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水系统和自然水过程受到影响。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城市不透水地面的增加。导致城市地表径流量增加。汇流时间缩短。自然水体水质恶化。大量研究证明了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瞪州。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传统的雨水管网将雨水视为灾害,试图将雨水在最短的时间排走。但这样却无法根本地解决问题,城市内涝成了最典型的佐证。为了解决由于城市化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多样化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北美的利用综合措施来解决水质,水量等问题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别,1990年代美国在BMPs基础上推行的低影响发展(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同时期在英国发起的维持良性水循环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本着雨水管理应适合所处区域生态背景的理念,澳大利亚墨尔本作为示范城市开展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的研究”:新西兰集合了LID和WSUD理念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这些理念是城市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都着力于寻找一种适合特定场地或区域的雨水管理解决途径。本世纪初,我国开始逐渐重视对雨水的管理。认识到雨水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被回收利用。并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比如将雨洪利用与景观系统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先进的雨洪利用理念和技术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对雨洪管理的理解.建立运用先进理念解决雨洪问题的信心,证明雨洪管理不仅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同时也能够产生经济和美学价值。国外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应用.1美国最佳管理措施(BMPs)及低影响发展(LID)体系美国很早就对雨水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最佳管理措施从1972年第一次被提出到现在,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技术体系,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实施和验证。在此基础上美国于年代兴起了低影响发展的浪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定期召开低影响发展国际会议。20lO年国际低影响发展大会于4月在旧金山召开,主题为重新定义城市中的水。与传统的雨水处理系统相比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传统方式是将雨水尽可能快地排入雨水管网,之后进入附近的水体。BMPs是通过收集、短时地储存或引导雨水按照设计流速渗透进土壤和下游的雨水设施。就近处理雨水。以达到减少径流和污染物以及控制流速的目的。通常分为两种形式。结构性BMPs和非结构性。结构性BMPs和非结构性BMPs有时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最显着的区别是非结构性BMPs侧重。预防。.而结构性BMPs侧重。缓解”暴雨产生的径流及对水质的影响。非结构性BMPs。涉及更广的规划和设计层面。甚至可以被上升为一种政策.它是多种可以提高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实践的集合。结构性BMPs相对容易理解。是一系列用于雨洪管理的具体的技术手段。表2中分别总结了非结构性和结构性BMPs的主要类型。低影响发展(LID)是雨洪管理方面一个相对较新的理念。在1990年代初期.马里兰乔治王子县作为先锋首次提出并运用了LID技术。LID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综合雨洪管理战略。它通过运用规划和设计手段模拟自然的水文过程,创造具有功能性的水景观。其目的是控制源头。使雨水自然下渗,减少径流。LID通常借助场地中的景观要素来取代流域末端价格昂贵的雨水收集设施,以此来解决雨水问题”。LID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新建项目。在处理城市更新和已建成项目方面也卓有成效。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城市发展,保证场地活力的同时。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水文过程的负面影响。并保持或恢复场地的生态功能。LID设计过程是连续的并且是可重复的,主要包括以下5个理念:(1)在设计中.水文过程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雨洪管理系统应该模拟自然水文过程.达到水量,水质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需要。通过微管理实现分散式控制:为了模拟自然过程。整个场地应该被视为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和作用的小尺度设计组成。这样的结构有助于为管理和控制提供灵活性。并形成自下而上的管理链条。源头控制:在径流产生的地方控制它们.以消除径流将污染物汇聚到下游的风险。整合非结构性系统。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问题:设计认可自然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潜力.提倡充分利用土壤的生物和化学过程。比起人工设施,自然系统更容易被设计和维护。将场地中的自然要素纳入到雨洪管理体系既节省开支又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自然要素的保持和恢复(例如植被和土壤的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多功能的景观.建筑和基础设施:在规划和设计中有许多具体的LID技术手段可供选择.首要的选择标准之一是既要满足设计需要又要实现雨洪调控的目标。技术通常是多功能的.可以满足多种需要。屋顶花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能实现雨洪的调控又能提供宜人的环境。基于以上理念。最理想的LID场地设计会尽量利用自然景观。将径流量减到最小。并且保护现有的自然水流通道。从而减少对排水设施的依赖,减少工程量。与此相反。传统的雨水场地设计往往会增加径流。结果导致对大型雨水设施的依赖.LID规划和设计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几点圈:延长径流的通过时间;维护自然的泄洪通道,并尽量分散径流;将不透水的区域(例如不透水铺装和屋顶)与排水系统分开。取而代之的是通过透水区域下渗雨水;保护能够减慢径流速度.过滤污染物,容易下渗的自然植被和土壤;引导径流通过有植被覆盖的区域,以过滤径流并回补地下水;提供小尺度分散式的要素和装置以实现调控目标;就地处理污染物,或者阻止它们的产生。美国从1970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发展新型的雨洪管理模式.