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是什么?尊严是礼貌。当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一声诚恳的对不起好似你的尊严。你也会让他人领略到你的尊严。 尊严是什么?尊严是意志。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他的举动名留千古,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也有他的尊严。 尊严是什么?尊严是毅力。当你在800米终点不连声抱怨路程长,那你的尊严立即展现。全场对你肃然起敬。 石油大王哈墨有尊严,他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他靠劳动换来了他的食物,他也换来了他的尊严。 你有尊严吗?记住,带给别人的尊严就在一点一滴。 尊严是凌云壮志。雄鹰翱翔,振翅而飞,冲破乌云,经历风雨,搏击长空。风的雕刻,沙的砥砺,雨的锤炼,成就一个不朽的灵魂,锲而不舍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尊严就蕴藏其中。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古往今来,围绕尊严发生了许许多多动人故事,我们应该究竟怎样对待尊严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许多先烈志士,视尊严如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西汉时苏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几十年,但始终心系皇上,忠于汉朝,在威逼利诱之下,不为所动。文天祥面对劝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昂首挺胸,大义凛然,被喻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他们看来,国家、民族,信仰就是尊严,是置于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万不能违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突显骨气,体现了人格尊严,绘出了动人的篇章。孙天帅,这个神州大地众所周知的青年,在韩国老板大发淫威,责令全厂职工下跪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高高昂起尊贵的头,宁失工作,不失尊严。在他眼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但也有一些人在名利面前放弃了尊严,胡长清,成克杰,程维高之流为了一已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自已做人基本准则,基本底线。李真之流,放弃尊严,阿谀奉承,跑官要官,无所不用其极。还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几十万仰人鼻息的伪军,这些都是没有人格的猥琐小人,在他们眼里,名利高于一切。 但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也要灵活处理有关面子的问题,戒急用忍,有时为了更为远大的理想,暂时委曲求全,将以有为也。 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有后来名振天下的将兵多多益善的淮阴侯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怎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纪》呢,还有时下一些小青年,一句话不合,就大动干戈,为害他人,这不叫维持尊严,是叫顾不必要的面子。我们千成要引以为戒。 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崇尚尊严是人心所向,我们还要大力提倡,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高贵的尊严,这样,就会使我们社会的道德风尚向好的方向转化,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民族幸矣,我们的国家幸矣。 何谓尊严?对于“尊严”这一词,词典中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我并不满足这一简单抽象的结论。于是,我带着疑问,来到历史的长河寻找更圆满的答案。 在时间老人的带领下,我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首先,我看到了一位头发、胡须都已斑白的老人。他面上、身上挂着霜雪,穿着一身破旧的不成样子的衣服,手持使节,在寒风刺骨的北海边上牧羊。“我知道,他就是汉代的苏武。”我无限敬佩地说。“对 ”时间老人说,“他就是苏武。