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其实要分开来讨论。先说焚书资治通鉴-秦记二是这么记载李斯的建议的: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争并,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或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易趣以为高,帅群下以为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故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总结来说,秦以“法”立国,法家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把国家军事化管理,法家希望国家只有两种人,农民和战士。其时百家学说各议其事,思想不统一,不好管理,所以要才焚书,让人民以吏为师。法家就是觉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所以要禁止这些思想。在说”坑儒“这着实是个冤案来的。秦始皇坑的不是儒生而是装神弄鬼的方士。秦始皇求仙,养了大批的方士,但所谓的蓬莱仙岛,不死仙丹都是方士用来取钱财的谎言,时间久了卢生、侯生等方士怕谎言揭穿而被治罪,因此叛逃,同时诽谤始皇,于是很多方士外逃,这才引出了坑杀。具体争论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写得更详细,复制如下:再说“坑儒”,此事疑窦丛生,恐属子虚乌有。但需声明,杀戮不同政见者,对于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来说,司空见惯,秦始皇并不例外。这里探讨的是,秦始皇是否坑杀过儒生。去年11月18日,《中华读书报》“国学”版发表李开元先生的文章《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李先生对“坑儒”提出四个疑点,笔者十分赞 同。但李先生说:“考察西汉一代,焚书坑儒这个用语还没有出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下面,笔者就“坑儒”故事原型、“焚书坑儒”用语的出现和坑儒故事的 精细化做些探讨,提出更多的疑问,求教于海内外专家、学者。坑儒故事原型见于《说苑》卷二十《反质》,讲方士侯生、卢生害怕继续留在秦始皇身边会遭杀戮,于是一起逃跑,“始皇闻之,大怒曰:‘吾 异日厚卢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诽谤我。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乃使御史悉上诸生。诸生传相告,犯法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说苑》是西汉末叶刘向辑录皇室和民间藏书中的有关资料,然后分类、整理而成的杂著类编。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杂说篇》指责刘向“广陈虚事,多构伪辞”。《说苑》属稗官野史之流,坑儒一事,本不足信。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可以说彻底砸碎鲁诸儒的饭碗。鲁诸儒一定又恨又怕。陈涉起义以后,孔子八世孙孔鲋率鲁诸儒持孔氏之礼 器,往归陈王,孔鲋当上了博士。这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孔鲋率鲁诸儒投陈王是个艰难的痛苦的选择。当事者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坑儒”的 故事说不定就是孔鲋编造出来的。故事最初的流传范围大概就在鲁诸儒之中。假使秦始皇果真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秦末汉初非孔姓的儒生肯定有人会讲述此事。然而事实是:曾做过秦博士,到汉文帝时还传授今文《尚 书》的伏生;任过秦汉两代博士的叔孙通;在秦汉两代以教授《诗》闻名的浮丘伯;秦时为御史入汉当丞相的张苍,这些人谁也没谈论过秦始皇坑儒的事情。特别值 得提出的汉初儒学巨子贾谊,他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文《过秦论》,专门批判秦始皇的过失,里面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 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根本没谈坑儒之事。这些事实,不能不令我们对秦始皇坑儒说法的真实性产生疑问。率先讲出“焚书坑儒”用语的,是西汉前期经学家孔安国。依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中说法,孔安国乃孔子十二世孙。相传孔壁所藏古文 经书尽归孔安国。他作《尚书序》,说:“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又作《古文孝经训传序》,说: “逮乎六国,学校衰废,及秦始皇焚书坑儒,《孝经》由是绝而不传也。”(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十三)秦汉之际,非孔姓名儒都不讲坑儒,而孔安国一再讲坑 儒,这对笔者的猜测是个支持,秦始皇坑儒的故事十有八九是孔鲋编造的。“焚书坑儒”这个用语在《史记》中没有出现,但《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焚书与坑儒这两件事。司马迁写人叙事注意细节,常常使读者感到生 动、具体、形象,真如面对其人,身临其境。《汉书·司马迁传》称赞他:“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然而他叙述“坑儒”时,基本上因袭《说苑·反质》的传闻,缺乏细节,如被坑儒生首要人物的姓名、坑杀儒生的具体办法、详细地点等,可以说没有做到“其文 直,其事核”。司马迁曾向孔安国求教古文《尚书》。孔安国教授古文《尚书》肯定会提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按理说,司马迁完全可以从老师那里多得到一些坑儒的 信息,而实际却没有。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孔安国从家族长辈那里听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根本就缺少细节,所以讲不出来;再一种是司马迁跟孔 安国学习古文《尚书》的时候还年轻,听老师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信以为真,没有提出什么疑问。