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关于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中国教育网的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是“社会风气不良”()和“评价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紧随其后的是“为获得利益置规范于不顾”(),“自身能力和学术要求不匹配,不得已而为之”();也有45%左右的人认为工作或学业压力过重,精力有限;42%左右的人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对学术道德规范了解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监督不够。社会上对这类问题不在意的人多了,监督就少了,问题就泛滥了。调查显示,发现自己的文章被他人剽窃抄袭,有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采取措施。这个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概括地讲,出现学术不端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主观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巨大诱惑下,道德和信仰等约束淡化,人们对名与利的追求无限膨胀,致使个人学术研究功利化,是产生学术不端现象的根本原因。一些人采用商业化的手段运作学术成果,利用学术活动捞取利益。为了急功近利,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被抛弃。只要能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带来荣誉,就不择手段地大肆剽窃他人成果。部分学者的这种道德滑坡、伦理缺失、自律放松,造成学术不端活动日益猖獗。图5-4图5-5部分学者学术修养欠缺,缺乏学术诚信和道德约束,破坏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又极大地削弱了研究人员对学术不端的抵制。过去只要发现有人抄袭、剽窃,当事人就会感到很不光彩,现在却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2.客观方面学术不端本质上是社会腐败现象在学术领域的一种反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反映到学术研究中来,使本非净土的学术界受到很大影响。学术界的整体浮躁,管理的缺失,从客观上助长了学术不端问题的频发。例如,现行的评审制度存在偏差与扭曲,重量不重质,导致学术人员忙于应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学术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欠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预防、监督和处罚学术不端行为,有的处理起来也是心慈手软,失之过宽,有的甚至“官官相护”;受利益驱动,有关学术期刊把关不严,也是导致学术风气不良的原因之。国外教育科研部门一般都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提供的研究报告《科学研究中的诚信一营造促进负责行为的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