他在面对高官厚禄时能够抵住诱惑,拒绝投降;面对生与死的考 验,他能够选择死亡也不辱使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不屈膝称臣、坚贞不屈的精神是可敬的,他的行动也让大汉王朝更有尊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并且为此敢于牺牲才是尊严。” 在时间老人的指引下,我又来到了一个地方。大概是年景不好,那里到处是饥民,饿殍遍野。我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由于极度虚弱正蜷缩在墙角,他多么需要一点吃的东西啊 在他的身边,一位衣着考究华丽的富人手里正拿着一碗饭,将脖子扭向一边,以一副救世主的口吻对他说:“喂,来吃吧 ”老人头也没有抬,有气无力但又不屑一顾的答道:“我就是因不吃这嗟来之食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最后,老人饿死了。时间老人对我说:“这位老人宁死都不肯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真正的尊严就是在困境中敢说出‘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的勇气 ” 走着走着,我又见到了清朝末年的一些官员。他们似乎很有“尊严”,在人民面前,他们吆五喝六、耀武扬威,显出一副不可一视的样子,对饱受战乱之苦的贫苦劳动人民也不忘记疯狂的压榨。可在侵略者面前呢 他们却又是一副嘴脸,趋炎附势、谄媚奉承,甚至把洋人看得比自己的爹娘还重要,洋人来了,低三下四招待他们,惟恐侍候不周,惹得他们生气。我看着他们苟且的样子气得咬牙切齿。时间老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人面对侵略者非但没有一点反抗精神,反而百般讨好,没有一点气节,即使活的风风光光也不能说是活出了尊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反侵略精神才是真正的尊严。” 跟随着阅历丰富的时间老人,我接触到了历史上许多的人和事,对“尊严”也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最终,我明白了“何谓尊严”。 它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卖的、无论如何都不能丧失的气节、品质
三顾茅庐的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 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 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 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 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诸葛亮故事 ------以下是应网友要求而整理。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NOTE: 南阳武侯祠同样有“三顾茅庐”一说,难以定论。大家可以看。 诸葛亮《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后出师表》
评诸葛亮之三失 话说刘备落魄潦倒,无奈下只得依附刘表。天意之中竟遇到了水镜先生,因水镜一句“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从此开始了苦苦寻觅诸葛亮的征程。刘备曾请教徐庶:“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而事实上诸葛亮不出其室而知天下;以一己之力力促孙刘联合,大败曹操;诈取荆洲,力夺东西二川;辅佐阿斗,平南伐北。以此四者,便完全超乎徐庶的评价;考虑到对手的强大和己方的不足,做到此地步,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诸葛亮还是犯下了三大败笔,此三笔冥冥中注定了刘备集团的最终失败。 一失 华容道放走曹操 赤壁之战的诸葛亮就是神,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了然局势,先见先知,而呼风唤雨,计压周瑜,又欲知未来,巧施计于功成后潇洒身退。赤壁之战以诸葛亮有心让关羽 放走曹操告终。 可是,诸葛亮应不应该放过曹操呢? 孔明曰:“亮夜观天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叫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天象决定曹操的生死,岂非笑话!莫非天象也决定曹操赤壁之败,也决定诸葛亮恰在此前辅佐刘备吗?果真如此,那么由曹操一手创办的曹氏司马氏集团一举灭汉,统一三国也就是天注定了,这对诸葛亮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影视版三国的解释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即:当时刘备的力量太弱,诸葛亮担心曹操一死,周瑜统帅的东吴大军再无顾忌,可能马上兵向刘备。