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优秀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优秀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论文
大学数学是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所组成的基础学科。传统意义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普遍而言,很多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不知道怎么学、为什么学以及学了如何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始终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践,等等。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数学文化对于大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研究的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数学文化。认识到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合理结合,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大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时,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努力追求,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数学文化中蕴含的美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感受数学的简洁美、统一美,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
一、数学文化教育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果用历史回顾和名家轶事来点缀教学一定会使学生远离数学的抽象、复杂,再适时地将数学的概念与方法贯穿其中,能够将内容由抽象变具体,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体会数学本身的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数学中处处充满着简洁美、奇异的美、对称的美、抽象的美。比如对称美:12×12=144,21×21=441;13×13=169,31×31=961;102×102=10404,201×201=40401。再比如,0.618…它被中世纪学者、艺术家达芬奇誉为“黄金数”,他也被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赞为几何学中的两大“瑰宝”之一(另一个为“勾股定理”)。事实上,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古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以及今日的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涵着0.618…这一黄金比值(它显然展示着数学美感)。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前者是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后者则为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数学文化则是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学是无国界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公式和符号心生畏惧,但这些数学公式和符号的实质是一种数学语言的表现,如同音乐的韵律一般。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美,音乐是感性的美。在教学过程中,介绍数学中的美学,将增加数学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
3.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教学中充满了对公式的推理和应用,教学过程重视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求给学生传授专业的数学知识,并且加以练习。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很少讲数学精神以及数学思想等一系列数学文化给学生听,甚至一些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对数学学科发展史以及一些著名数学家这一系列的数学文化内容知晓甚少。笔者认为,许多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是通过不断进步最终形成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可很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式导致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却不知道这些公式的原理。故了解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避免成为填鸭教学的受体,真正地成为数学魅力的感受者和学习者。
二、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中
大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再现数学历史情景。如讲导数概念时可讲授微积分的创立过程,要用问题式、启发式和发现式等方式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数学家们原来的创造思维活动脉络,体会数学思想的整体连贯性,不能简单的回顾历史。这样才会全面深刻地理解极限概念,从而对以后用极限作为基础的微积分学、级数论等会更容易接受,大学数学也就变得具体、简单了。具体地,
1.高校教师加强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如果一个大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只侧重于理论的证明、推导,数学的概念,定理证明的过程,而不是概念的由来,也不是发现定理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把数学教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利用数学文化的教育来启蒙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背后的数学文化价值。比如,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教学,应该介绍微积分产生的发展史和思想史,而后是讲授概念、定理及相关方法,最后是介绍其具体的应用价值。
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文化教学多媒体通常是指录像带与录像机、幻灯片与幻灯机、投影片与投影机、光盘与VCD、CAI课件与计算机,等等。“课件”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的、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多媒体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和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数学文化可以更好地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大学数学教学活动焕发青春、充满活力。比如,在介绍定积分概念时,我们可以溯源到牛顿的“分析学”,计算任意曲线下图形的面积。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态的图形分割,而后近似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利用数学软件再现此过程无疑是生动形象的,很有利于学生从直观上理解这种基于积分思想的求面积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纯数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巨大魅力。
三、结语
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突出数学的文化功能,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数学、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主构建知识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部门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对于课堂主体与课堂教学目标等,也做出了明确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以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为核心初中数学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各项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
自主构建知识;数学教学;提问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难度,若是学生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将会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质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数学知识,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思维模式奠定有利基础。
一、鼓励学生提问
问题是促使学生进行思考的根本动力与源头,只有在发现问题以后,学生才会从心里引起重视,并充分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设置疑问、类比分析等方式来展示问题,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问题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若是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将会影响到学生思考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将学习、阅读、课堂中的无法理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问,以培养其问题意识,而教师则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奠定有利基础。
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索得出结论
新时期,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下教育部门对于初中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要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开发学生思维为目标而开展各项工作,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及时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以适应当前教育需求。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构建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发现问题,并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思考,来学习相关知识,并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话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我们生活中,点、线、面是非常常见,那么在你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与点、线、面相关的事物呢?”由此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指出这些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线、面时,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从而总结出有关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性质,让其在思考与探索中得出结论,培养其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自主构建知识。
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进行反思,实现自主构建知识
在学生通过思考与自主探索得出结论以后,并不意味着教学环节就此结束,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思维情况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做到学与思之间的相互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而学生也可以对自己从提问、思考、探索、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进行思考,以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为了使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在肯定其思想上闪光点的同时,指出学生在思考、探索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促使学生在今后思考的过程中加以改正,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其构建完成的知识脉络奠定有利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且教学手段的滞后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才培养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而中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深化学生对于各项数学知识理解,并在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贤.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8):99.