这两种解释无论哪一种正确,都对后来司马迁撰写秦始皇的文化政 策有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提到秦始皇的文化政策,但是口径并不一致。《秦始皇本纪》既写了焚书,又写了坑儒。《儒林传》说:“及至秦之季 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封禅书》说:“始皇封禅之后十三岁,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戮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依照 《秦始皇本纪》的说法,坑儒事件是由方士侯生、卢生叛逃引起的。秦始皇认为卢生等诽谤他,又联想起诸生也诽谤他,遂下令调查,“使御史悉上诸生。诸生传相 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这里坑杀是一色的儒生。《儒林传》里却说的是“坑术士”。儒生与方士所操之术不同, 不能混淆。或许有人认为,秦汉之时,儒者与方士已经交混,“坑术士”等于“坑儒生”。那么,《封禅书》中讲“焚诗书,诛戮文学”,为什么又没说“坑儒” 呢?同样讲秦始皇的文化政策,三处三样,笔者注意到,这三种说法,在西汉前期都存在,这是不是表现出太史公司马迁对待历史问题不能断定的一种客观态度呢?二百多年过去了。坑儒故事的精细化由东汉儒学家卫宏完成了。卫宏撰写《诏定古文官书序》,说:“秦既焚书,患苦天下不 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人不同,乃命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 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故事写得令人惊心动魄,却经不住推敲。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说:“今新丰县温汤之处,号愍儒乡。温汤西南三里有马谷,谷之西岸有坑,古老 相传,以为秦坑儒处。”唐代新丰县马谷,就是现今临潼县温泉镇。这里的温泉42℃,但是关中地区冬季气温经常达到零下10℃左右。纵令温泉使地温升高,能 让西瓜籽发芽、爬蔓,但绝结不出瓜。或许有人说:“这可能是温室栽培。”温室栽培技术确实是古代中国发明的。不过,有关温室栽培的最早记载,见于《盐铁 论·散不足》,是西汉昭帝时期,晚于所谓坑儒的故事足有一百二十多年。另外,史书记载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意得欲从”,“乐以刑杀为威”。他既然认为 诸生以古非今,犯诽谤罪,该杀,根本用不着设计圈套,让自己背上一个欺诈的恶名声。试问这符合秦始皇的个性吗?看来,秦始皇坑儒的故事越传越离谱,越不可信。我们承认秦始皇的残暴,但不赞成让秦始皇背坑儒的黑锅,因为实事求是是史学工作者应当永远尊奉的圭臬。复制于——马执斌《焚书坑儒的真相:不要把所有的标签都贴到始皇身上(2)》
简单来讲..在一个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要统治一个庞大的统一的国家,那么必然要采取大一统的手段。也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入手,将全国都统一到一个政权,一个经济体制,一个文化思想之下。灭六国,废分封,立郡县,这是政治方面的大一统统一度量衡,这是经济方面的大一统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是文化方面的大一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曾联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瑞安县小学、瑞安中学。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书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
我国的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曾联松,是浙江瑞安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经济学,1938年5月,曾联松经同学黄大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后,历任第五届、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骨灰存放在当地龙华烈士陵园。
曾联松设计的国旗方案,最初并没有入选,但是在田汉的坚持下被收录了。不过,审议组整体审核的时候,经过多轮讨论,将大五角星中的镰刀斧头标志去掉,改成现在四个小五角星围绕一个大五角星的图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国旗样式。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国旗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曾联松也由此成为五星红旗设计者。
中国的国徽,是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国徽的设计要比国旗晚一些,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国徽也是经过多次审议,多轮重组之后,才最终获得通过的方案,他是集体创造的结晶。
虽然国旗和国徽比较常见,但是他们都代表着国家,都有配套的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对其作出严格说明。制作国旗和国徽也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如《GB 15093-2008 国徽》就规定了国徽的样式、材质及色彩。2004年9月30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国家邮政局还特意发行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微》特种邮票。
国旗和国徽虽然常见,但是他确实庄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尊敬爱护国旗和国徽,人人有责。
因为儒家不符合秦朝的统治方针,秦朝的主导方针是法家。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