而如果曹操不死的话,则曹操的实力依然是最强的,东吴有所顾及,则不得不继续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策略;这样,即使诸葛亮诈取荆州,也不能以兵相向,而只能另辟管道,这恰恰给了诸葛亮用计使计的空间,使其可以继续其在出山之前为刘备量身定做的取荆州,攻两川,以成霸王之业的既定大计。 闲话不论,我们先来分析赤壁之战前后的形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灭袁术,吞吕布,并袁绍,下荆州,上江南前线的兵士便达八十三万,赤壁战后曹操便欲马上起兵四十万再次伐吴,如果再加上防守西凉、东川和北方之兵,以及各地驻兵,曹操的优势恐怕是十个孙权和刘备也无法比拟的。相对来说,刘备则弱了许多,即使加上刘琦的人马,也不过是两三万人马,而且手里仅仅剩下江夏和夏口两个弹丸之地。还夹杂在曹操和孙权的两军之中,孙权则好多了,最起码兵多将广,三军用命;最重要的是占据地利,水战娴熟。说句公道话,如果没有鲁肃,让周瑜杀了刘备和诸葛亮,说不定天下真的是周瑜的了。当然,如果这样便不是历史了。 让我们分析一下非历史的局势。 假设诸葛亮杀死曹操,则曹操的亲友和手下必将全力攻打刘备和孙权,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是被周瑜灭的,这样势必将孙权和刘备更加紧密的靠近,引起天下诸侯共攻曹操集团的格局;再者,曹操继承权的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由于曹操新败,其手下拥兵一方者或许会自立门户。曹操一方依然是最强的;当然,刘备因杀死曹操首当其冲,必将继续依靠孙权。机会大大的增加,但危险性也成倍的增加了,局势或许会更糟了。 可是,如果诸葛亮活捉曹操又如何呢?那么局势则完全不同了,甚至于可以说天下尽握于诸葛亮之手。 那时诸葛亮可以和曹操达成协议。第一,将荆州归还刘琦和刘备;第二,如果东吴攻打荆州,则曹操和刘备连手共讨之;第三,让曹操保证有生之年或N年不攻打(或主动攻击)刘备;第四,在三年或N年以后礼送曹操回境;第五,曹操回境之后,需要请献帝移驾荆州,让刘备以尽君臣之道。 这些条件不愁曹操不答应,毕竟投鼠忌器,不甘心数十年的努力因一时之气而毁于一旦,而且加上刘备恩礼并加,让曹操稍减被软禁的屈辱,有了台阶,不怕曹操不答应。 一旦密议达成则荆州便归属刘备,而且是一个曹操和孙权不敢攻打的荆州。这样,刘备诸葛亮可按原来的计划据荆州,取四川,坐看曹操孙权来个两败俱伤,此消彼长,与天下争雄便指日可待了。 曹操回境之后,必会施加手段,让献帝不能弃许都而赴荆州,于是数翻奏请,数翻驳回,并诏令天下,朕在许都很满意,不愿移驾荆州劳师动众;并请皇叔很生治理荆州,和丞相共同为大汉尽力。刘备心不在献帝,甚至害怕献帝来荆州,毕竟他有皇叔身份,不能冒天下之大不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双方乐得了之,皆大欢喜。 这样,三国的走势大体不变,只是孙权最弱,不得不依附刘备了;对刘备来说,还有比这更完美的结局吗? 而且,通过请献帝移驾荆州,表明自己的皇叔身份和忠君态度,以取天下之心;曹操用计继续软禁献帝,更可以落实他国贼的身份,使依然对他心存幻想的部分贤人志士死心,从而投向刘备。一个人志在天下,还有比取得天下之心更重要的吗?一旦赢得天下之心,距离赢得天下也就不远了。 这样的结局也不违背诸葛亮的天象之论,由此可见,诸葛亮实放了一个天大的机会;考虑到放走曹操后,连周瑜都时刻想算计刘备,形势危险之极,便知道诸葛亮犯了多大的错误了。 二失 坐看刘备丧送七十五万 一切都朝着诸葛亮庐中的规划进展,刘备占荆州,取两川,又使关羽进攻樊城,水淹七军,迫得曹操急欲迁都,至此,刘备的实力已到达顶峰,已遥遥欲先于曹操和孙权。 但就是此时,实力对比的变化导致三国心态上的变化,刘备实力爆长,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曹操改取守势,接连孙权;孙权从畏曹到畏刘,又有荆州切肤之痛,加上关羽拒婚欺人太甚,终于让曹操和孙权走在了一起,三国走势再变,荆州易手,关羽送命。 刘备不从众愿,弃魏伐吴。从局势上看,曹操集团先前累败,已元气大伤,孙权虽然不弱,但实力并未提升太多,相对曹氏、刘备,毫无优势,而且不像曹刘之兵长于战事,故而相对经验缺乏。 刘备报仇心切,一意孤行,单从出征部署来看便知此行必败。刘备的部署如下: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以当魏兵;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监督粮草;黄权、程畿为参谋,马良、陈震等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付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川将数百员,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 刘备的部署,犯了两个大忌:忌一,主张先伐魏者一概不予重用。这点连诸葛亮都不能例外,甚至连营七百里时,马良奏请将布营画成图本请示诸葛亮时刘备都不屑一顾。而赵云仅仅落得后应兼粮草的待遇。忌二,刘备手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数元上将不用,如马超、魏延,军中前线,只有老的黄忠,小的张苞关兴,再有就是刘备刚刚在平定两川的过程中收服的降将。换言之,这些人缺乏战争经验,尤其是获胜的经验。 偏偏刘备还带了七十五万人马,这些人马是诸葛亮的计谋加上众虎将的热血从平定两川中积累下来的,是这些兵员,是刘备一跃成为三国之首,迫的孙权曹操连手共抗刘备。