(三只眼,读音mò )馫(三只香,读音xīn)灥(三条泉水,读音xún )靐(三个响雷,读音bìng)畾(三个条田,读音léi)轰(三个车,读音hōng )皛(三个白,读音xiǎo)惢(三颗心,读音suǒ )尛(三个小,读音mó)麤(三个鹿,读音cū )龘(三个龙,读音dá ,意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票(三个票,读音piāo,意通“飘”。轻举的样子)鑫(三个金,读音xīn,意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森(三个木,读音sēn,意稠密这都是我搜集的生僻字,还有一些是我以外打出来的,我又在百度百科上查了资料,再经过修改。以下就是我修改的一些生僻字的基本资料。 没有拼音的字是和右边的字同音,而左边有两个生僻字的表示两个生僻字同意。拼音右边的数字表示这个拼音的声调生僻字大全与解释【囙:因】 【叚:假(1) 】 【吅:宣】 【畾:雷】 【瞐(mo):引人注目】 【昍(xuan1):明】【呇(qi4):明亮的星】 【喦:岩(1)】 【噐:器】 【喌(zhou1):唤鸡声】 【嚚(yin2):暴虐;愚顽】【嘂(jiao4):高声大呼】 【槑:梅】 【叿(hong2):言语噪杂】
中国在加紧筹备定于今年秋天进行的“神舟”飞船第二次载人飞行,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研制相关的机器人技术和空间系统设施,以便为2012年以前把无人驾驶月面车发射到月球的计划提供必要技术。 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说,中国打算让一些无人驾驶的轨道飞行器和月面车在大约2015年以前具备在登月中进行采样工作的能力,并以这样的方式执行最初的登月计划。 研究中国空间问题的美国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5月18日出席美国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时指出,中国期望从此次登月计划中获得巨大收益,欧阳自远将它与“阿波罗”计划给美国带来的巨大收益相提并论。 约翰逊—弗里兹援引欧阳自远在此次会议上所说的话说:“登月计划将刺激高科技的发展,我无法估算出这笔投资会带来多少回报……登月行动对于激励民族精神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激励作用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在这个新的“登月舞台”上的崛起,都是促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计划采取一项新的载人和无人登月计划的重要因素。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希望把这一计划作为实现载人飞行器登陆火星的手段。 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宣布任何载人登月计划,也没有打算在这个层次上的计划方面与美国竞争。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国,如果中国在载人环地球轨道飞行和机器人登月计划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在很大一部分欧洲人看来,中国在这方面将拥有更多与美国进行抗衡的机会。 约翰逊—弗里兹对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说:“中国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中学到了一些东西。高科技航天方面的工作使大批中国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促进就业对中国来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约翰逊—弗里兹说:“正如一名中国评论员所说,中国登月行动还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绝不是‘只能生产鞋子’。此外,中国也能够通过此举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到中国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在继续推进空间计划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将航天事业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使其能成为类似某种“技术引擎”的行业。 中国和美国目前都在致力于一些工作,这些工作对各自的载人航天计划和机器人航天计划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约翰逊—弗里兹指出,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而美国现在暂停了航天计划,这使得人们更加相信,中国搞航天事业收到了成效,取得了好处”。她对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说:“假如等到明年秋天中国再次进行航天发射,而美国仍然没有启动其航天计划,那么中国将获得进一步的声望,而美国将很丢面子。”
在太空中走得更远正在成为中国航天人的新梦,随着国际深空探测热潮的又一次兴起,中国的探月计划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耗资15亿三年内首次探月 1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京丰宾馆召集中国航天界的院士听取了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汇报。会议进行了一天,中国航天局局长、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欧阳自远做了汇报。在院士们的规划中,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越来越清晰。 欧阳自远告诉记者,这次会议肯定了中国探月三步走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分别概括探月的三个阶段。“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间环境。“落”是指在2010年之前实现月球软着陆,先发射一个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测,这个月球车相当于一个月球机器人。而“回”主要是指2020年之前采集月球表面的一些样本返回地球。欧阳自远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这个探月计划并不将人送上月球,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 欧阳自远表示,目前被命名为“嫦娥”一号的探月卫星研制进展顺利,轨道设计、测控和数据传输、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路线图已经确定,整个奔月需要8天或者9天时间。这将是目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而在这之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4万公里。 实施和完成第一次月球探测的费用大约是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修建2~3公里地铁的费用”。欧阳自远同时表示,中国探月并不是单纯重复别国的工作。比如,我国在第一阶段绕月拍摄的月球图将更加全面,是三维立体图。美国探测了月球的5种元素,而我国将探测月球的14种元素。另外,我们还将探测整个月球表面的土壤,这一层土壤里面有非常有用的一种资源,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氦3,这一课题也是别国没有涉及到的。