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的历史(14世纪资本主义兴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 为资本主义兴起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 为资本主义兴起奠定经济基础文 艺 复 兴发展过程 14世纪开始意大利(最早出现资产阶级)15—16世纪 扩展到欧洲各国思潮 人文主义思潮性质 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代表 诗歌 意大利 但丁 文艺复兴先驱,“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第一位诗人”《神曲》 美术 意大利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戏剧 英国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影响 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新 航 路 开 辟原因 (1)主观:追求财富,《马可•波罗行纪》;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 (2)客观:地圆学说流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广泛应用。经过 1492年,西班牙资助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葡萄牙航海家开辟绕非洲大陆前往印度的航路 麦哲伦环球航行影响 ①各大洲联系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知识链接:1、14—16世纪是“世界”和“人”发现的时期;“世界”的发现是通过 新航路的开辟 ;“人”的发现是通过文艺复兴 。2、世界大陆最早连为一体是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实现的;今天世界连为一体是通过 经济全球化 实现的。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4、最早踏入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途径或方式 国家 障 碍 解 决 方式/途径英 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法 法国大革命 美 英国殖民统治 美国独立战争 民族独立战争俄 封建农奴制 1861年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 幕府封建统治 明治维新 共同作用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近代史上欧洲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14世纪——16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代表人物:伏尔泰观点(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自由平等;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两次运动的共同点: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思想解放运动知识链接:1、首先提出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是:法国的伏尔泰2、法国的启蒙思想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3、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5、拿破仑通过战争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传到欧洲,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7-18世纪,世界上发生哪些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原因和意义分别是什么?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共同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共同作用:①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②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 1640年-1688年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导 克伦威尔(共和国时期担任“护国主”)开始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结束 1688年,宫廷政变文件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影响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说明了:一种新制度代替一种旧制度需要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美 国 独 立 战 争时间 1775年-1783年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领导 华盛顿(领导机构:大陆会议)开始 1775年 来克星顿的枪声转折 1777年 萨拉托加大捷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文件 1776 大陆会议—《独立宣言》(美国诞生);《1787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影响 ①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比较民主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推动作用。法 国 大 革 命时间 1789年-1794年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导 罗伯斯庇尔开始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文件 革命中颁布了:1789年《人权宣言》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成为资产阶级立法规范影响 ①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②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发展有很大影响法 国 资 产 阶 级 统 治 的 巩 固评价拿破仑:贡献:拿破仑颁布了《法典》(最大贡献)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通过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不足:拿破仑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写了《英雄交响曲 》标志着他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 英、法、美资产阶级 革命后 颁布的文件国家 革命后文件 共同作用 确立的政体英 《权利法案》 用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君主立宪制美 《1787年宪法》 联邦制、总统制法 《法典》 民主共和制 5、三个文件:材料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材料2、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材料3、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一、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材料二、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材料三、法国的《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17-19世纪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的两次革命 名 称 影 响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经济 工业革命 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两者的关系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材料1、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执行……材料2、1764年,英国棉花加工量是380万吨,到1789年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增加3240万镑;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是万吨,到1800年生铁产量增加到25万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国家颁布的什么文件?它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英国的《权利法案》作用: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说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3)两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见上面表格)19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18─19世纪中期,欧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欧美在科技领域内发生的变化?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和巩固: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俄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科技领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美 国 南 北 战 争时间 1861年-1865年原因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发展领导 林肯(1861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开始 1861年4月 南方军队挑起内战转折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人民和黑人奴隶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结束 1865 年北方胜利影响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件革 命 名 称 作 用独立战争 1776 《独立宣言》 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南北战争 1862 《解放黑人奴隶言》 提高人民和黑人奴隶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华盛顿) 南北战争(林肯)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发展时间 1775-1783 1861-1865转折 1777 萨拉托加大捷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文件 《独立宣言》《宪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 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确立比较民主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以后革命起推动作用。 