文言文中男女都用“他”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一些文学作品中,"伊"字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例如在著名的杭州"湖畔诗人"的诗集《村的歌集》中有《怅惘》一诗,它的前半是这样写的:"伊有一串串的话儿,想挂在伊底眼角传给我。伊看看青天上的白雁儿,想倩他衔了伊底心传给我。"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伊"字代表女性的她,而"他"在这里还指代着"白雁儿"这个"物",沿续的还是先前的用法。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过后,女性的第三人称便渐渐为"她"字替代,表示物的称呼也有了"它"字。这两个字,沿用至今,这个成绩,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刘半农先生创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时,一切旧的观念甚至语言,都受到全面的重新估价,所以,当时的许多工作,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譬如女性的第三人称吧,虽然先前可以由"他"字表示,但终嫌笼统。在当时,这个问题被对语言问题颇有兴趣的刘半农先生注意到了。在一番思索后,他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但当时,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因为该字应如何发音等问题,还没有想清楚,因而只是在朋友中谈了一下。不久,周作人在文章中,就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想法。在1920年左右,因为刘半农先生的想法,这个问题竟引起了人们争议。由人们争议,促使刘半农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使"她"字真正获得了人们的认可。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并没有阴阳性可分;再,"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时并不能区别,所以该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该文发表不久,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中,便发表一篇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先生的创造表示支持;接着也发表了一篇针对该文的《驳她字的研究》,是先前写文章的作者寒冰所撰。这样一来,"她"字问题便进入人们关注视野。此时的刘半农先生,已到国外留学。他在英国伦敦时,读到了登在《时事新报》上的两篇文章,这使他不由对此事深思熟虑一番,并写出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来。对这个有关"她"字的问题上,刘半农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人称)阴性代词;二、假如需要,能不能用这个"她"字。首先,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他举出阅读中的一个例子:"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这种语言方式,在外国文章,尤其文学作品中使用很多。但倘若按照"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的话,就会出现上面的使人摸不清头脑的问题。但是,用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便会显豁了:"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这样一来,说这句话所牵涉的三个人的角色,基本弄清楚了。这是一个显明的例子。接下来,刘半农对"她"字应当并可以运用作了分析,指出了此字可用的必要。他概括说:"我们因为事实上的需要,又因为这一个符号,形式和'他'字极像,容易辨认,而又有显然的分别,不至于误认,所以尽可以用得。"说到这里,刘半农似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是这个符号是从前没有的,就算我们造的;要是以前有的,现在却不甚习用,变做废字了,就算我们借的。"最后,为解决该字只能区别字形而难以区分字音这一点,刘半农也做了一些探讨。他说:"'他'字在普通语区域中,本有两读: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 o,用于读书。我们不妨定'他'为T'a,定'她'为了T'u o;……"当然,这一点刘半农也正在思考,故他希望周作人及孙祖基以及寒冰等关心此问题的人来共同研究。这里为何又牵及周作人呢?因为周作人大约认为"他、她"两字难以区别读音,故在自己文章中,不用"她"而用"伊"。而刘半农却以为"口语中用'伊'字当第三位代词的,地域很小,难求普通;'伊'字的形式,表显女性,没有'她'字明白;'伊'字偏文言,用于白话中,不甚调匀。"通过对该"她"的全面探讨后,刘半农还趁便提出一点新的想法:"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将《"她"字问题》写好之后,寄给当时发表过几篇论辩文章的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此文写成于1920年6月6日,发表于1920年8月9日;发表之后,又收入《半农杂文》集中,获得了广泛认同。渐渐,"她"字便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并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就连刘半农只在文章中提及而未来得及深入解说的"它"字,现在也成为人称之外的其它物名的确定代词而广泛运用。刘半农先生不仅是创制者,还是一位大胆的实践者。譬如这无生物的名称吧,自己创制了一个"它"字还不够,还对一些格外珍惜的东西,表达出一种近乎对异性的珍重。譬如他在给周作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说起文学,我真万分的对她不起,她原是我的心肝宝贝!……她竟如被我离弃的很渺远的一个情人一样。"将自己喜爱的文学,用一个女性的"她"来表示,在当时怕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吧。现在一些文章中,常常用女性的"她"字表达特别珍爱的事物,开先河者,也许就是刘半农先生吧?今天,我们得以很方便地运用"她、它"来表达意义,这其中有刘半农先生的绝大功劳。这是确实的。想想上世纪初二十年代时的环境,新创字,哪会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一点,过来的人体会最深。刘半农逝世后,鲁迅先生写过《忆刘半农君》的纪念文章,其中专门提及此事:"他(刘半农)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令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不能不对刘半农先生当年大胆又科学的精神表示感佩,这也是我们今天值得纪念和发扬的。这是摘自《中华读书报》的文章,内容基本属实,“她”在古代是没有这个字的,是刘半农先生创造出的字。“他”在古代是男女通用。