中国声音值得世界探月领域倾听 谈到深空探测的话题,欧阳自远指出,目前国际上新的探月高潮正在兴起。美国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新而完整的探月计划。欧洲空间局提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详细计划,日本制定了系统的月球探测计划,印度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探月计划。还有乌克兰、英国、德国、奥地利及美国的军方与私人公司也提出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12月17日美国总统将发表演说,重申美国将重返月球,载人登月。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正在被国际重视和关注。欧阳自远讲起了最近的一个例子,今年11月16日,2003国际月球大会在夏威夷举行,会议主办方邀请了一批包括欧阳自远在内的中国探月科学家。由于签证的原因,中国科学家没能到会。但是会议的主办方执意邀请远在中国的欧阳自远用电话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回答各国同行提出的问题。谈起这件事,欧阳自远一脸自豪,他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向世界发出中国探月工作者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国际探月领域对中国月球探测工作的重视。深空探测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程本身 面对很多人对探月必要性的怀疑,欧阳自远指出,探月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的探月工程证实,空间探测是一个具有高科技和高经济产出率的项目,它能实现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程本身。以美国阿波罗号为例,当时美国登月虽然投资高达260亿美元,但其产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和2000亿美元的效益,并带动整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他指出,很多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间接效益是难以计算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航天技术的影子,例如,现在婴儿用的尿不湿最初就是为航天员设计的。像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据计算,美国在航天上投资1美元平均能得到4~5美元的回报。 欧阳自远指出,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但在深空探测领域仍然是一个空白。在国力能够承担的情况下,启动探月工程将极大推动科技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
[国内视点] 中国探月副总设计师:15年内有望将2-3人送上月球 [佚名][2010年11月7日][11]简介:“中国现有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时期,15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将2-3人送上月球,然后成功返回。”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参加60周年校庆时透露。内容:“中国现有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时期,15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将2-3人送上月球,然后成功返回。”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参加60周年校庆时透露。龙乐豪曾主持和参加了5项国家重点工程运载火箭或导弹的研制,其中长征三号甲被誉为“金牌火箭”,至今仍保持100%的飞行成功纪录。他还主持过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与月球探测工程运……2. [新闻评论] 外媒:中国二次探月是新版太空竞赛 [佚名][2010年10月10日][115]简介:美国媒体在嫦娥二号发射当天即用大量文字和图片报道中国月球探索历程;新加坡《联合早报》将中国的嫦娥二号和西方发射的探月卫星进行了比较,认为嫦娥二号只用112小时便能进入月球轨道,比欧洲和日本探月卫星的速度都要快。内容: 中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飞行180余小时后,在9日上午11时32分正式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圆形环月「使命轨道」。这代表着,「嫦娥二号」任务已基本取得成功。中国选择在国庆日当天进行嫦娥二号的发射,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在称赞之声之外,也有外媒称,中国发展航天科技是在进行「国际竞赛」。 赞扬中国航天成就 当中国的嫦娥二号在10月1成功发射,并在此后的几天多次成……3. [国内视点] 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环月轨道 [佚名][2010年10月9日][484]简介:中国“嫦娥二号”卫星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此时卫星距离月球100公里,绕月周期为118分钟。10月26号,嫦娥二号卫星还将与月球有一次更加亲密的接触,她将把飞行高度下降到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5公里的地方,对未来中国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进行拍照。内容:(综合讯)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嫦娥二号”卫星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此时卫星距离月球100公里,绕月周期为118分钟。 报道指,按照计划,10月26号,嫦娥二号卫星还将与月球有一次更加亲密的接触,她将把飞行高度下降到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5公里的地方,对未来中国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进行拍照。……4.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卫星全程测控纪实 [佚名][2010年10月8日][56]简介:当嫦娥二号完成这一系列试验测试后,又将重新回到高度为100公里的环月近圆轨道,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半年。在嫦娥二号任务后期,西安中心还将在嫦娥二号上进行相关技术试验,提高测控精度,为我国嫦娥工程和深空探测提供第一手资料。内容: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随着一声惊天轰鸣,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嫦娥二号卫星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此次嫦娥二号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简称西安中心)及所属喀什测控站、青岛测控站、厦门测控站以及智利圣地亚哥站将完成卫星在轨寿命期间的全程监测,拉开嫦娥二号征战太空的恢宏序幕。 “嫦娥”升空:快速定轨 “关闭各类信号源、塔上应答机,天线置于等待点。” “功率……5.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将提前3天进入状态 [佚名][2010年10月8日][21]简介:根据计划,今天嫦娥二号将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将进入一个小时周期的轨道。昨天下午13时30分飞控中心对嫦娥二号实施一次轨道平面机动,提前三天实现了卫星由侧飞到正飞的姿态调整。内容:根据计划,今天嫦娥二号将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将进入一个小时周期的轨道。昨天下午13时30分飞控中心对嫦娥二号实施一次轨道平面机动,提前三天实现了卫星由侧飞到正飞的姿态调整。 卫星轨道当前有一定偏差 第一次近月制动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任设计师张波介绍说,第一次近月制动出来的各种参数显示,从发动机温度,到速度控制曲线,吻合得都非常好。张波介绍,第一次近月制动后,实际的近月点高度距离……6. [国内视点] 嫦二是全球第127个月球探测器 [佚名][2010年10月8日][486]简介:无论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方面,目前水平整体来说处于世界上中等的水平,有一些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的日新月异,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可以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内容:日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航天专家庞之浩就绕月探测工程和嫦娥二号的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网友问:其他国家的探月工程目前处在那个阶段呢?庞之浩:探月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分三大阶段,一个是1958年到1976年,美苏进行太空竞争,探月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这个阶段发射大量的月球探测器,苏联完成了绕月中的绕落回,美国不仅完成了绕落回而且进行了六次载人航天登月,花了250亿美金,但是这之后由于苏联……7.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今天进入环月轨道 [佚名][2010年10月6日][30]简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昨日说,由于首次中途轨道修正满足入轨精度要求,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需进行的中途轨道修正再次取消,预计将于今日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内容:(北京综合讯)嫦娥二号中途轨道修正昨日再次取消,今日将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据新华社报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昨日说,由于首次中途轨道修正满足入轨精度要求,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需进行的中途轨道修正再次取消,预计将于今日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朱民才表示,在10月2日实施首次中途轨道修正后,控制非常精准,满足卫星到达近月制动点的精度要求,所以,原计划于此后进行的两次中途修正不再进行。这标志着中……8.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今日将首次进入环月轨道 [佚名][2010年10月6日][50]简介:今天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对嫦娥二号卫星进行第一次近月制动,使卫星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据介绍,第一次近月制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不容许有任何失败,一旦错过就很难补救。”内容:(268, 350, 250, ad_news_detail_new_1, float:left; margin:5px 10px 10px 0px; padding:2px; text-align:center, , );核心提示:今天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对嫦娥二号卫星进行第一次近月制动,使卫星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据介绍,第一次近月制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不容许有任何失败,一……9.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完成首次近月制动 [佚名][2010年10月6日][22]简介:6日上午11点06分,“嫦娥二号”卫星点火,持续33分钟左右,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完成。这意味着“嫦娥二号”正式进入12小时的环月轨道,完成飞入太空后迄今为止难度系数最高的这一跳。内容:6日上午11点06分,“嫦娥二号”卫星点火,持续33分钟左右,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完成。这意味着“嫦娥二号”正式进入12小时的环月轨道,完成飞入太空后迄今为止难度系数最高的这一跳。此前,有专家分析,“嫦娥二号”的第一次近月制动最为关键,这一动作被五大系统公认为是嫦娥二号在太空中难度系数较高的一次表演,风险极大。据介绍,“嫦娥二号”发动机第一次近月制动持续1940多秒,约33分钟结束。据中……10. [新闻评论] 外媒:「嫦二」令美眼热欧眼馋印眼红 [辛一山][2010年10月5日][206]简介: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的成功升空,不仅在国内成为最热新闻,在国际上也是「传遍街头巷尾」。中国在外太空的成就已不仅限于近地领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提前成为与美俄并列的太空强国。而记者采访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祝贺中国外,NASA表示在未来可能与我国合作。内容:(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文汇网报道,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的成功升空,不仅在国内成为最热新闻,在国际上也是「传遍街头巷尾」。 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中国在外太空的成就已不仅限于近地领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提前成为与美俄并列的太空强国。而记者采访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祝贺中国外,NASA表示在未来可能与我国合作。 对于嫦娥二号升空的意义,外媒有着各种各样……11. [新闻评论] 中国正在奔月 美国却在告别月球 [佚名][2010年10月3日][322]简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1日成功发射升空,由于美国日前刚通过决议要求调整美国宇航局(NASA)未来的方向,短期内或不再进行探月计划,“美国在线”由此报道表示,“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时正是美国从月球上回来之时”。