以消除传统雨水管网系统在处理暴雨时的不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从政府到公众。都已经认识到雨洪管理的重要性。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雨洪管理系统。西雅图.旧金山及波特兰都可以说是美国雨洪管理的模范。目前美国的经验已经被世界上其他国家所认可.并将其理念和技术方法不断地扩展。.2欧洲的雨洪管理体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欧洲逐渐加深了对雨水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探讨有效的暴雨管理措施.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对雨洪管理的需求,在欧洲大部分地区.起源于美国的BMPs技术手段同样被广泛应用。BMPs集成了一系列与雨洪相关的规划.设计.管理方法,并同时兼顾了水文过程,环境和人们的审美与游憩需求”。在欧洲发展的最初几年。大多数结构性BMPs最首要的目标是径流控制和削减洪峰流量。随后的五六年欧洲才开始在控制水量的同时注重水质的保持。德国最常用的主要包括浅草坑和渗渠。由于频繁的洪涝灾害。年代法国开始广泛地接受BMPs.例如滞留池和可渗透铺装的使用。在位于寒冷地区的国家如瑞典和丹麦,蓄水池被使用得最多:当天气寒冷时浅草沟和渗池被用于控制雨水和融雪。南欧的一些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运用BMPs还相对较少,但它们已经开始尝试在一些场地运用技术处理降水。BMPs技术在英国应用的相对广泛,表3描述了BMPs在英国的应用情况。在结构性BMPs的基础上.英国发展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Sustainable Urban Dfainage System).成为英国城市规划中雨洪管理的主流。国家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工作组于2001年成立.这个工作组在2004年发布了《可持续排水系统的过渡期实践规范》(Interim Code ofPractic跫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实施可持续排水系统的战略方法,并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矧。所谓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即指运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手段。通过一种比传统技术更加可持续的方法来处理地表水的排放田J。SUDS包含了不同层面的技术方法:预防:利用场地设计以及家庭和社区管理.防止径流的产生和污染物的排放;源头控制:在源头或接近源头的地方控制径流;场地控制:对来自不同源头的径流进行统一的管理;区域控制:管理来自几个不同场地的径流.通常是使用湿地和滞留塘。经过近20年的探索。欧洲尤其是英国已经在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规范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3雨洪管理在大洋洲的发晨 城市设计(WSUD)与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是澳大利亚从1990年代末针对传统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发展起来的~种雨水管理和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核心观点是认为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该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技术整合进城市的景观中.这样对结构性措施的需求就会减少””。WSUD的目标是有效地解决径流问题.保护周边环境的同时在城市地区节约用水并最大化地实现水的自然循环.提升城市在环境.游憩、文化.美学方面的价值。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权衡各种水过程之间的关系1261。WSUD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5点””:保护自然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提升自然水系统。将雨水处理手段整合进景观中:将收集的雨水作为一种景观要素,最大化地提升视觉质量和游憩价值。保证水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证水体的水质。减少径流和峰值流量:通过渗池和减少不透水铺装等方法减少径流。在减少城市发展成本的同时增加效益:使排水设施的成本最小化,并使景观得到改善.从而提升区域价值。澳大利亚WSUD的特点是将整个水循环作为一个整体,强调水循环的流畅。雨洪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支持着整个循环的正常运转(图2)。另外它还强调将雨洪管理整合进城市的景观系统之中,这种做法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升景观的价值。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IUDD)是新西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关于推行低影响设计的科学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北美LID及澳大利亚的经验。它试图通过一整套综合的方法提高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避免由于传统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自然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护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用适当的规划.投资和管理手段.使城市在既能够满足环境需求又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沿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前进。LIUDD体系中的主要原则被分为三个层次.上一层的原则被融人下一层中。并被细化。体系中首要的原则也就是最高原则是人们要达成一种共识: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尽量减少负面效应.实现流域管理的最优化。这一原则贯穿于整个体系中。LIUDD将流域视为城市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研究流域范围内的生态承载力是LIUDD的中心内容。同WSUD类似的是.将雨洪管理视为维持正常水循环的一部分。不同的是LIUDD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水循环被视为整个城市开发和设计体系的一个分支,而的研究重点是以水为核心的城市发展。雨洪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我国在雨洪管理方面起步比发达国家略晚.并且雨洪管理技术和措施尚未被广泛推广。而我国面临更加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且由于幅员辽阔.水问题更为复杂多样。雨洪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的研究支撑.需要有自由的数据共享平台。