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申报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查报告
临海中学创办于1978年9月,是一所市属初级中学,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2500多人,教职工138人。学校被授予“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台州市青少年‘讲公德守法纪’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台州市文明学校”、“台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台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积极推进新课程实施,落实“精细管理,精致课堂,精到服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当着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自评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深化理解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普通话是我国的共同语言,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提出要以学校为基础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就是要我们抓好学校这一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主阵地;并且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十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从组织、制度、人员、经费、活动等各方面加以保证,确立了这项工作在学校应有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我校已有30多年的办学经历,校址又是原来的临海县文庙,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明传承。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就是在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语文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校园文明的传承和建设。
二、严格管理,建章立制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的面广、人多、事杂,必须进行长远考虑,统筹安排。我们的做法是:
1 .设立机构。 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字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严格管理,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童永圣校长担任组长;设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办公室,以曹宜杲副校长为负责人。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整个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做到了有组织,有规划,有措施,责任落实。学校还组建了以语文教师为主导的,语文课代表为主体的推普员和文字监督员队伍,定期活动,发挥作用。
2 .健全规章。 为全面推进我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我校出台了《临海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若干规定》,《临海中学集体备课条例》,《临海中学教师工作规范》,《学生作业规范》等。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强调普通话是我校的教学语言,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均要使用普通话,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考核指标。普通话是我校的工作语言,学校集体活动、会议、公务、接待等均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我校的生活语言,在校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来均使用普通话。并且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与教职工的业务考核相结合;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录用、评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把学生校内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程度作为学生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作为评比日常行为规范达标班级的重要条件。
3 .形成制度。 学校每学期都召开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工作重点,提出目标和要求;每学期对学校公文、教师教案、课件、板书、试卷、批语、评语、学生作业等校园用语用字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每学年对相关科室年度计划和总结进行语言文字教育专项督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落实载体,丰富活动
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我们具体的措施有:
1 、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集体备课和“青蓝工程”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平台。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学习国家有关的语言文字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要求老师树立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课堂板书、多媒体课件、作业批改等教学活动中使用规范文字。学校不定期通过一些检查予以落实,比如通过听课,检查教师板书用字;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检查教师教案、听课录、教研笔记用字;检查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通过检查,帮助指导教师提高用字规范。
在使用普通话方面,学校要求普通话作为教师的“三种用语”,即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和生活用语。并将这一要求纳入老师业务考核、评聘范围。加强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提高老师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我校年轻教师占大多数,所有年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均达到了规定要求。这些措施,既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又充分保证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落实。现在说普通话已成为我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全校125名任课教师中,一级乙等1人,二级甲等37人,二级乙等85人,三级甲等2人,普通话达标率为;学校近两年参加临海市教师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三等奖3人。
2 、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
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落实《通用语言文字法》。课堂教学是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主阵地。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案、板书、课件、作业批改和评语等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不写错别字,正确、认真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口语教学;加强书写练习,端正写字姿势,训练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的习惯。尤其在初一开设了写字课,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汉字方法,效果很好。自XX学年开始的临海市中小学生写字比赛,我校成绩显著。XX学年为三等奖,XX学年和XX学年均为一等奖,且XX学年为一等奖的第一名。