不是一个人设计的,是一个集体构思来的。关于国徽设计问题,近十多年来众说不一、争论不断,这两年又再度升温。中华读书报曾刊出的三篇文章,对国徽设计作出三种陈述--1997年10月1日,该报选登了《建筑师梁思成》(林洙著)一书中有关国徽设计的内容,题为《梁思成、林徽因设计国徽始末》,文章说:“1950年6月23日,召开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大会。在毛主席提议下,全体代表以起立方式一致通过了梁思成所领导的林徽因参加设计的国徽图案。”同年10月15日,该报登出一封来信,题为《任继愈先生投书本报指出,国徽设计者应是高庄》,来信说:“据我所知,国徽设计者是清华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他叫高庄(男)。”“国徽最后选定了高庄的设计,并经中央政治局通过。”1998年2月6日,该报又刊出题为《国徽设计者到底是谁》的文章,提出“国徽设计涉及好几个方面、有近一年的过程,它是多方面参与、阶段性完成的、集体创作的成果。但是,参与创作者的不同分工和责任还是可以划分得很清楚的,主体创意:张仃;图纸成稿:清华大学营建系;模型定型:高庄。”为探解国徽设计之究竟,笔者特地到全国政协档案处和清华大学,查阅了国徽设计的历史档案。毛泽东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第6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组长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该启事声明,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的截止日期是当年的8月20日。1949年8月5日,第6小组决定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三位专家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8月24日,第6小组讨论国徽应征图稿,提出“收到的作品太少,且也无可采用者,已另请专家拟制,俟收到图案之后,再行提请决定。”9月14日,第6小组传达毛泽东对国旗、国徽设计的意见:“国旗上不一定要表明工农联盟,国徽上可以表明。”9月25日晚8时,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据记载,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毛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两个专家组提出首轮方案在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之前,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些专家就已着手进行国徽设计。1949年9月25日,张仃、钟灵提出5个与政协会徽相似的国徽图案,说明书写道:“齿轮,嘉禾的结合,代表工农联盟。”“衬景及五角红星,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及共产主义的光芒普照全球。”“地球上面将我国版图显露出来,表现了我国特征--地域辽阔广大。”也大约在这个时候,清华大学教授林徽因、莫宗江提出了一个国徽图案,被要求修改并参加复选。经过清华大学教授邓以蛰、王逊、高庄、梁思成的协助,10月23日提出修改方案,写出说明书:“拟制国徽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周礼:‘以苍璧礼天’。说文:‘瑗,大孔璧也。’这个璧是大孔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一个瑗。荀子大略篇说:‘召人以瑗’;以瑗召全国人民,象征统一。璧或瑗都是玉制的,玉性温和,象征和平。……大小五颗金星是采用国旗上的五星,金色齿轮代表工,金色嘉禾代表农。……”政协决定,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之一设计国徽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后来又提出一个仿政协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国徽图案。这个方案与上述两个方案于1950年6月10日送到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五次常务委员会讨论。政协常委会对这三个方案均不满意,但对国徽图案中采用天安门表示肯定,决定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之一,设计国徽。马叙伦、沈雁冰在1950年6月21日写出的《国徽审查组报告》中,对6月10日的这次会议有明确记载:“计得有仿政协会徽拟制的五个图案(张仃、钟灵方案--笔者注),亦仿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图案,另有以民族形式拟制的两个图案(林徽因、莫宗江方案--笔者注),一并送请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定。经常委会认为均未恰当,指示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加以修正,另制图案。”在全国政协档案处现存的国徽设计图稿中,笔者没有找到这个被马叙伦、沈雁冰称为“仿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但据现有文字档案可知,该方案天安门色彩鲜艳、写实,形象是斜透视的。6月11日国徽组召开会议,对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提出的“仿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进行讨论。