这七十五万人在一群佣才的指挥下,一旦失利,则刘备再难有翻身的余地,能如诸葛亮者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这次伐吴最糟糕的莫过于由刚即帝位的刘备领衔。刘备到底有多少斤两,诸葛亮不知道吗?刘备曾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以让曹操占据天时,孙权占据地利,自己则可收获人和,以和曹孙并争天下。刘备曹操的不同也在于此,曹操即尊才任用,自己又长于谋划,故许多光辉战役的决定性计策也出自自己的智慧;而刘备长于相人,不精于谋略,自己独立作战时,除对黄巾的乌合之众大发神威外,其它则鲜有胜绩;以至于相继投靠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和孙权。其军事才能至此,诸葛亮怎又可以拿七十五万人的生命开玩笑呢? 再者,此时的刘备是历史上的最差的刘备。原因有二:其一,因为关张惨死,刘备报仇心切,心智不明,竟不识公私两仇,孰轻孰重,以往的集思广益,长远目光荡然无存;其二,因为刚即帝位,以往那个人人爱戴,仁慈宽厚的主公不见了,代之一个人人忌惮,不进忠言,喜欢进谗的傲慢君主。试问,这样的人如何不会丧送七十五万人的生命? 而刘备的表现则更让人失望。 一 东征初始,东吴畏惧刘备势大,谴诸葛瑾示弱求和。刘备便可就此下阶,全力联吴攻魏;或可兵不厌诈,模糊其词,以弱东吴之心;千万种选择,刘备却选其最糟,即告诉孙权:“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可悲,曹操八十三万压境,尚有主降派主战派之分;刘备将孙权逼的毫无回旋余地,使东吴人人自危,众志成城,曹操尚且大败,刘备又焉有取胜之机呢?后孙权再次示弱求和,又被刘备一口断绝,并指明切齿仇人,就是孙权。孙权终于知道要想保命,必须重用陆逊,放手一搏了。刘备策略失算至此,诚为天下人笑矣。 二 刘备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文武又多胸无远见,盲目奉承。当马良提醒刘备:“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时,刘备竟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陆逊坚守不出,马良谏曰:“陆逊深有谋略。今殿下远来攻战,自春历夏;彼之不出,欲待我军之变也。愿殿下察之。”刘备狂妄道:“彼有何谋?但怯敌耳。向者数败,今勿敢再出!”轻敌至此,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 三 “刘玄德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以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这是刚登帝位,毫无实战经验的曹丕对刘备的看法,可见刘备的愚蠢程度。更为可笑者,手下谋士畏惧君王气势,竟文武皆贺曰:“殿下神机妙算,诸臣不及也!”刘备对此奉承欣然接受,于是在马良以诸葛亮为名对布营七百里表示疑问时,刘备竟借机将马良遣回东川。自此,七十五万人的姓名竟操纵在一个自大轻敌盲目复仇的昏君以及一群无能的阿谀奉承之辈手中了,岂不悲哉。 有此三失,刘备仅余百余人败逃白帝城便不足为奇了。值得回味的是,陆逊闻得赵云到,便心存惧意,急令军退。有此良将,却叫川中监管粮草,刘备不知是否后悔,赵云不知是否想到旧主袁绍和公孙瓒? 坐看七十五万人丧命,诸葛亮难辞其咎,尤其刘备这样从头错到尾的自杀行为,就算明知不可阻挡,也应早思挽救之计。至此,刘备实力再居三国之末,诸葛亮也不得不和东吴求和了。 诸葛亮是联吴抗魏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也是暂放私仇共报国恨的中间力量。但臣子抗不过君主(注:这个君主还是诸葛亮不久前用计被逼即位的。)刘备终究还是先伐吴。可以说,伐吴是一项国策,一旦确认任何人都应无条件的服从;导演赤壁之战的诸葛亮应深知此点,在明白刘备底细以及此战关系重大的情况下,诸葛亮没有拒理力争去亲自领兵或随军参战,实对战争惨败负有不可推卸之重责,这应该是诸葛亮一生最后悔的事情,诸葛亮的这一不据理力争,使自己的前半生努力付之东流,注定了自己后半生呕心沥血而死。 三失 姜维重军事轻政治 实际上,看三国演义中的姜维,颇有世事巨变的味道。第一次看时,对姜维兴趣不大,仔细思考,实在是因为他没有诸葛亮出色,而且他的时代缺少了关羽、张飞、赵云等传奇般的人物。第二次看时,不仅一改前观,对姜维更肃然起敬。姜维在国家衰弱,君主无能,宦官专权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且令绝大多数魏臣谈蜀色变,不敢伐蜀。诸葛亮得到姜维时说自己得一凤,姜维对得起诸葛亮的评价。不过,最近几次再看三国,对姜维的看法再次大变。姜维在自己国内政治、经济接近崩溃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出兵北伐,导致军民怨恨,军臣离心,区区几场军事上的胜利远远改变不了即将到来的亡国命运。 姜维师承诸葛亮,诸葛亮的遗志对姜维来说犹若圣旨,这出兵北伐统一三国的遗愿使姜维一生不弃军事,北伐竟达九次;出征路线、战败自贬、甚至困司马、斗方阵都如出一辙。 将姜维和诸葛亮在出师祁山一事上细加比较,我们便会发现许多共同点,甚至错误 (一)出师前 出师前,文武百官在北伐的态度上。