[2]党晓红,徐大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61.
[3]肖瑶.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J].现代妇女,2014,(02):116.
作者:沈爱华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庆中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精神与思想论文是我为数学专业的同学带来的论文范文,写论文时可以作为参考哦。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精神与思想论文【1】
【摘 要】古人言“勤学善思”,多年来,我们却是“勤”有余,“思”不足。
现在,两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摆在眼前,孰轻孰重,值得掂量。
从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出发,强调在数学基础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驾驭数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有助于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 数学精神
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茵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促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的这种精神其实是数学的根本。
教育考试界对中学比较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层次划分和系统归类,将数学思想和方法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算法的思想。
这些是高考必考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类,数学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观察法、实 验法、特殊化方法等。
第三类,数学方法,主要指应用面较窄的具体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具体的解题方法。
这三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就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利用第二类数学思维方法,在第一类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采用第三类具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高考试题中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考查的。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了提醒学生仔细认真方面。
然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让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粗心马虎造成的,而是因为学生们没能真正理解一个等式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例如,我在纠正一个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的这种错误的时候,他迷惑地说:“老师,为什么一个数字从等号这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就要将它的前面的加减号改得与移动前完全相反呢?”他甚至还打比方说:“如果我从一座桥的西端走到东端,难道我就从男生变成了女生了吗?”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个学生的问题,只是告诉他这是运算法则的要求,不这样做就是错的。
过后便忘记了。
有机会看到了西方的数学课堂,才猛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数学这门学问。
在西方的一些课堂上,我看到孩子们计算能力很差,老师却不介意,因为老师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力,教导孩子数为什么是数,数有什么用,想办法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自己去设计数学题,将数学形成一种生活能力。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问:那计算能力差怎么办?人家考虑问题可不是那么一根筋,想办法发明计算器,让计算器来为人服务就是了。
你想,你算得再准,能有计算器精准吗?把人脑变成电脑是一种悲哀,让电脑为人脑服务才是智慧。
提出“努力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辩证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让读者通过基础知识这些“枝叶”,去理解蕴藏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看到这种观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那个学生的话。
显然他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他又试图去理解,他是想在理解的基础上改正自己经常犯的错误。
而我却没有及时地给他以正确的引导,只是从运算规则的角度让他仔细认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学几乎将全部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授上,而忽视了对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挖掘,而这正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
数学学习与日常的训练还是有着密切联系,这是一对矛盾,如何来化解矛盾,我们只能是通过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提高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做好补差和补缺工作着手。
题海战术不是提高效率的方法,我们应从以往反复做相同类型题目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注重于训练中做错的练习订正及在学习中存在的缺漏的补习“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
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的数学教育从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向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转变,有助于引导数学教育由短期功利性向终身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助于促进从单纯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向数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整合的转变。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驾驭数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其数学成绩和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数学观念在内的数学精神融入数学课程和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终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ed.,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日】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5]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功能[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数学教育的数学价值及数学意义【2】
摘要:本文从数学的实用价值中分析数学教育对人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作用及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育价值;数学文化;数学意义
数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是必须要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甚至到了大学,很多专业依然要开设高等数学。
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么多的数学呢?数学在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中究竟扮演者怎样的角色呢?数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先进技术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好处,一般我们是很容易看到的,但是在其背后,基础科学所起到的作用却常常被忽略,尤其是数学的作用。