张奚若介绍道:“昨天我参加第五次常务会议,感觉天安门这个图式中的屋檐阴影可用绿色,房子是一种斜纹式,但是有人批评它像日本房子,似乎有点像唐朝的建筑物,……后来我与周总理谈过后,认为采取上述图样房子是必须加以修改的。”梁思成发言:“我觉得一个国徽并非是一张图画,亦不是画一个万里长城、天安门等图式便算完事。……而天安门西洋人能画出,中国人亦能画出来的。故这些画家所绘出来的都相同。然而并非真正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采取用天安门式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是要用传统精神或象征东西来表现的。同时在图案处理上感觉有点不满意,即是看起来好像一个商标,颜色太热闹庸俗,没有庄严的色彩。”张奚若、沈雁冰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天安门代表了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最后,这次会议原则上通过国徽采用天安门图形。此后,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竞赛。新一轮设计竞赛展开6月15日,张仃拿出其新设计的国徽图案(张光宇、周令钊提供技术意见,曹肇基助理绘图),并写出说明书:“一、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置五角金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家富强康乐。三、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是我五千年文化,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说明书中还附上一份设计人意见书,针对梁思成的观点提出意见,摘录如下:一、关于主题处理问题:梁先生认为:天安门为一建筑物,不宜作为国徽中构成物,图式化有困难,宜力避画成一张风景画片,要变成次要装饰。设计人认为:齿轮、嘉禾、天安门,均为图案主要构成部分,尤宜以天安门为主体,即使画成风景画亦无妨……不能因形式而害主题。二、关于写实手法问题:梁先生认为:国徽造型最好更富图式化、装饰风,写实易于庸俗。设计人认为:自然形态的事物,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变成艺术品。但加工过分或不适当,不但没有强调自然事物的本质,反而改变了它的面貌。……。三、关于承继美术历史传统问题:梁先生认为:国徽图案应继承美术上历史传统,多采用民族形式。设计人认为:梁先生精神是好的,但继承美术上历史传统,应该是有批判的。我们应该承继能服务人民的部分,批判反人民的部分……四、关于色彩运用问题:北京朱墙、黄瓦、青天,为世界都城中独有之风貌,庄严华丽,故草案中色彩,主要采朱、金(同黄)、青三色,此亦为中国民族色彩。但一般知识分子因受资本主义教育,或受近世文人画影响,多厌此对比强烈色彩,认为“不雅”。……实则文人画未发展之前,国画一向重金、朱,敦煌唐画,再早汉画,均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至今仍热爱此丰富强烈的色彩,……倘一味强调“调和”,适应书斋趣味,一经高悬,则黯然无光,因之不能使国徽产生壮丽堂皇印象。从档案中可以看到,6月11日国徽组同意采用天安门图形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提示下,梁思成已接受以天安门为题材设计国徽,并将天安门设计成正立面图案。梁思成并不反对采用中国古建筑中最见的金、朱二色,在林徽因、莫宗江1949年10月23日提出的方案中,这两种色彩均已采用。6月15日晚8时国徽组召开会议,讨论清华大学新绘制的3幅图案和中央美术学院张仃方案。梁思成发言:“周总理提示我,要以天安门为主体,设计国徽的式样,我即邀请清华营建系的几位同人,共同讨论研究。我们认为国徽悬挂的地方是驻国外的大使馆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重要地方,所以它必须庄严稳重。”梁思成还提出:(1)国徽不能像风景画。“我们的任务是要以天安门为主体,而不要成为天安门的风景画,外加一圈,若如此则失去国徽的意义。”(2)国徽不能像商标。(3)国徽必须庄严。田汉提出不同意见:“梁先生最要避免的是国徽成为风景画,但也不必太避免。我认为最要考虑的是人民的情绪……梁先生的离我们远些,张先生的离我们近些。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位的意见需要统一起来。”这次会议决定将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图案中的两幅进行合并:“将梁先生设计的国徽第一式与第三式合并,用第一式的外圈,用第三式的内容,请梁先生再整理绘制。”6月16日,梁思成拿出新修订的图案,国徽审查小组再次开会,将这一方案与张仃方案进行比较。沈雁冰写出《国徽审查小组报告》:赞成梁思成新作图样(金朱两色、天安门、五星)者,计有:张奚若、郑振铎、廖承志、蔡畅、邵力子、陈嘉庚、李四光(李未到,然昨天已表示赞成此图之原始草样)。邵力子于赞成该图样时,提一意见,主张把梁的原始草样之一与此次改定之样综合起来,使此改定样的天安门更像真些。赞成的理由:梁图庄严,艺术结构完整而统一,(邵力子说张图美丽而梁图庄严)。田汉、马夷老,说两者各有所长。……雁冰曾询在组以外见过此两图者之意见,或言张图美丽,或言梁图完整,而觉得两图都不理想。在年长的一辈人中间,对于张图意见较多,对于梁图意见较少。……。由于一些评委又提出修改意见,梁思成再次组织人员修订图稿,于次日写出说明书,摘录如下:这次的设计是以全国委员会国徽小组讨论所决定采用天安门为国徽主要内容之一,而设计的。因为天安门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物,而它前面还有石桥、华表等许多复杂的实物,所以处理它的技术很需要考虑。掌握象征化的原则必须:(一)极力避免画面化,不要使它成为一幅风景画。这就要避免深度透视的应用,并避免写真的色彩。(二)一切需图案化象征化,象征主题内容的天安门,同其他象征的实物的画法的繁简必须约略相同,相互组成一个图案。……图案内以国旗上的金色五星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天安门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与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以革命的红色作为天空,象征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底下正中为一个完整的齿轮,两旁饰以稻麦,象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以通过齿轮中心的大红丝结象征全国人民空前巩固团结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周围。