谈及此,我们不得不说一个关键人物,谯周。谯周是一个文官,具体点是一个负责查看星相的人罢了,但其观星相预知未来的才能却不亚于孔明。谯周给我的第一印象因为他两次主张投降成了一个买主求荣的卑鄙小人。不过,谯周的主降却恰恰是不愚忠的一个表现,即便不论其数次由天象得出北伐不利的先见之语,但论他的《仇国论》,便知他是一个不世奇才。 《仇国论》分析道:“今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即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为文王,难为汉祖。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故汤、武之师,不可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急武黩征,不幸遇难,虽有智者,不能谋之矣。”于是悲然叹道:“近来朝廷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伯约累欲征伐,不恤军士:国将危矣!” 联系到事后的局势发展,这就是蜀国最具远见的分析了。国家根本正在腐蚀,可是姜维不从思考除去皇帝身边的小人入手,却远离刘禅,劳师远征,使得本就开始对刘禅不满的两川军民日益不堪重负;甚至于当钟会拿下汉中,邓艾袭取成都之时,竟出现两川人民夹道欢迎的情况,甚至于比刘备攻取成都时还尤有过之,便可知谯周断言“国将危矣”实是切中要害,而亡国的责任恐怕刘禅和姜维要各担一半。 但姜维却怒斥谯周:“此腐儒之论也!”连诸葛亮也对谯周的预言不满:“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虚妄之灾氛,而废国家大事耶! 谈及人心思变,我首先想到的是李严。在诸葛亮困住司马懿时,李严因置办粮草不利,谎称东吴来攻,事后自己差点被诸葛亮斩首,因百官苦苦哀求告罢。 为什么会置办粮草不利呢?三国中没有谈及。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猜出事实真相。 李严是托孤重臣之一,能力超群。诸葛亮深知此点,在南征孟获之时曾说:“东吴方与我国讲和,料无异心;若有异心,李严在白帝城,此人可当陆逊也。”一席话道出了李严的厉害。故而置办粮草不利不是能力的问题,也不是敌人反间的问题,更不是李严有心背叛或和诸葛亮有仇,那原因只有一个了,就是数次置办这么多大军的粮草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因为此,百官对斩李严苦苦哀求,而此重任,无人敢接,还是李严的儿子李恢为了父亲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 诸葛亮有大恩于两川人民,可姜维不同了,如谯周所说“累欲征伐,不恤军士”,再加上刘禅“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数十年来两川人民所受之苦,在魏伐蜀之时以夹道欢迎的形式发泄出来。蜀亡之快,李严事件便以注定。 (二)出师中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仅仅数字,便可知姜维执行诸葛亮的遗志是多么坚决。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知,如果不能在刚开始的几次中有所斩获,那接下来面对的不是失败就是残酷的拉锯战。比较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我们发现,前几次互有胜负,后几次欠缺的仅仅是运气。什么原因使他们连北伐失败都如此相似呢? 原因只有一个,实力上在对手之上,但开始却不能知彼知己,有了轻敌的心绪。等到经过几翻较量做到知彼知己时,君臣对胜利已经不再信心十足,故一再出现由于自己原因而丧失大好机会。反间计是这样,李严也是这样。道理很简单,如果他们深信胜利在望,再大的原因也不会轻易让北伐之师回去的。诸葛亮对司马懿,姜维对邓艾,都走过了这个标准的轨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仅仅剩下一个天水孤城时,便因小视姜维而遭两场败仗,第二次更是除困死空城外最危险的一次失败。回顾从前,关羽、刘备都因轻敌而死,诸葛亮和姜维也都因轻敌而差点丧命。轻敌,从关羽开始,到亡国结束。 类似的反间计类似的结果,得出的结果就是一个,诸葛亮和姜维在面对效忠刘禅和把握战机时都选择了前者。诸葛亮在知道孟达思汉司马懿官复原职时,说孟达必败时分析道:“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岂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需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可知诸葛亮和姜维不是不知道自己中计,只是面对刘禅,担心自己不撤兵时,无能之君会心生异心;诸葛亮和姜维突破不了废君的障碍,尤其是姜维,将直接面对有心谋反的嫌疑。刘禅作了四十多年皇帝,诸葛亮和姜维便作茧自缚了四十多年。 (三)亡国时 看蜀灭亡,给人印象最大的就是:邓艾偷度阴平成功,面对诸葛亮留下的石碑和空寨而庆幸不矣。而偷度阴平之举,姜维和钟会都不予考虑。但诸葛亮临终之时曾交代:“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诸葛亮临终之语,姜维必不会忘记。