关于数学的意义,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既正确又简明易懂的解释。
在数学教育中,数学意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师生常思考“数学有没有用?”这个问题。
对于数学,我们应该在考虑实用意义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数学的实用价值,数学的文化价值,及数学教育的数学意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数学的实用价值
在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求知过程中,数学总是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对于这个问题有这样的一个回答,“数学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周围的世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为将来的职业作准备”。
[1]数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具有抽象性。
数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使得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数学中,我们要确定一个定理或者一条规律必须靠严格的逻辑推理,仅仅靠一些实验数据或者平常的经验总结是远远不够的,更别提依靠直觉或想象了,这是数学具有的一种严谨的精神。
从历史上来看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回顾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数学的进步影响着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的很多重大发展。
比如黎曼几何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的基础,而微积分的创立,则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诸多名人的话语也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在科学发展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数学为我们探索未知的科学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具。
在现代化的今天,数学看似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数学仍然是迅速发展的高科技的重要基础,而且高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归功于数学家图灵和冯诺依曼。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数理逻辑中就有一种图灵机,图灵机是计算机的一种简单的数学模型,它诱发了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在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其他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数学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还有很多例子,如医学上的CT技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指纹的识别、网络系统安全等,在这些技术的背后,数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领域中,数学常常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用到的关键的基础工具。
数学的实用价值还表现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己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工具,比如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百分数,天气预报中用到的降雨概率,买房、卖车、购买股票等投资活动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案策略,购物过程中的各种打折方式的换算,房屋装修设计和装修费用的估算,对媒体中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都需要数学知识。
没有数学,现代人几乎不能生活,至少不能更好地生活。
人们一旦掌握了公式,就能对具体的、实际的、直观的生活世界中的事件作出实践上所需要的,具有经验的确定性的预言。
……因此数学化及其所建立的公式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
二、数学文化及其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为什么教”的问题,是数学文化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就其作用来说,数学文化能够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且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文化教学可以改造学生的数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数学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而这种思维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
朱正先生提到:“我在学术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凭仗的也就是当年数学“体操”所训练出来的思维能力。
我的一本《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其实是得益于数学的。”[3]王蒙先生在著作《我的人生哲学》里有一段话,“回想童年时代花的时间一大部分用在做数学题上,这些数学知识此后直接用到的很少,但是数学的学习对于我的思维的训练却是极其有益的。”[4]两位文学家的话,是对“为什么学数学”这个问题给出的一个完美的回答。
它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工作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即使是和数学没有多少关系,原来他学过的数学的定义定理也几乎全忘光了,然而那时数学的学习对他思维的训练依然是有用的,对他后来的工作也一直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数学能够使人养成说话、做事严密的好习惯,数学能够使人变得更加深刻,更加富有智慧。
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数学、练数学,通过大量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数学题目的练习,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
数学本身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可以训练人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
有人将数学文化对数学课堂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做了总结:即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意识到,一个人的能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小学里学数学时要求的数学证明的严密推理,数学问题求解的有理有据,这种概念定理证明的准确无误与严谨的推理训练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是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与数学意义的体现,也是良好数学素养养成的必经过程。
这些数学的训练能够提升、开发青少年的心智与潜能,对青少年一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这种作用也是任何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
参考文献:
[1]ICMI Study 14:Applications and Model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Discussion 2002,34(5),229-239.
[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7.
[3]朱正.字纸篓[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4]王蒙.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张敬书.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改革[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59-62.