……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为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红色描金,是中国民族形式的表现手法,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国徽图案的最后通过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在这次会议的记录上,笔者看到,郑振铎、张奚若、沈雁冰认为清华大学方案“在艺术上非常成熟,结构完整而统一。”周恩来对清华大学方案评论道:“图下面带子联结一起,象征着工农团结。”周恩来与马叙伦提出,清华大学方案“金色和红色表现了中国特点”,中央美术学院方案“红红绿绿,虽然明朗,但不够庄严。”这次会议还讨论了国旗、国歌、国徽中选方案的褒奖问题。马叙伦认为清华大学中选方案(二图)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最初绘有天安门的方案(六图)改造而来的,提出褒奖时要重视这一因素:“二图与六图尽管体系性质不同,但二图的图样是由六图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初造意与描仿画下来的都不能不奖,给奖章纪念册都不成问题,奖金多少,望大家考虑。”郑振铎、张奚若提出不同意见。郑振铎认为不能只考虑天安门这一因素:“最初的图不但有天安门,而且国旗也包括在内,这点在给奖时应提起注意。”郑振铎显然注意到了,清华大学虽不是最早采用天安门形象的,但却是最早、并始终把国旗上的五星设计入方案的,而正是把天安门置于五星红旗之下,才充分体现了政权特征。张奚若更是坦率地说:“这不是大家分钱的问题,而是对当选者一个隆重奖励,并表示对国徽尊重。第六图虽有天安门,并非个人创造,而是抄政协徽章的内容。我主张当选者奖给一千万元,其他则是另一个问题,可酌情给二等奖。”马叙伦、沈雁冰最后提出:“当选国旗、国徽、国歌都一律奖给一千万元,此外采用有天安门作内容的(造意的)奖给五百万,照着画下来的也奖五百万元。”大家一致同意。清华大学营建系获得了国徽设计一等奖,并领到了一千万元(旧币)的奖金,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国徽图案通过之后,梁思成向中央推荐清华大学营建系雕塑教授高庄来完成国徽立体浮雕模型的设计塑造任务。生性耿介的高庄在塑造模型时,认为国徽方案中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就上书毛泽东:“主席,你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艺术家……”。毛泽东主席同意了高庄的意见。从7月初到8月中旬,高庄经过一个半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国徽模型的设计塑造工作,中央同意了高庄所作的国徽浮雕模型。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国徽终于诞生了。1950年国徽设计任务完成之后,梁思成自撰《梁思成小传》,动情地写道:“他自己(梁思成以第三人称写作此文--笔者注)所引为最光荣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清华大学营建系教师们的集体创作,而他是其中的一个。”国徽采用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方案,本应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国徽的设计,却出现诸多“版本”,几成“公案”。共和国国徽的诞生史不应再被讹传下去了。笔者不禁想起当年张奚若在讨论褒奖国徽中选方案时的发言:“这不是大家分钱的问题,而是对当选者一个隆重奖励,并表示对国徽尊重。”回答者:易伊 - 魔法师 五级 1-8 11:09--------------------------------------------------------------------------------▲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16日,全国政协筹备会议首次会议上,决定成立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并向全国发出征稿启事。一个月内就收到国内外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1992幅。应征的国旗方案也各具特色,如陈嘉庚设计的国旗是镰刀斧头旗;郭沫若设计的国旗是两个长条,象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朱德设计的国旗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嵌有红五角星,象征晴朗的天空。这些图案经过认真挑选,选出38幅图案印发给政协代表,让大家评议。最后确定其中的复字第32号图案,经毛泽东审查通过并在9月27日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作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面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是上海一名普通的经济工作者。国旗的寓意是:一颗大星引导在前,几颗小星环绕其后,形成众星拱北斗之势,大星即为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中国人民,党和人民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确定小星的数目时,他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人民包括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以他决定以四颗小星代表广大人民。从此,五星红旗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政务院邀请有关人士开会讨论国徽设计问题。按中央规定,组成国徽的素材为国旗、天安门、齿轮、谷穗与红绶带,而完美的组合则需要依靠艺术家们的政治和艺术修养。