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共同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18——19世纪美国的资产阶级发展障碍 英国殖民统治 南方 黑人奴隶制度解决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领导 华盛顿 林肯特点 民族独立战争 维护国家统一的内战成果 摆脱英国统治独立 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共同作用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学习精神 爱国,奉献,勇于承担责任启示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 林肯、华盛顿、罗斯福被评为美国最伟大三位总统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立美国。 林肯: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 俄国 日本的历史转折点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幕府封建统治和外国的入侵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民出钱赎买份地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发展教育影响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危机;强大起来后走上多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日本的对外政策:明治维新前:闭关锁国 明治维新中:对外开放 明治维新后:对外开放、侵略扩张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用钱赎买份地 日本明治维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俄国、美国是分别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问题?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 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商鞅变法 17到19世纪中期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要潮流是什么?有何表现?主要潮流: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表现: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无产阶级运动发展历程实践: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运动兴起于欧洲 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理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践: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尝试成功: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苏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1、 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2、毛泽东等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找到了一条从城市转入农村,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后形成毛泽东思想3、 邓小平等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思想解放运动欧洲 :1、14-16世纪—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欧洲社会进步中国:1.百日维新: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基础2、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启发知识界向西方学习,打击封建顽固势力3、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5、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科技——两 次 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发明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瓦特)汽船(美)火车(史蒂芬孙) 耐用电灯泡(爱迪生“发明大王”)内燃机(卡尔.本次)、汽车、飞机标志 蒸汽机发明和应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影响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改变了社会面貌 ③改善了人们生活说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 代自然 科 学 成 就 国别 领域 成 就 称号牛顿 英 天文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 数学 创建微积分 力学 建立完整力学理论体系。(力学三定律称为“牛顿三定律”) 达尔文 英 生物 写了《物种起源》“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神权统治根基爱因斯坦 德 物理 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 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世界的文化杰作(近代文学、艺术成就)领域 国籍 人物 作 品文学 俄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俄国革命的镜子美术 荷兰 梵•高 《向日葵》热爱生活音乐 德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着思想、艺术成熟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做法: 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即要求我们不因乱花迷眼而不辨妍媸,不因支流众多而不识主流。
2、要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要高度警惕,以史为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
一要始终坚持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 ***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二要始终坚定信念跟中国共产党走。三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振兴中华,开拓未来。
3、要不断弘扬、传承和践行抗战精神。要珍惜当下、不断进取。
要丢掉幻想、时刻警醒,正视危机、勇敢担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要警惕和反对包括歪曲中国抗战史在内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有尊重和铭记历史,才能放眼未来。
4、铭记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住每一个时间,记住每一个人物的名字,而是更应该从历史的记忆中,从英雄的故事里,感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和力量,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励人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才能辨是非、知兴替,以史为镜、鉴往昭来。 5、进一步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一代代延续下去。
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或许说得有些高大上,但至少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自己的国家,可以不做造谣传谣的“键盘侠”,可以在工作中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可以在生活中对他人诚信友爱,传递“正能量”。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做法: 1、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
政府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管理力度,通过相关的法律手段,对发布不实的信息、谣言的网站以及个人等进行严肃的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网络编辑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不应该为了自身利益,散布不符历史事实和英雄事迹的报道。 2、不断提升自身的英雄信念 网络监管人员也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英雄信念,为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保障。
任何网站和个人都不能扭曲历史事实和英雄事迹进行网络传播,如若发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行严肃处理。因此,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高校领导对网络进行监督和维护。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高校领导需要加强对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所以,高校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络平台,对一些网络虚假信息进行识别,从而提升自身的识别能力。 4、采用先进技术传播正能量。
大众媒体应当关注更多的网络热点事件,并且承担各种舆论引导的责任。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该在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中担负起舆论引导的责任,进行正面引导与宣传,传播正能量。
针对抹黑英雄恶搞历史事件,相关媒体应该在后续报道中对英雄事迹进行澄清,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英雄精神永垂不朽且神圣不可侵犯的正能量,提高人民对英雄的认同感。 拓展资料: 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