3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为了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宣传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在进校门设置了永久性提示标牌。如“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等醒目的语言文字宣传标语。淡雅的色彩,温馨的提示,让老师同学沐浴在浓浓的文明规范氛围中。在各楼梯口,走廊,过道均张贴语言文字宣传标语,催人上进的名言警句等,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着学校文化的气息,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中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形成正确运用规范字的习惯。
利用学校简讯、黑板报、橱窗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促使广大师生说普通话,讲文明语,写规范字。特别是我校每月一次的校园黑板报、班级板报评比活动,为学生写好汉字创设环境,让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深入师生心灵。
学校还结合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周一下午的主题班会、全校性集会、校园广播等,向广大师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增强师生规范用语、规范用字的意识;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将推普法规和意识带到千家万户,真正发挥学校在推普工作中的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我校还将语言文字宣传工作与学生的参与结合起来。学生参与设计普通话口号,如:“普通话--成长岁月的好伙伴",“说普通话,迎四方来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我当家庭推普员”,“人人都讲普通话,争当文明小公民”等,营造出良好的推普舆论氛围,增强了同学们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 、与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相结合
(1)开展推普常规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评比颁奖)。如写规范汉字,学生作业展览;硬笔书写比赛;成立校园推广普通话督查小组,利用课间及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内随机监督,凡不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经发现当场指正,做好记录。
(2)每年开展推普周专项活动。每年推普周,学校通过张贴宣传图片、出黑板报、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在校园内张挂标语牌,提醒大家说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包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学生书法比赛和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各班举行推普主题会,教育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开展“我与爸爸妈妈说普通话”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与父母使用普通话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语文组组织开展“推普成员在行动”语言实践活动,队员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街道、商店、市场、企事业单位对宣传标语、单位名称、店铺招牌、商品标牌等不规范用字进行检查纠错,及时向有关单位、个人发出联系单反馈信息。
四、总结经验,不断反思
1 、良好机制逐步形成
学校建立健全校园用语用字制度、语言文字工作专项总结制度。学校领导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新课程实施、文明学校建设相结合。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一个专门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并下发到全校各处室,使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为全校教职工所知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师生齐心协力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长效机制运转良好。
2 、用语规范稳步提升
学校领导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促使全校广大师生的普通话意识得到增强,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个良好的推普氛围已经形成,大家逐步感受到普通话说得好是有文化、有修养、有素质的标志。全体教师变被动学习使用为主动学习使用,并把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看作是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和对美的追求,使推广普通话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由校园语言向社会语言迈进,在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师生参加在各级演讲比赛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 、用字规范逐步提高
我校注重发挥书法教育的基础作用,将用字规范化作为语文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明确要求: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力求用字规范,除书法作品外(倡导学生硬笔书法作品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尤其不能出现错别字。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工整地书写语言文字,部分学生能够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
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训练。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字典、工具书的习惯、能力,提高使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的能力,指导、督促班级的推普园地(黑板报一角)工作。不定期对学校公共场所及各部门、教学班语言文字工作环境(各种标牌、宣传栏、黑板报、印刷品)进行用字规范巡视调查,及时表扬,及时纠错,并提出规范用字的意见。
下面是近年来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学生方面:
XX年7月许影雪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浙江省分赛区“心系祖国 健康成长”演讲比赛一等奖。(台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组委会)
XX年11月金舒静获临海市语文学科初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11月方璐迪、胡鑫桦、叶俏妮、许潇雨、王晨珂、毕蓓蓓、蔡邱玲、何英姿获临海市语文学科初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二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11月洪云杰、吴玲玲获临海市语文学科初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三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5月王婷婷获临海市中学生“迎奥运 促和谐”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5月李雅洁获临海市中小学师生“迎奥运”书画比赛初中组(毛笔书法)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7月王婷婷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浙江赛区)讲故事演讲比赛中学组三等奖。(台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组委会)
XX年11月周梓忻获临海市中小学“我爱我的祖国”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中学组二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6月梅梦佳、王梦丹、陈钰洁、罗叔茹获临海市语文学科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6月马莹、王文雅、毛莎莎、赵灵敏获临海市语文学科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二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6月许潇雨、王琳君、王梦怡获临海市语文学科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三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3月余华燕获浙江省中小学“建设和谐社会”读书征文二等奖。(省读书活动组织委员会)
XX年7月叶慧清获第16届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征文全国三等奖。(读书活动组织委员会)