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文化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文化论文投稿篇1 浅谈我国基础数学文化教育的历程 一、何谓数学文化 对于数学文化的界定很多,“数学文化是指,不仅数学自身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数学还拥有广泛的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人类的巨大影响,从而应把数学的发生、发展以及数学教育放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观察和认识。” “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因此,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特别是一部数学史可以反映出数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一一展示给大家的素材。 二、数学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不管是在哪个国家,数学教育都是基础教育的重点,然而数学一直以来被大部分学生视为比较枯燥单调难学,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畏惧且望而却步。但是数学教育对每位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培养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所有教育者都很注重的,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中挖掘发挥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并实现在数学教学中成了数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是提倡数学教育中重视文化教育的原因之一。 2.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国是数学大国,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过于重视数学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了其作为一种文化陶冶情操的文化审美教育价值。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中国学生在世界上是最勤奋的学生群体,但是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高,基础教育没有体现它最基本的功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我们不需要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所以,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数学素质和数学教育质量,数学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开始被大家提倡。 3.数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本来就具有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20世纪初年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发展无须社会的推动,其真理性无须实践的检验,当然,数学的进步也无须人类文化的哺育。于是,西方的数学界有“经验主义的复兴”。怀特(White)的数学文化论力图把数学回归到文化层面。克莱因(Kline)的《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相继问世,力图营造数学文化的人文色彩[3]。近年来,数学文化成了当今探讨数学发展的新视角,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文化息息相关,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同时人类文化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进步。数学本身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三、我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文化教育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础数学文化教育的被忽视阶段(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 我国刚刚成立之时,百废待兴,基础教育还在起步发展,一时连合格的数学老师都难以保证,更何况数学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的重视了。从解放初期的全盘照搬苏联数学教育,直到1958年的很长一段时间的数学教育目的的对比我们发现,数学教育重视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去解答算术应用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计算问题,而对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的教学目的提得不够全面、明确。 之后受赶美超英的大跃进运动和十年“”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直到1978年年颁布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使我国的数学科学教育事业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然而,此次修订的大纲,增加了很多高等数学内容,显然与当时基础数学水平较低的现实不符,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针对这种情况,于1982年又拟定了《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对中学数学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编写了几套深度和广度不同的教材,以供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具体基础选择相应的教材,同时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大量地教材改革试验。1986年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教育的目标提出了适应当时具体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新要求[4]。很显然,相对于今天,对于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教育,大家还一时无暇顾及和提及。 第二个阶段:基础数学文化教育被热烈探讨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 随着国力的增强,对教育的足够重视和投入,中国的数学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应试教育也愈演愈烈,很多学者和教师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课程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数学这样的理科科目,在学生眼里就是难题,更何况全民奥数热。很大程度上奥数毁坏了中国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占用了学生们发展其他素质的宝贵时间,浪费了太多人力物力。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了贯彻和落实《纲要》,中共中央于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伴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广泛深入,大家对怎样提高素质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怎样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使数学教育也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成了大家探讨的热点,首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原数学本身的教育价值成了大家深思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被忽视的数学文化教育被大家发现是贯彻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很显然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忽略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独特的美,数学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数学教育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数学教育不再是简单的计算证明推理,也要重视数学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从而提高素质教育。 对数学教育中怎样开展文化教育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经过对这一阶段的研究,发表了以下看法,他认为当时的研究“都力图把数学从单纯的逻辑演绎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来,重点是分析数学文明史,充分地揭示了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这是必要的”。同时,张教授还指出两点不足,其中之一便是,“数学文化的研究,不能只说数学的重要性,强调数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此同时,还应观察数学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借助社会文明阐述数学的文化含义。这有助于人们贴近数学。” 在中学老师层面,这种思想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在他们 发表的教学研究的 论文中,如何恰当地将 文化 教育融入数学教育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文章有 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领导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足够重视数学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或者以此贯穿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也没有官方 的课程标准或者教材给予数学文化相应的地位。 第三个阶段:基础数学文化教育高度被重视并出现在教材中和实际的教学中(2004年至今)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 2004年开始的新课改中提出“关注数学文化的价值”,“数学文化教育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穿插,且数学史以 专题形式出现在选修教材中。”这些观念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有所体现。新的课改指出,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也是素质的教育。新课程将数学文化作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方面,并且给出了一定数量的选题,提出了具体目的和要求,教学中要恰当把握好有关选题的内容和要求。例如,如何结合 统计思想方法的学习去把握“广告中的数据与可靠性”;如何在恰当的地方设计恰当的“黄金分割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数学在 建筑、 艺术、美学、优选等方方面面的广泛 应用, 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 新的课改后,以往无意识的数学文化的教学转化为有意识的数学文化的教学,关于数学文化的教学不单再是有关资料的介绍,而是应将资料中蕴涵的文化价值体现出来。数学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以下面两种形式出现在实际的教学中。 1.