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磨灭人性也凸显人性 战争的残忍就在于它可以让人迷失在死亡的恐惧和杀戮中,当迷失了之后,人性中的恶就会无限释放,最后留下的只有一片荒凉。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只能挨打,是我对抗日战争的感受。但虽然当时的人们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却依然有一种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关于书中对战争的描写,我认为很好,我看的时候眼前就出现他们作战画面,我觉得好的文字是在看到它时可以投入进去。 中国别的没有就是人多,这句话是那一段里我印象最深的,这才是最后能够胜利的关键,只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在战争里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都有各自的立场,但是不应该有过多的怜悯之心,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党政的腐败在抗战中拖了一大后腿,如果冷麻子可以伸出援手,很多人都可以活下来,可他却因为自己的私心,让那么多人送了命。他的冷漠和江队长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 一个根本就不关心民意,不得民心的党派,即使有很好的条件,也改变不了结局。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大众的力量才是强大而持久的。 所以大局观很重要,他们缺乏大局观看得不够长远,目光始终停留在和他们相同地位的人身上,而没有把不对等地位的人放在眼里,忽视了这一股力量。 因此他们才会在大好的形势下,才会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对手,我认为毛爷爷领导的队伍是强大的。按照当时的环境,他们在极度缺少枪支弹药的情况下,仍然顽强抗战,这种精神足以弥补他们装备上的劣势了。 我觉得成功的人,不只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还有善于运用周围的一切,就有像毛爷爷他运用群众的力量,一步步扭转局势,完成了全中国的解放。 聪明的女人过得好 今天我接着看戴凤莲的时候,我在想一个聪明的女人才能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就像她原本的处境那么艰难,就像一朵花还没有开放,便已经有凋谢的迹象了。 但她当即认了个干爹,给怀疑她的人转移视线,同时又有了一个靠山,并且还摆脱了吸血鬼父母,果断又干脆。 她还有领导才能,心胸开阔,可以给人充足的信任,也许在那个处境下,她也不得不信任吧!但就是因为这样,她才能守住那份家产,酿造出了更好的白酒。 其实我看的时候有过疑惑,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又养在深闺,怎么人心把握得那么好?处理得那么流畅? 后来又想莫言老师就是这么写的,他写的戴凤莲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不是这个样子,那就不可能是戴凤莲了吧? 《红高粱》阅读感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