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我校多年来的工作特点、少年儿童的素质现状,我们打算以培养良好责任感为突破口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这是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顾炎武先生家乡的后人,学习如何负责任成为重要内容。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将“责任”作为校训的内容之一,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也曾经多次强调: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对家庭负责、才会对社会负责,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课题的界定:1、所谓“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培养良好的做人做事基本道理。2、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祖国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一种自觉态度。3、“途径的探索”说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索有效的途径,着重在方法上有所突破。研究范围: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各行各业劳动在社会中的分工,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各社会职业的作用及应具备的基本的素质,树立人生理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研究培养责任感的途径。意义: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良好的责任感。2、通过研究,整合社区资源,让孩子在家庭、社会中实践,在社区中成长,寻找培养良好社会责任感的途径与方法。3、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一些有益的尝试。研究目标: 1、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2、在社区服务中孩子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目标3、在社区服务中孩子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4、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点与难点 5、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体验教育、责任感培养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分析、建立档案,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行动研究法:设计、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在内化的基础上外显为具良好责任感的行为习惯。个案研究法:建立科研档案,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相应的测评、归纳,寻找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促进研究深入开展。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申报课题,订立计划,论证,开始研究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修订计划。设计社区教育活动方案,制定责任感培养的分层目标与要求等。第三阶段完善计划,在初步总结的基础上完善研究计划。第四阶段: 论文的撰写工作,写出实验报告,收集有关成果。第5阶段结题鉴定,总结推广成果形式 论文、活动方案等课题管理活动管理: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专家组、研究组,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2、一般每月组织一次研究工作交流会,汇报进展情况,及时修订计划,布置下阶段工作。3、邀请专家作讲座,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4、收集活动方案、撰写实验论文,拍摄照片、录像等资料。学习管理:1、建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进行相关培训。2、健全社区少先队组织,落实社区实践基地、志愿辅导员、为实施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3、针对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分层教育,逐步培养队员责任感。4、规范操作程序,制定科学的测试指标,进行经常性技能性的训练。资料管理:1、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归档.2、有关的活动方案、体验日记、体验论坛的发言稿等注意保存。3、在有关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活动报道等要作为成果保存。4、活动期间的录像、照片、要分类保存,黑板报内容、会议、讲座、发言等都要作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