XX年9月洪云杰获台州市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征文二等奖,朱盼盼获台州市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征文三等奖。(台州市教育局)
教师方面:
XX年9月顾华英获临海市中小学教师做“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演讲比赛中学组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教育工会)
XX年6月王安通获临海市中小学师生“迎奥运”书画比赛教师组毛笔书法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12月顾华英获临海市 “创业谋发展 创新促和谐”演讲比赛三等奖。(共青团临海市委员会)
XX年10月顾华英获临海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二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教育工会)
XX年12月柳巧娟获临海市初中语文教师命题比赛一等奖,顾华英获临海市初中语文教师命题比赛二等奖。(临海教育局教研室)
XX年5月王安通获临海市中小学师生“迎奥运”书画比赛教师组(毛笔书法)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学校方面:
XX年5月获临海市第12届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初中组二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5月获临海市第13届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初中组二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9月 临海市中小学儒家经典作品朗诵表演比赛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度获临海市中小学生写字比赛评比初中组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5月获临海市第14届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初中组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度获临海市中小学生写字比赛评比初中组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10月获台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台州市教育局)
XX年5月获临海市第15届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初中组一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XX年6月“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和演讲比赛临海市三等奖。(临海市教育局)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有关规章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加强监督和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有一部分教师对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这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对语言文字工作认识不够。有的学生受地方方言和父母的影响,认为只要别人听得懂就行;有的同学受到一些媒体及活动等社会环境影响致使对普通话认识不够到位;还有少数学生作业、卷面不整洁。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指导,虚心学习,认真整改,就一定能把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实现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上的质的飞跃。
浙江省临海中学
XX年11月18日
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规范达标建设的自查报告范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规范达标建设的自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是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和保证社会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是语言文字的基础阵地和窗口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既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体现。近年来,xx一中在李方校长的带领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努力抓好新课程的实施,认真贯彻和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将普及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学校管理日程,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下面对照标准,对我校创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工作进行实事求是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的介绍
xx一中现有班级71个,学生4300余人。所有学生都能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汉字。教职工296人,有普通话测试员xxx、xxx、xxx、xxx四人,100%的教师都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级别及以上级别。在全体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结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活动的细则要求,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的创建活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的承诺之一,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学校的品牌之一。
二、领导重视,不断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并取得扎实的普及效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吸收党、政、工、团、学负责人以及普通话、语言文字水平较高的师生代表参加的语言文字工作暨示范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评估工作。此外,学校还根据省市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一手抓推普,一手抓规范用字,两手抓,两手都硬”的工作思路,统一了全校创建工作的目标和步调。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由教科处到年级组,再到师生个人的三级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层层签定了责任状,明确了责任和要求,建立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规范用语、用字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了学校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并进行了具体的阶段和时间安排。另外,设立了语言文字应用监督箱、正音(字)台、广播站、橱窗、板报专栏。语言文字应用监督箱和正音台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监督小组负责管理,并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两个小组经常组织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师生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用语错误,当场进行纠正。对反映到监督箱里的用语错误,及时与有关人员交流,促其改正。对易出现的和带普遍性的用语、用字错误并在正音(字)台上公告,以引起全体师生的关注。学校广播站也做到了用标准的普通话广播,广播内容贴近师生生活,没有出现过用语错误,成为了学校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成为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学校的橱窗和各班的板报内容也做到了常换常新,很少出现用语和用字错误。此外,还在校园的显要位置及各个角落设置了高标准的宣传标语牌,图书馆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图书和音像资料,加强了语言文字工作档案资料管理,学校校园网实现了与各级各类语言文字网的连接。领导的重视、机制的完善、氛围的营造,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搞好培训,不断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语言文字工作也是一样。