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框架剪力结构抗震性最强,最适合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在美国,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一、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有利的房屋体型。一栋房屋的动力特性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建筑。抗震性良好的房屋具有以下特点:面形状平简单对称,立面变化均匀,房屋高度合适,房屋宽度比,足够的基础埋深,防震缝合理设置。(二)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与纵墙交界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三)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抗震构造措施不到位。砌体外围护墙砌筑在框架柱外又没有设置抗震造柱,框架间砌体填充墙高度长度超过规范规定要求有没有采取相应构造措施。(四)合理的结构布置。结构平面宜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否则很容易发生破。结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步均匀变化(五)一个结构单元内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受力体系。如一半采用砌体承重,而另一半或局部采用全框架承重或排架承重;底框砖房中一半为底框,而另一半为砖墙落地承重,这种情况常发现在平面纵轴与街道轴线相交的住宅,其底层为三点,设计成一半为底框砖房,而另一半为砖墙落地自承,造成平面刚度和竖向刚度二者都产生突变,对抗震十分不利。(六)恰当的结构材料。在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阶段,结构材料选用也很重要。(七)多妥善处理非结构部件。高层建筑结构的非结构部件或多或少的参于到抗震工作中, 从而改变了整个结构或某些构件的承载力和传力路线 , 产生出乎预料的抗震效果,或者造成未曾估计到的局部震害,因此有必要妥善处理非结构部件。二、高层建筑结构对灾难逃生的影响:(一)建筑结构对抗震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构造结构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就是砖和混凝土结合的建筑结构,层数一般控制在6层以内。这是因为砖混结构会大量使用到砖,这种材料只有抗压性;并且,砖混结构常使用的材料还有预制板,这种材料虽然也是钢筋混凝土,但是由于预制板搭建,往往只将预制板的钢筋简单绑扎,注入少许水泥,就像搭积木似的一层一层搭起。一旦遭受地震摇晃,可能就会松散,安全性也就大大降低。而框架结构使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兼备水泥的抗压性和钢筋的抗拉性,不论是承受竖向力还是水平力,钢筋混凝土都要强于砖。现浇的混凝土,因为是一次成型,整体性很强,所以框架结构抗震的效果要好很多。框架结构多用于不太高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多用于办公楼及综合楼。在房子不超过八九层时,是梁、柱、板为混凝土,而没有剪力墙的简单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再高的话,则要用钢筋混凝土代替砖墙,将柱变做剪力墙,做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而层数达到40层以上,则要使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地王大厦便是其代表之作。目前,绝大部分高层建筑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墙板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作为建筑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因为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所以剪力墙较之其他结构形式而言,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水平剪力,抵抗破坏的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居住也很舒适。所以,建筑界都把‘剪力墙’称为‘防震墙’。基于这些特点,高层住宅几乎都采用了剪力墙结构!而这种结构的特性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框架剪力结构作为大多数高层建筑的结构,具备以上特点,为地震的逃离做了很好的保证。在这种前提下,高层虽然在地震时晃动厉害,但并不危险。在高层建筑中,楼层越高振幅越大,位移(即晃动的距离)越大。高楼晃动很大,而这与决定高楼是否安全的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地震来临时,对处于高层建筑中的人,当遭遇强震时不要惊慌、乱跑,特别是正在强震时不要往外惊慌逃窜,以免被不稳的落物(门脸、幕墙、花盆等)砸伤,主震停止后应迅速撤离到空旷地方(二)建筑结构对火灾蔓延的影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所以造成了高层建筑比低层建筑的火灾危害性大。一旦发生火灾,即可通过各种通道蔓延,使火灾迅速扩散,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高层建筑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建筑层数多,结构复杂,面积较大,流动人员多,因此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建筑中庭等竖向管井通道在未采用防火分隔或对防火分隔措施处理不当,发生火灾时,象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拔气作用大,会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建筑物的火势蔓延途径是较多的,建筑物的开口、隐蔽空间、外墙或大型窗以及高层建筑的竖向管井、中庭等都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通道,还有建筑物的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和室内放置的物品也对火灾的蔓延方向有重要影响。综合分析以上因素,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对火灾蔓延路线的影响,控制有利于火灾蔓延的因素,为建筑防火提供依据;也可以在火灾发生后,使火灾调查人员有一定针对性的展开工作,为正确分析、判断起火部位及起火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高层建筑的框架剪力结构抗震性最强,最适合高层建筑,而在火灾逃生中则要注意各种火势蔓延途径,装修时不违反防火常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加强建筑安全性,尽快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安全、高效的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