在姜维退守剑阁时,董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为敌人所袭,大势瓦解矣。”维曰:“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不必忧也。”这种心态,导致姜维不思孔明遗言,邓艾才成此大功。 简单回顾亡国的全过程。 开始阶段,魏使邓艾领十余万拌住姜维,钟会带二三十万袭取汉中;蜀姜维调兵遣将申奏后主,后主听信黄皓和巫婆之言不置可否。 发展阶段,魏邓艾成功拌住姜维,使钟会成功得到汉中;蜀姜维成功脱身,退守剑阁,成相守之势。 高潮阶段,魏邓艾成功偷渡阴平,偷袭成都;蜀诸葛瞻战死剑阁,刘禅投降。 结尾阶段,魏两士争衡,司马昭阴谋在后;蜀姜维最后一搏失败。三人具死,蜀国灭亡。 还是开始的那句兵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魏兵一鼓作气,灭亡蜀国。联系到先前西蜀还在数次北伐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则国家的灭亡之快则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顺着这条路线,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蜀国亡国的原因不在于魏国的强大和姜维的无能,而在于刘禅的昏庸;进而给人一种感觉,在那个年代里,蜀国亡国是天注定的,原因更简单,因为既然那个年代废君是非法的,而只要有这个君在,亡国便是必然的,那姜维又能改变什么呢?司马昭则诚实的多,坦然道:“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以诸葛亮和姜维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诸葛亮曾受刘备遗诏,能辅则辅,不能辅可自立为君。诸葛亮在时,刘禅已开始有昏庸的迹象;相父既去,刘禅的昏庸,已经开始明目张胆了。公然宠信宦官,在明知黄皓犯下欺国大罪并为百官唾弃的情况下依然为其开脱,到了后来既然相信巫婆以至于耽误军国大事。 诸葛亮曾一再告戒刘禅,并多次惩处他身边的小人,连蒋琬等也不能例外,甚至刘禅也感到巨大的压力和羞愧。但姜维却连刘禅身边的一个小人也无能为力,最愚蠢的莫过于自己外出避祸,而此举就是黄皓公然举荐巫婆的直接原因。 刘禅给人的感觉是不适合做帝王,可能自己都更愿意做一个不用承担责任的平民。如果有人提议,刘禅一定会乐于交出自己的帝位,而如北地王刘谌等,他们更适合做帝王,最不贤也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魏国和吴国也不是没出现过亡国之君,但魏国通过司马氏专权保持国家的强大,吴国通过一次次的诛除乱臣和废黜无能之君使政权过渡到孙休手里,所以这两国都得到了比蜀国好的多的命运。而诸葛亮和姜维比司马氏丁奉等忠实厉害的多,可他们的国家却遭到如此惨烈的下场,“愚忠”二字,害人不浅,莫非他们真的跳不出封建思想的束缚吗? 话说刘禅依孔明遗言,加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费欹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加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诸处人马,同吴懿出屯汉中,以防魏兵。其余将校,各依旧职。 从中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思想是蒋费二人处理政治,姜维处理军事。可是诸葛亮却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那就是蒋费二人没有能力约束刘禅,而且早有先例;况且蒋费二人年纪已大,他二人一死,刘禅身边便更没有能规劝他的人了。诸葛亮却没有留下相应的约束之法,或者为刘禅订立严格的底线,告戒其一旦触及,便令百官将其废黜。更糟糕的是,诸葛亮用的人都继承了他愚忠的思想,姜维更是因诸葛亮对刘禅死心塌地,让刘禅一步步将国家推向灭亡的边缘。 国家灭亡的主因,在于刘禅的昏庸;刘禅的昏庸,源于群臣的愚忠;可是群臣的愚忠,根于诸葛亮种下的种子;可以毫不客气的断言,国家之亡,始于诸葛亮愚忠的表率! 愚忠,是诸葛亮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亡国主因。可是,既然已经做下,亡国的一部分责任,是诸葛亮推也推不掉的。 诸葛亮有此三失,让人感慨不矣。禁不住说一句,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258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
297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6 回答
328 浏览 5 回答
304 浏览 3 回答
269 浏览 2 回答
93 浏览 5 回答
191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2 回答
182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3 回答
302 浏览 8 回答
146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