会上,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高庄的发言语惊四座、掷地有声:“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想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当时,由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等人设计的国徽平面图案,已由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政协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当然,这个图案仍是平面的,尽管画出了凹凸部分的明暗阴影,但也难以代替立体的模型,经梁思成力荐,高庄教授承接了塑造国徽浮雕、设计立体模型的重任。高庄教授在动手制作国徽雕塑时,经过细心推敲,反复揣摸,发现平面图案个别构件的位置、红授带的动感以及稻麦穗的弧度与造型要做一些修改,才能使国家的象征———国徽尽善尽美。但要做出修改,又谈何容易。国徽平面图案业已经全国政协、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哪怕是细微修改,连国徽平面图案设计负责人梁思成教授也不敢贸然同意。再说,国徽立体模型要在当年国庆节前完成,任务重,时间紧,若再作修改,万一有什么意外,其政治责任与严重后果无人能够承担。但高庄教授本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艺术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为了求得理解与支持,他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态度诚恳、意见直率的信,坦言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毛主席虚怀若谷,同意了高庄的修改意见,并交由周总理具体处理。彭真同志还到清华园传达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采纳高庄教授建议的信息,并看望了高庄教授。此后一个多月即6月底至8月中旬,高庄教授率领助手倾注心力,冒着酷暑,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完成了国徽浮雕模型。相对于平面模型,立体模型的禾穗并列向上,或刚或柔,象征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共存和蒸蒸日上;红绶带有规律地穿梭,与天安门城墙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此外,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等也做了一些修改。总之,国徽立体模型是政治性、艺术性、自然性和历史性4个标准的完美统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和时代精神。8月18日,国徽审查组通过了国徽的浮雕模型。其后,莫宗江先生据此浮雕绘制了国徽方格墨线图和国徽断面图。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布命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至此,庄严、神圣、富丽而且完美无憾的国徽正式诞生!回答者: wnc7188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1-8 11:12--------------------------------------------------------------------------------国 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表示亿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我国的国旗的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向全国以及海外侨胞征求国旗设计方案,一共收到2992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挑选,最后选种现在使用的这个方案。他的设计者是当时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的曾联松。国旗、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重国旗和国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挂的暂行办法》,在这个办法中除规定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应该挂国旗外,还对国旗的挂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在国旗和其他旗帜并挂时,国旗的位置比其他旗帜高。升国旗必须到杆顶,降国旗时不得落地。在庆祝集会上升旗时,应由一人持旗,二人护旗,参加者行注目礼。国旗和国旗图案不得做工商业品的标记、装饰、广告、图案,不得做机关、团体、学校的证章、纪念章、及徽章。国 徽中国的国徽图案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6月18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著名教授张仃、周令钊都参加这个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数白幅国徽方案,经过反复比较,并由美院的教授加工,设计成现在的国徽图案。在国徽中,天安门图案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农民阶级。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252 浏览 3 回答
292 浏览 5 回答
296 浏览 7 回答
236 浏览 4 回答
325 浏览 3 回答
110 浏览 3 回答
103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6 回答
212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5 回答
246 浏览 4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3 回答
285 浏览 9 回答
95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