内容: 星箭准备点火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1日成功发射升空,由于美国日前刚通过决议要求调整美国宇航局(NASA)未来的方向,短期内或不再进行探月计划,“美国在线”由此报道表示,“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时正是美国从月球上回来之时”。 报道首先说,中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在1号被发射升空,并介绍它将会采集月球表面图像,还会执行未来无人探测器登月地点的考察等工作。报道援引美联社的话称,中国近年来太……12. [学者观点] 毛利卫说嫦娥二号具世界意义 [佚名][2010年10月3日][248]简介:日本“航天第一人”毛利卫对于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祝贺,并认为这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毛利卫是在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蓝建中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内容: 【日本新闻网10月3日消息】日本“航天第一人”毛利卫对于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祝贺,并认为这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毛利卫是在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蓝建中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报道说,毛利卫是日本首位宇航员,现任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他说,日本“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从2007年9月升空到2009年6月受控撞月……13.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首幅地月成像照传回 [佚名][2010年10月3日][153]简介:昨晚19时25分星箭分离之后嫦娥二号独自一人在茫茫太空中飞行了一整夜,这一夜嫦娥二号并没休息。今天凌晨3点39分钟左右,经过一系列姿态调整,嫦娥二号卫星用自己身上携带的一部监视相机拍下它的第一幅摄影作品,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地月成像」中的对地成像。内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16个小时之前,四川西昌是我们瞩目的焦点,嫦娥二号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之后,跟踪、测控、调整成了重要的接力赛。 卫星发射到现在这16个小时以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直在实时跟踪监测。测控大厅还是不时响起「跟踪信号正常、遥测信号正常」的声音。记者刚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得到的消息,工作人员说,卫星的运行轨道、一切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 昨晚19时……14.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18时59分57秒发射 [佚名][2010年10月1日][61]简介:据中新网报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将于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当前,火箭推进剂加注进展顺利,各系统状态良好,发射窗口气象条件满足要求。内容:据中新网报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将于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当前,火箭推进剂加注进展顺利,各系统状态良好,发射窗口气象条件满足要求。……15. [新闻评论] 嫦娥二号副总师:探月花费等于修2公里地铁 [佚名][2010年10月1日][212]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启程赴西昌前夕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从航天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讲述中国的登月愿景。内容:[268]={width:350, height:250, containerId:ad_news_detail_new_1, boxStyle:float:left; margin:5px 10px 10px 0px; padding:2px; text-align:center, keyword:, listAll:};if ($(#ad_news_detail_new_1).……16.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今晚发射 外媒高度关注 [佚名][2010年10月1日][469]简介: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这是记者从1日上午嫦娥二号发射前举行的气象和海洋水文汇报会上获悉的。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江晓华介绍,1日11时到15时没有降水,15时到20时有小雨,发射窗口期间有小阵雨,无雷电、无地面大风、无高空大风。「这样的气象条件可以满足嫦娥二号正常发射的需要。」内容: 「嫦娥二号」发射进入倒计时包裹「嫦娥二号」的发射塔架矗立在群山环抱中(9月30日摄)。9月30日9时,托举「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火箭进行常规燃料加注,「嫦娥二号」发射进入倒计时。据新华网报道,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这是记者从1日上午嫦娥二号发射前举行的气象和海洋水文汇报会上获悉的。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江晓华介绍,1日11时到15时没有降水,15……17. [国内视点] 中国探月卫星于国庆日发射 [佚名][2010年9月30日][32]简介: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昨日发布消息,称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下午6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内容:(北京讯)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将于中国国庆日当天、10月1日下午6时59分57秒发射。 中新社报道,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昨日发布消息,称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下午6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 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各项预研。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07-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12-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箭选定长征三号甲。