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汉末佛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对其派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生发展的根源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汉末;佛教;佛学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因其历史悠久,史料不全,且众说纷纭,实难确定。但汉明帝永平年间,遣使往西域求法一说已几乎获得学术界公认。据史料记载,永平求法最早于《牟子理惑论》(《弘明集》)、《四十二章经序》(《佑录》六载六)、《老子化胡经》(《广弘明集·笑道论》)中均有记录。后世之中尤其是佛法广布的魏晋时期也有诸多记载,石赵时期王度的《奏疏》,东晋袁宏的《后汉纪》,刘宋宗炳的《明佛伦》,范晔的《后汉书》,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北魏《水经注·瀔水注》,杨炫之《洛阳珈蓝记》等书中均有关于永平求法的记录。虽然诸多版本关于永平求法的记述有少许差异,但大体相同,故此事的真实性已不需怀疑,所以我们大多将永平求法当做佛教传入我国的开始。 然而事实上,佛教在汉明帝时期很可能已经在我国民间广泛传播,永平求法只是得到汉代政府的公允。依据《牟子理惑论》中记载:“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神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永平求法一事关于此段,因各书记载出入不大,我们暂且以《牟子理惑论》中记载为蓝本。)从此段可知,傅毅已知天竺有佛教,可推知朝堂已知有佛法。且魏郎中鱼豢私撰《魏略·西戎传》中记载有汉哀帝时“伊存授经”一事,范晔的《后汉书·楚王英传》中也记载有“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一事,就是推证,汉明帝永平求法之前我国已有佛法流布。 明帝时期四海太平,远人伏化,以汉明帝永平求法为始或是因佛教在传入我国之初,仅被视为异族信仰,影响甚微力量薄弱。而佛法中因果轮回、精灵不死、省欲去奢、仁慈好施之说又为当时社会思想所需,且佛理与黄老道术有诸多相合之处,故而保留并与我国固有思想相容。但究竟艰难生存,直至永平求法,汉明帝奖励此新来之教才得到公允,正如东晋时期弥天释法师所言“不依国主,则法事不立。”依靠永平求法之事;可促进后世佛教发展壮大,为之增色。如若佛法滥觞与此,必会为后世发展增色,故永平求法才被后世公认为佛教如中国之始。 虽然佛教在汉代依然是道术之一,其流行的佛理往往与中国黄老道术相合。但佛教仍有重大发展,不仅官方组织佛经翻译,民间借助丝绸之路也翻译大量经书,且出现诸多高僧儒士讲经、注经。至汉末时期,佛教在我国也已发展出现两大系统,其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禅学,此派偏于小乘,重要典籍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法境经》、《六度集经》等,此派人物除安世高外另有严浮调、韩林、皮业、陈慧、康僧会等。此派重视养生成神,其要点之一为五阴,阴为积聚意,东晋罗什译为众,唐代玄庄译为蕴。《阴持入经注》曰:“识神微妙,往来无诊,阴往默至出,入无间。莫睹其形,故曰阴。”汉代以来中国阴阳五行家盛行元气之说,故汉代佛徒多将之与“五阴”结合。以说明世间万物乃至人身都是由元气积聚而成,元气相聚则春夏来往寒暑轮回,元气消散则身散形灭。支谦的《佛开解梵志阿颰经》云:“天地人物一仰四气: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人之身中,强者为地,和淖为水,温热为火,气息为风。生借用此,死则归本。”就说明地、水、火、风视为气的四种形态,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仰赖气而生成的,人死后又复归于气。且人心所乱也是由于五阴被遮蔽而失去本有清明造成。其次“意”也为此派要点。意,一指心意,一指意念,《安般守意经》曰:“以未起变为守意,若已起意变为不守。”故意指心神汤漾。心神扰乱则要治与动而未形之时,于未形前除去恶念,消解阴蔽,使心识澄明,进而从心所欲。《安般守意经》曰:“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由此可见守意之说与中国道家有诸多相通之处《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第七十七》曰:“故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久矣;故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佛法禅定终得解脱以致涅槃,次为的神通,可见佛教五阴守意与看重神通与道家养气成仙,平意静神有诸多相通之处,故疑此多受道家影响。 第二一系统为支谶为代表的般若学,乃大乘学。其重要典籍为《道行般若经》、《首楞严经》、《维摩诘经》、《大明度经》等,其代表人物除支谶外有谶之弟子支亮,亮之弟子支谦。此派重视神与道合,意在探索人生之本真,使其反本。佛与道实为一,首先体现在两者思想上,佛之“恍惚”即道之“无形无声”,佛之“泥洹”即道之“无为”,佛之“法神”、“涅槃”、“真如”、“空”即《老》、《庄》玄学之“道”、“虚无”。其次本无与如来亦一。汉代边韶《老子铭》曰:“老子先天地而生,……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始终。”魏末阮嗣宗《大人先生传》曰:“夫大人者,乃与造化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即老子与道实则为一,而而支谦的《大明度无极经》曰:“师云:菩萨心履践大道。欲为体道,心为道俱,无形故言虚空也。”即成佛者与虚无恍惚之道为一体,则道之虚无亦名“本无”本无即如来。 此二系统是汉末时期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前者与道教相近,上承汉代,后者与玄学同流,下启魏晋,故佛教在中国与玄学相容始于此时。 自汉末至刘宋初年,中国佛教的又一发展为《般若经》的流行。正始之后玄学大行其道,般若学乃附之大放异彩,当是时人们以《老》、《庄》、《般若》并谈为盛。《般若》学者既多,经书译本亦丰,讲经阐理者各抒己见,遂形成多个派别。僧肇作《不真空论》就将其分为三家:本无、即色、心无。僧睿作《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曰:“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已来,虽日讲肄,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六家虽不知确切所致,但已有此说。陈朝慧达法师作《肇论序》曰:“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唐代元康作《肇论疏》解释六家七宗曰:“梁朝释宝唱作《续**》一百六十卷云,宋庄严寺释昙济作《六家七宗论》。论有六家,分成七宗。第一本无宗,第二本无异宗,第三即色宗,第四识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无宗,第七缘会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为二宗,故成七宗也。”令僧镜也分出六家,其内容与昙济相异,除却第一、第二家与昙济相同,其余均不知所指。盖昙济、僧镜均为刘宋时期人,所言各家,亦归于晋代,由此可见,当时般若学之繁盛可谓奇观。 六家七宗的兴盛表现了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这是魏晋人们对于性空、本无的认识发展,这其中不发对本体论的探讨,但是在中国,论本体往往不离人生,即常以实现本性为要,不同于道家的返本、抱朴,回归婴儿,佛教讲的是解脱,人因有诸多哭而缘起,但缘之实为空,要在这轮回因果中解脱涅槃,此只有探识心源,心明无物、无智,顺乎自然,反本归真,故能实现人生。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梁) 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王琰.中国式般若学刍议[J].大连大学学报,2011(05). [6]宋志明.论佛教与国学的融通[J].江汉论坛,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