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由来 创新教育的立足点是使学生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去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学生探索,直接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家庭电路”这节课是我用课堂合作探究和课外小组独立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的。设计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情况,设计出家庭电路图;实践组同学通过观察电能表的规格,保险丝的构造,卡口灯座和螺口灯座的接线情况以及双孔插座、三孔插座的接线情况,探索它们的连接和作用。这样,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观察实践,再经过小组与小组之间、大组与大组之间相互交流探究成果,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在探究中获取新知。 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的,它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活动设计(学习时间:二课时) 1.创设情境,激趣设疑教师把灯泡、开关、两孔插座与电源串联起来组成电路。演示:闭合开关。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灯泡不亮。 师: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生讨论) 生:两孔插座上没有插入用电器,电路是断路,没有电流通过灯丝,所以灯泡不亮。再演示:把收录机插入插座。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灯亮,收录机工作。设疑:这个电路有什么缺点?(生讨论) 生:灯泡与插座串联,只有当插入用电器灯泡才能发光。 师:除了以上不足外,还有什么缺点? (生再讨论) 生:灯泡发光较暗,因为它两端的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所以灯泡不能正常发光。 师:假如我们家里设计成这样一个电路,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将同时工作,同时停止工作,这样会给生活造成混乱,而且还浪费电能,我们家里的电路图是如何设计的呢?通过对一个错误电路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正确的家庭电路是怎样设计的欲望和兴趣,为下面的探究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提出问题,明确小组任务 使学生明确主要探究的是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以及各绢成部分的作用。 全班分成两大组:设计组和实践组,每大组又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结合课文,参考教师提供的资源,认真观察、实验,收集资料。设计组的同学设计出家庭电路的电路图,实践组的同学以研究报告形式写出自己探索结果,并通过实践会安装电度表、灯泡、开关、插座。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组: 观察教室照明电路和自己家的家庭电路,看家庭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是怎样连人电路中的?设计一个家庭电路的组成图。设计要规范、合理。 (2)实践组: 实践组1:观察电度表的铭牌,探究电度表的连接、作用,会安装电度表,并能说明电度表为什么要安装在闸刀开关前? 调查:各家各户所使用的电度表的规格是否相同?为什么? 实践组2:观察保险盒的构造,会安装闸刀开关和插入式保险盒中的保险丝。并通过实验探究保险丝的作用。 调查:有没有用户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的情况,如果有,出现了哪些事故?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实践组3:观察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的接线情况,探究它们的作用,会安装插座。 调查:该使用三孔插座的用电器而使用了双孔插座出现了什么事故?分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实践组4:观察卡口灯座和螺旋口灯座的构造和接线情况。会安装灯座,并能说出研制白炽灯的过程以及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3.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1)确定研究主题:每一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设计组或实践组。 (2)明确分工,自主探索:每小组先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然后由小组长分配小组成员观察实验的内容。 (3)团结协作,广泛收集信息。每个小组成员广泛收集各自探究课题的信息,发现可以帮助他人探究的信息,请与别人共享。 (4)注意事项:每个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资料,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和同学,但不可以请别人代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