数学文化内容的介绍穿插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发生、 发展,使学生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例如,关于解析几何与微积分的创立、发展的资料比比皆是,选取和整理成数学素材时应关注那些体现 社会发展和数学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容,或反映数学家为追求真理表现出来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求真务实、说理、批判、质疑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提示、引导,让学生从对相关资料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对其中蕴涵的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 “几句话,一个故事,一个片段等,总之,我们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体会和认识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载体出现在新教材中。 新课程中选修系列之中包括数学史选讲,数学史选讲作为选修课程已经进入高中数学新课程。选讲教材告别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跳出数学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题海,从宏观上审视数学的历史演变,感悟数学发展史的风雨历程,了解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产生、发展和应用。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的最好载体,数学史展示了数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集中体现,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宝库。“通过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其背景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脉络,懂得数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数学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了解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生平简介以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和 经验教训,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观念,树立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学的比较,引入多元文化的数学,可以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人类文明的数学成就,欣赏丰富多彩的数学 文化。”总之,数学史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数学 教育的文化价值,探索数学文化为主导的数学教育,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已经显现出来。 四、结束语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 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 发展的动力。作为一种文化,数学文也是公民必备的科学家养。在美国数学教育中,教材也强调数学史知识的介绍,在介绍中注意数学家的闪光点,可教育性的材料,有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材料,也有关于世界各国的重要数学史实, 力图使学生对数学的历史发展有比较完善的认识,以扩大学生的眼界[8]。 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度在数学教育中缺失的数学文化教育被重视起来,“数学文化”已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基础数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他们的数学观,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真正了解数学的美、数学的历史,进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扩宽他们的视野,了解多元文化的数学,这样的数学教育才是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9]。 数学文化论文投稿篇2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 摘 要:数学文化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只是传授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不够的,还应渗透数学文化,通过数学文化教育,展示数学的美和数学精神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精神和意志品质。本文在介绍数学文化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主要功能;渗透 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中物质产品主要指数学语言、数学命题、数学问题以及数学方法等方面,精神产品主要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等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需要,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感染,领略数学的美,体悟数学文化的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1 数学文化的主要特征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性。数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过程,人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也是源于数学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数学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数学学习要讲究数学方法,而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与数学有关的研究,与数学史息息相关。了解数学史,既可以增强全局观念,又可以调动学习热情。 (2)思维性。数学文化的主体是数学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所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它们都是人类通过数学语言总结出来的可应用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及数学关系的思维成果,因此,可以说思维是数学的内在灵魂,数学是思维的基本体现。 (3)审美性。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中的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协调性等基本特征都是数学美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数学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在西方,数学与和谐曾被认为是宇宙的主要根源,因此,可以说数学具有很强的审美性,数学世界充满了美感。而数学的美感正是数学文化对人类意志品质、高尚情操陶冶的一种体现。 2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渗透数学史,培养数学文化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在了解数学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对此,可通过开设数学史选修课渗透数学史。在选修课中可以介绍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如数学思想逐渐演变的历史事件,数学家逐渐纠错的历史事件等。或通过推荐有价值的与数学息息相关的作品,如张景中院士的《新概念几何》、西奥妮・帕帕斯写的《数学的奇妙》等,抑或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各种资源搜集、查找有关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对数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理性认识,为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解题策略。高中数学教学不能仅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如: 已知当x∈[0,1]时,不等式x2cosa-x(1-x)+(1-x)2sina>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本题通过构造的思想方法,即可轻易地求出结果。可设f(x)=x2cosa-x(1-x)+(1-x)2sina=(cosa+sina+1)x2-(1+2sina)x+sina,由题意可知:f(0)=sina>0 ①; f(1)=cosa>0 ②,在条件①②下对称轴x=∈[0,1],此时只要△<0,即sin2a> ③, 再联立①②③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的理性精神 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思维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数学的知识点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教师要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与它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另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提高学生思维的水平。动机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趋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引发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开展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体悟数学文化的真正价值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某些数学定理、公式作为研究性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检验、论证,体验到数学家发现数学的真实过程,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结论形成的过程,获得再创造的快乐,进而把握数学的本质,体悟数学文化的真正价值。同时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如在进行“直线方程的推导”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在我们生活中,常通过什么方法固定一条直线?b.要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方程,需要给定什么样的条件?如何求出其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当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后,教师可及时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合作交流,提出不同的意见,以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数学文化是数学的精髓,重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感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进而爱上数学。猜你喜欢: 1.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投稿 2. 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发表 3.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优秀范文 4.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免费参考 5.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
314 浏览 3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212 浏览 2 回答
299 浏览 6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243 浏览 2 回答
148 浏览 3 回答
181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2 回答
327 浏览 3 回答
96 浏览 2 回答
338 浏览 3 回答
250 浏览 2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