我们从增强教师的规范用语、用字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入手,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语言文字的素质和水平。我们一方面坚持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新调入教师先看普通话是否合格,而且把普通话与评优课、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和晋升及评优奖励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我们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和一系列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教师们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意义、方针、达标示范校的创建目标的认识,增强他们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除组织教师参加市组织的专门培训外,还利用学校语音教学设施的优势,每年聘请普通话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对全校师生进行集中辅导。师生还自发登陆各级语言文字网进行学习测试,培训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实效。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教师“三字一话”等基本功比赛和示范观摩活动,以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们还组织有关教师进行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应用指导于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搞好普通话推广的同时,还重点加强了用字的规范性。针对个别学生容易出现错别字和部分中老年教师偶尔使用二简字的`情况,我们印发了对照材料,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和检查指导,有效地帮助师生纠正用字不规范的习惯。
四、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发展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主要工具,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重要工具。我们先从课堂教学入手,把语言文字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考核评估标准,规定课堂教学中师生授课、答疑、辅导、讨论必须用普通话,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学生作业、教师评语及教科研成果、论文等更要注意用字用语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抓典型,抓落实,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规范化用字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的始终。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他们普及普通话的任务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先从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抓起,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判断普通话发音,准确分辨用字是否规范字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法和书写习惯,为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好坚实基础,学校开展“书法进课堂”活动,设置了书法课,我们号召语文教师与非语文教师、非教学人员以及学生结对子,带动和帮助他们规范书写、美化书写。学校领导也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待人、讲话自觉使用普通话,给师生树立榜样,使普通话进一步成为学校的工作语言。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集体活动、师生之间交流用普通话由提倡改为强调,让普通话进一步发展为校园语言,让抑扬顿挫、清朗动听的音符,成为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桥梁。此外,学校还在校内名称标志、标语宣传牌、公文公章、校刊网络、橱窗板报等各个环节,强化规范化用字,并经常进行检查评比,有效地杜绝了不规范用字现象,维护了学校的良好形象。目前,师生教学集体活动使用普通话比例都达到100%,师生之间的交谈使用普通话的平均比例达到100%,毕业班普通话水平和汉语拼音水平均达到100%,师生规范化用字比例达到98%。
五、校内外紧密结合,为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在抓好培训提高和广泛应用的同时,我们还立足学校,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会,广泛开展各种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活动。每周一全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讲普通话”的升旗仪式,班会课经常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各种节日纪念日期间,学校都组织举办诵读、演讲、征文、故事会、演唱会、书画展等校园文化比赛、竞赛活动。这些活动主题突出,组织精心,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兴趣深厚,参与面广,参与意识强烈,效果扎实有效。另外,我校还广泛开展了“家校同行,共说普通话,同写规范字”活动,通过学生带动家长,促进学生家庭规范用语、用字意识的增强,使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到家庭、社会。此外,学校还经常开展志愿者行动,组织学生到学校或居住地的大街小巷,帮助纠正错误发音和错别字。每年的推普周活动中,我校都积极参与,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使推广普通话工作由学校向家庭、社会发挥了辐射作用,为全市的推普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我们坚持不懈的抓好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学校做到了用字规范,普通话成为了校园语言。此外,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还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言行更加文明,校风更加优化。
根据学校的自查情况,我们认为学校已经达到了市语言文字达标示范校的标准,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今后,我校将以这些问题为突破口,继续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不足,虚心学习新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在实效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争创省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为我市乃至全社会推普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六、领导机构
1、成立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成员:xx(常务)
职责:组织领导、长效机制、经费保障、校园环境。
2、成立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办公室。
负责人:xx
主要成员:xxx
职责:负责创建方案制定、规范意识、教学活动、文化传承、法制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论文的撰写。
xx市第一中学教科处
20xx年xx月xx日
汉字文化的应用该如何去加强及应用分析
摘要 :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整顿文化市场,清除文化垃圾,消除错白字对青少年的毒害,只有教育部门是无能为力的,要靠全社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且,这又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消除社会对青少年的误导,使汉语文字的使用走上规范化。
关键词: 汉子知识,文学,论文发表
Abstract: to create a healthy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 young children. Clean up the cultural market, trash, to eliminate the wrong white on juvenile mischief, and only by education department is helpless, want to rely on the whole society to work together, to complete. Moreover, it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job. Only do the job, can eliminate social misleading the youth, and make use of standardized Chinese language.