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第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必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人类社会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实践。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是最基础的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我是学历史的,很多时候,有人充满不屑的对我说:“历史没什么前途的,你怎么会有如此的选择”?在这样的时候,我往往无话可说,只有附和着一笑而不再有所表示。
说实在的我总感觉到有些悲哀!当然,请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是为我悲哀,而是对那些说“历史没有前途”的人感到悲哀!所以当我面对这样一些人的时候,我什么也不说,我从来不向不懂历史的人说些什么。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认为:“不就是历史吗?我也知道,就是几个故事罢了,不就是过去的一些陈年旧事嘛,现在还有什么用啊,学历史不就是在故纸堆里做些无谓的挣扎嘛,有什么前途呢?” 是啊,在很久以前,我的确也有这样的想法,也曾为此而沮沮丧过,但到了现在我才发现我错了,真的错了,历史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抑或是几个故事便可以概括的,它还是一门科学,一门哲学,它浩如烟海,无处不在,可以说她是我们的母亲,读史使人明智,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是不会长久的!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力量,她凝集着地球上的每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永远的走下去,只要还有人类她是不会消失的。
另外,她有着惊人的相似,相似之处往往就是规律,我们之所以读历史,很重要的就是为了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然而,今天现实中的我们却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前几天我看到个很出名的所谓的明星,在电视上,面队着十于亿的人民竟说了这样一句话:“曹操是秦朝的,李世民建立了宋朝。”
当时我沉默了N久。
你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Nothing。
只有.悲哀-ing!。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论文提纲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二、一气呵成,不重“小节”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
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
三、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白,不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
“止于所不能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历史跟历史学不同具体历史事件时间之类的东西当作常识记住也好,记不住也可以现查的嘛,对于史例多做典故论证举例之用最重要的是确立有大局感的历史观(夸张点僭越下那就叫高屋建瓴,^_^),具体的书籍二十四史之类是古文而且太冗繁了,建议先从简单的入手,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通史、影响世界/中国的100名人(100件事)等之类的通俗易懂的翻阅几遍,大体对世界史及中国通史有了一定的框架概念,然后可以选择你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方面或者一个断代,进一步去阅读一些古文典籍,举个例子如魏晋之时描写社会人文风貌的《世说新语》,故事性很强,且都比较经典,后世很多典故皆出自于此,而且语言精炼是其第一大特色,(个人最爱读的一本书了)推荐一下。
史记也是经典,文采飞扬,且文字叙述不夸不虚,是历代史里最最精华的了。后朝文字,尽出于此,要想系统,类比即可,此略述不提。
还有一段就是先秦历史,《春秋》微言大义,其中左氏传不可不读,但在此之前推荐先涉猎些今人编译的春秋战国文字,对各诸侯纪年要有概念。然后楼主如若喜欢明清白话文,则推荐冯梦龙编著历史小说的《东周列国志》,对这段历史描写翔尽,虽然些许地方稍作小说手法夸张修饰。
有了这些基础后再去读《春秋》,《战国策》之类,那就只是一个验证过程了。上面说的是断代史,若是方面史,即专指文学、技艺、谋略政治、军事之类的,这在古代编辑此类的史书较少,建议从市面上可淘到的现在人编著的作品入手好了,然后即可自己总结。
当然,研究中国史古文学是要相辅的,否则只是从今人文字作品中领略终是皮毛,嚼别人剩菜,淡而无味,衍生不出自己的思想来国外史我不是特别感兴趣,自身也不过是略知大事纪年而已,但西方史料白话直译的极多,假如说首先掌握了国内史的时间框架,那么再看西方史的时侯很容易就能跟中国史匹配比较了。而且像这种中西参考比较类型的书作也是比较多的,很容易查找到此类资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兴趣,一切都是白搭,所以要慢慢培养兴趣。历史是可以琢磨一辈子的东西,也很能积聚一个人的涵养。
加油吧~。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论文提纲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
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
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
(《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
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
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
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
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
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
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二、一气呵成,不重“小节”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
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
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
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
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
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 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
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 三、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
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白,不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
“止于所不能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如下: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与匮乏,提升他们的基本历史素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清除他们头脑中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将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为了保证先进生产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了保住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果实,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近现代史教育,让我们的青年牢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屈辱的岁月,中国人民奋斗的征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证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发展的需要。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不过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
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形成了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增进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手段。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其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历来就是动员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坚定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4、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增强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光荣与辉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丰富而斑斓的画卷。
大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使他们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探索和理解其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水准,加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力和凝聚力,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你可以写一些关于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背后有哪些秘密,据我所知美国总统知道日本会袭击珍珠港,但是没有确定所以美国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你可以去网上查查!!
151 浏览 2 回答
99 浏览 7 回答
189 浏览 3 回答
279 浏览 7 回答
184 浏览 2 回答
271 浏览 4 回答
306 浏览 7 回答
151 浏览 7 回答
222 浏览 7 回答
217 浏览 5 回答
308 浏览 6 回答
126 浏览 6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5 回答
14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