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也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提高可靠性的设计。(中国在2004年2月十三日公布首次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14亿元(一个比较常见的比喻是:“第一次探月工程的花费也就相当于修建两三公里地铁的钱。”),将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绕月卫星。此后10年间,中国将陆续进行月球车在探月软着陆以及机器人月壤采样工作。 [编辑]首期计划“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四大任务是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嫦娥工程。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以下四大科学目标: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3、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并评估月球表面月壤层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4、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的绕月探测工程系统届时将实现以下五项工程目标:⊙ 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 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 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月球探测三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5个科学目标: 1. 探测区月貌与月质背景的调查与研究 利用着陆器机器人携带的原位探测分析仪器,获取探测区形貌信息,实测月表选定区域的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分析探测区月质构造背景,为样品研究提供系统的区域背景资料,并建立起实验室数据与月表就位探测数据之间的联系,深化和扩展月球探测数据的研究。探测区月貌与月质背景的调查与研究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探测区的月表形貌探测与月质构造分析; 2)探测区的月壤特性、结构与厚度以及月球岩石层浅部(1~3 km )的结构探测; 3)探测区矿物/化学组成的就位分析。2. 月壤和月岩样品的采集并返回地面 月球表面覆盖了一层月壤。月壤包含了各种月球岩石和矿物碎屑,并记录了月表遭受撞击和太阳活动历史;月球岩石和矿物是研究月球资源、物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主要信息来源。采集月壤剖面样品和月球岩石样品,对月表资源调查、月球物质组成、月球物理研究和月球表面过程及太阳活动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月壤岩芯明岩样品的采集并返回地面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在区域形貌和月质学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着陆器上的钻孔采样装置钻取月壤岩芯; 2)利用着陆器上的机械臂采集月岩/月壤样品; 3)在现场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样装置选择采集月球样品; 4) 着陆器和月球车都进行选择性采样,月球车可在更多区域选择采集多类型样品,最后送回返回舱。3. 月壤与月岩样品的实验室系统研究与某些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评估 月壤与月岩样品的实验室系统研究与某些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评估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对返回地球的月球样品,组织全国各相关领域的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如物质成分(岩石、矿物、化学组成、微量元素、同位素与年龄测定)、物理性质(力学、电学、光学、声学、磁学等)、材料科学、核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室分析研究; 2)月球蕴含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进行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的评估,是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前导性工作,可以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人类未来月球基地建设进行必要的准备;根据月球蕴含资源的特征,测定月球样品中He-3、H 、钛铁矿等重要资源的含量,研究其赋存形式; 3)开展He-3等太阳风粒子的吸附机理和钛铁矿富集成矿的成因机理研究; 4)开展He-3 、H 等气体资源提取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4. 月壤和月壳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月壤的形成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研究大时间尺度太阳活动的窗口。月球演化在31 亿年前基本停止,因此月表岩石和矿物的形成与演化可反映月壳早期发展历史;月球表面撞击坑的大小、分布、密度与年龄记录了小天体撞击月球的完整历史,是对比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和灾变事件的最佳信息载体。 5. 月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探测 太阳活动是诱发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人类的航天等活动有重大影响。在月球探测三期工程中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探测包括以下内容: 1)空间环境探测器 记录宇宙线、太阳高能粒子和低能粒子的通量和能谱,分析与研究太阳活动和地月空间环境的变化;探测太阳风的成分与通量,为月壤成熟度和氦-3 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依据。 2)甚低频射电观测 在月面安置由两个天线单元组成的甚低频干涉观测阵,长期进行太阳和行星际空间的成图和时变研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能够观测甚低频电磁辐射的长久设施。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当“绕、落、回”三步走完后,中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
351 浏览 4 回答
199 浏览 7 回答
209 浏览 4 回答
293 浏览 4 回答
107 浏览 3 回答
88 浏览 3 回答
308 浏览 5 回答
83 浏览 3 回答
221 浏览 2 回答
236 浏览 4 回答
164 浏览 6 回答
331 浏览 5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33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