Key words: man knowledge, the literature, the paper was published
汉字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汉语言的发展,都有过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靠汉字记载下来,传播四方,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方块的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5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雏形,又是现代汉字的祖宗,后经历了钟鼎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不断发展与丰富,成为今天世界文化中表意文字的精华,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统一体。从先秦的诸子散文、汉代的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今天文学样式的千花竞放,异呈纷彩,文字也随之而丰富与完善。《汉字文化》语言文字学学术性刊物。研究汉语汉字文化,探讨汉语教学,并对汉语文与其他语文作比较研究。读者对象为语言文字研究人员、高等院校语文专业师生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等。有英文目次。
一、同音字易导致错别字的大量产生
汉语言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汉字是汉语语言的基础。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对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有了文字,才产生了书面语言。有了书面语言,语言才得以加工和规范。所以说,文字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
由于汉字表意特点最为突出,特定的汉字表达特定的含义,虽然大量的同音字读音相同,但意义差别较大,有的甚至两个同音字的意义没有丝毫联系。如:“绑、榜、膀”三个字,读音完全相同,但意义区别较大,“绑”指用绳等捆扎。“榜”指贴出的公告或名单。“膀”则指胳膊上部靠肩的部位。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又如“仓、苍、沧、舱”,“仑、伦、沦、轮”……举不胜举,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错用的现象频频出现,常常引起一些笑话:传说明代有一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好的枇杷作为礼品送去,并谴人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到:“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了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呢?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新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一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类似这样的现象,虽然报刊、杂志上专家们多次提出批评、指正,但只博得大多数人一笑,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收效甚微。商洛作家汪效常就在《商洛日报》上就此作过严厉的批评。说是他自己当年从山阳到商南出差,介绍信上把“汪笑常”写成了“王校长”,对方还以为他是某学校的校长,闹出了笑话。但许多人看了之后,仅仅把它作为一则笑话,不能从中受到教育与启发。
二、形似字的误用,也是错白字出现较多的原因之一
汉语文字,以方块为特征,书写汉字在笔画和笔顺上又有严格的规定,须认真对待,略有马虎就会出现错误,甚至出现笑话,更有甚者,贻误大事。所以说学习和准确书写汉字是一件极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在汉字书写与运用中,出现错字、白字现象比较普遍,近些年来呈上升之势,且欲演欲烈,严重的破坏了汉字的正确性与规范化。这种错白字的大量出现,造成了语言表达的严重混乱,常常使本来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顺利表达。应引起文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那么,导致错别字普遍出现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不外乎有下面几种因素:
汉字词汇丰富,容量大,同音字、形似字在文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具体运用中,由于疏忽大意,往往把甲写成了乙,是常有的现象。
形似字是指形状、外表相像,但又有细微差别,而读音和意义又完全不相同的字。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人认为写字是个人的小事,同别人关系不大,多一笔或少一笔没有关系,细微差别无足轻重。如“巳、己、已”和“辩、辫、瓣”,往往在有意无意中就会写错。虽然他们之间差别细微,失之毫厘,却谬以千里。还有一个故事:传说过去有一个浪荡公子,不学无术,却花了几千两纹银买了个县令当。一次他想买补品补身子,对差人说:“你速去药店买三钱最好的鹿耳。”差人立即应命来到一家大药铺,对老板说:“我家老爷吩咐要三钱鹿耳。”老板皱着眉头寻思良久:“本店只有鹿茸,无鹿耳”。差人急得哭了起来,“小的若买不到鹿耳,依我老爷的脾气,定挨50大板!”老板见状,马上给差人解围说:“我写张纸条给你带上,老爷见了包你不受责打!”说罢提笔写首打油诗:“只因读书不用功,错把鹿耳当鹿茸。倘若办案亦如此,多少无 辜 在狱中。”差人将信将疑,拿着纸条跑了回去,交给县令。县令一看,始只自己念白了字。也就不再责怪差人了。在现在文字运用当中,虽然把“鹿茸”写成“鹿耳”的事件不多,但对报刊、文件和内部材料略加注意,类似这样的事件却常常可见。如把“衷心”写成“哀心”,“工作”写成“工做”,“公安”写成“工安”等屡见不鲜。
三、汉字自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而导致出现的错白字如果说可以原谅的话,人为的原因就不可饶恕。
