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专家学者对顾客满意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 得了相当的成果,其研究可归纳如下: Cardozo(1965)发表论文对顾客满意进行研究,提出了顾客满意的概念,首次将客户满意度引入营销学。Howard and Sheth(1969)将客户满意定义为顾客将自己收益的合理性感受与 自己的代价相比较的一种心理感觉状态。Oliver and Linda(1981)年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情感状态,即消费者的消费 体验与原来期望相吻合时的一种心理状态。Tse and Wilton(l988)在对顾客满意的形成的研究中将顾客满意定义为“顾 客在购买行为发生前对产品所形成的期望质量与消费后所感知的质量之间所存 在差异的评价”。Oliver(1997)将客户满意定义为顾客在消费经历中对需求的满足程度一种 感知状态。Athanassopoulos(2000)将顾客分为个体顾客和商业顾客,分别对两种类型 的顾客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两种顾客模型的检验,显示了消费者对不 同因素的敏感程度的区别。Berry(2000)通过对14家高绩效服务企业研究表明企业形象是服务性企业 成功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品牌资产模型。Kotler(2001)认为客户满意是顾客期望与感知效果之间的差异函数,是对这 两者相比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认知状态.Youngahl等(2003)把文化分为5个维度:阶级成分、不确定性规避度、个人 主义、性别取向和时间观念。从这这5个维度分析表明文化对顾客满意度的驱动 因素没有显著影响.国内顾客满意度研究开始的比较晚,从1998年起顾客满意度测评的理论开 始被我国专家引入,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及服务质量的测评等一些工作,具体可归纳如下: 王永清、严浩仁(2000)在国外顾客满意度理论基础上主要对如何进行客户的 满意度测评进行研究,并构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测评体系,具有 很强的实用价值。刘宇(2001)在Fornell顾客满意模型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顾客满意的评价方 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在顾客满意理论基础上,利用模糊集合中的贴近度就顾 客满意引入了新的测评方法,提出应用于一般行业的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并对其综合应用提出了建议。宋先道、李涛(2002)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测评的现状,通过对国内 外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对比分析,针对客户满意度测评的一系列问题对顾客满意测 评进行了大量改进,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精确性。 周梅华(2004)在顾客忠诚度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因素, 建立了顾客忠诚度测评模型,并归纳分析了以前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构 建了顾客忠诚度的指标体系,对顾客忠诚度测评的实用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 研究。刘向阳(2005)从顾客满意与顾客盈利能力的角度分析质量投资和营销决策, 利用“容忍区域”、“双因素理论”和“顾客盈利能力”研究客户满意度与企业盈 利之间的关联,指出了顾客满意利润链中可能存在的五种陷阱,通过研究表明两 者之间存在不均匀和非线性相关。王祥翠(2006)在客户让渡价值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港口物流业客户满意度 和客户让渡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港口物流系统客户满意度评价 指标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