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作为电子数据的一种重要形式,当然是可以作为法庭证据的,那么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只要作者能够证明这篇稿件的最早产生和发布是自己的行为,且无其他证据能够证明该稿件还有更早与该时间的产生和发送记录,那么就可以认定该稿件的原始作者是本人。所以作者可以把自己发送邮件的证据提交到公证处去公证,公证人员会当面要求你打开并展示这封邮件,并且全程录音录像,最终出具一份公证材料,证明当前状态下,该稿件在该时刻是你本人发送过的。你拿着这封公证材料就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其中有力的证据就是该稿件的内容可能是你本人最早产生和发送过的,如果被告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还有比你的这个时刻更早的产生和发送记录,那么该稿件的著作权就是你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庭不一定认为你这个证据有效。因为电子邮件出证需要经过截取、存储、运输、公证过程,当你对邮件进行截图、下载、打印,并前往公证处公证时,往往会受到质疑—截图、下载的证据生成中是否有所改动?存储在本地,有被人为操纵的可能,如何保证到达公证处的传送中未被篡改?即便你搬着笔记本到公证员面前当面出示,公证员也只能保证展现在其面前的当前证据到法官这一阶段是真实有效的,而对公证前的状态仍不能保证。再加上大多数人对于公证十分陌生,对其环节、事前准备、公证处地址等信息一无所知,操作起来往往焦头烂额,成本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