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错白字的大量出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农村初等教育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阶段,而许多教师素质低下,书写汉字不规范,从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教给学生的当然是一错再错。学生上了中学,而中学教师则忽略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过程,错误的认为:学生识字阶段已经结束,而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较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中小学文字的教学的严重脱节。而相当一部分理科教师也错误的认为:“文字书写正确与否,那是语文教师的责任,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于是在板书时,把“答案”的“答”字上面的“竹”字头写成“草”字头。把“数学”的“数”字左边的“娄”写成了“由”。把“计算”的“算”写成两个“示”。加之小学教学中错误的误导,错误的成份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潜滋暗长,埋下了错误的祸根。直带进社会,带到工作岗位上,给文字的规范化造成极大混乱。
2.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
上世纪70年代,国务院曾颁布过《第三次简化汉字方案》,但不久,就又废除了此方案,并明令禁止,如若用此简化汉字,一律视为错字,但错误的汉字书写,就像染上了魔性。现在在校的'学生,离那个时代已经很久远了,但对那些简化的汉字却牢记心中,在运用中高频率出现,难以根除。这样,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以错传错,一讹传讹,如不彻底纠正,大有蔓延之势。
3.鱼龙混杂的广告牌,诱导青少年错误的使用汉字。
走进街市闹区,商品琳琅满目,广告牌皆是,不规范的错字处处可见。餐馆门前赫然写着“XX夕馆”;购物中心大字书写“够物中心”,“大降介”随处可见,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受到错误的毒害,毒害的心灵又带进了学校,教师今日纠正了,明天又写错了。正确与错误在他们心目中交替,使用与书写时,不能辨析,这也是出现错误的原因之一。
4.谐音广告的误导,又是造成文字书写错误的另一个原因。
近年来,谐音广告在新闻媒体中频频出现。如:炒外汇广告词:“汇声汇色”,陈惠琳南京演唱会广告词曰:“惠声惠色”,由于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而牢牢记住,使“绘声绘色”与他们产生了距离。于是在帮助他们纠正时,就有学生把“慧声慧色”改为 “汇声汇色”,又有学生把“汇声汇色” 改为“慧声慧色”,就是不能“绘声绘色”。摩托车商店广告:“骑乐无穷”、“乐在骑中”,医药广告“咳不容缓”,蚊香广告:“默默无蚊”,酒店广告:“食全食美”等大量谐音广告词的误导,造成了大量文化垃圾的产生,严重的污染了文化市场,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市场,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力度。
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不需摆架子,走过程。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继续教育形式,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收到了很大效果。但差中不足的是语言文字学习成为语文教师学习的重点,而忽视了其他学科教师的语言文字学习与进修。是的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汉字的正确书写与运用,错字,别字出现在课堂上,对学生诱导的负面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在继续教育中应把语言文字的进修于提高作为全员教师学习的重要内容,并把汉字正确运用列入全员教师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才能有效纠正全员素质,正确规范使用汉语基础教育工作才能大大提高。
再次,制定切实的法令制度,加大文字使用的执法力度,把汉字的正确使用纳入法制管理制度中。
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行政执法机制。对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方面,或者考虑有缺失的方面,要加快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尽快形成规章制度发布施行。据说上海市已制定了《汉字使用法》,这令教育工作者拍手称赞。各地应向上海市学习,把正确使用汉字纳入发制化管理,从法律角度来确保汉字的正确、规范使用,使汉语文字得到正确使用,使祖国文化得以纯洁,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总之,汉语文字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方块表意文字,是世界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只有也只有运用各种途径,使汉字得到规范、正确的使用,才能使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超着健康的方向向前发展,并不断丰富与完善,也才能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使值得骄傲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永立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294 浏览 4 回答
303 浏览 4 回答
89 浏览 3 回答
265 浏览 8 回答
128 浏览 5 回答
236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5 回答
262 浏览 5 回答
316 浏览 3 回答
259 浏览 1 回答
184 浏览 7 回答
135 浏览 2 回答
205 浏览 5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