同时雨洪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和规划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另外整个体系的构建也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略有欠缺。近年.我国已经认识到雨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相关领域的政策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发布了《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报告集。其中对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潜力作了估算本着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洪涝。使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200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并作为国家标准实施。许多地区也开始逐渐重视对雨洪的管理.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深圳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等。在理论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基于我国国情的雨洪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城市雨水污染物控制,城市雨洪调蓄.建筑的雨水利用模式等13L321.我国在雨洪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创新是分尺度.分层次地构建雨洪安全格局。雨洪安全格局理论是针对我国城市所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提出的。雨洪安全格局理论认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途径应该具有整体性和多目标性。而非单一的工程措施。雨洪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是识别出对于水过程起控制作用的空间位置.通过对这些关键位置的保护和合理规划来实现雨水.洪水的调蓄。并通过滞留和下渗雨水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在实践方面。北京是我国第一个开展雨水利用的城市。年启动的。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是我国开展得比较早的城市雨水利用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着力于将雨水利用融入景观营建,实现生态价值与游憩价值的统一。除此之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天津桥园公园.北京顺义区东方太阳城等项目.启示从国外雨洪利用的理念和技术发展。以及我国最近几年对雨水利用的重视,可以看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处理好城市中的雨洪问题既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又联系着生态系统的维持。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应该重视以下几点;要改变传统的视雨水为患的观念.提倡以预防为主。新型的可持续雨洪管理需要将雨水视为朋友。加以引导。从而进行利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以预防为主。例如注重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采取密集形式的发展,重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等。而这些方面的推行离不开公众参与。加强雨洪管理的研究与政策支持。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了解各种生态过程。积极开发雨水利用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制定城市雨水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将雨水利用标准化.法制化。将城市水系统作为规划整体的一部分进行统一考虑。这样有利用于区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和达到雨洪管理的效果。推广雨洪管理技术,使之在不同尺度的规划和设计中得以实施。目前各种具体的雨洪管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国外已经被大量使用和推广。其效果也得到了验证。但具体应用起来,要结合场地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规划和设计的需求。因为雨水问题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与特定的水文地质,已建成的水利设施关系密切,所以在推广具体技术时,要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结语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雨水作为重要的水源。如仍旧按照传统方式处理.则不能解决由于城市下垫面变化所带来的内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试图找到将雨水资源化并有效管理雨水的途径。发达国家已经在雨水利用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成效。我国现代雨洪管理起步较发达国家略晚.因此应在借鉴国外案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雨洪管理体系,实现新型的可持续的雨洪利用发展
吴毅、陈颀:《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15年5期。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目标与可能路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陈颀、吴毅:《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社会》(B类权威)2014年1期。《“地根政治”:揭示农地制度新变革的真问题》,《北京日报》2013年8月19日。吴帆、吴毅:《整风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湖北大冶县矿山公社为例》,《开放时代》(B类期刊)2013年2期。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12年6期。吴帆、吴毅、杨蓓:《意识形态与发展进路:农业合作化运动再反思》,《天津社会科学》(B类期刊)2012年1期。杨蓓,吴毅:《人民公社:现代乌托邦的追求与受挫》,《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吴毅、吴帆:《结构化选择: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思考》、《开放时代》(B类期刊)2011年4期。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开放时代》(B类期刊)2010年3期。吴帆、吴毅:《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探索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的一个视角》,《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09年第3期。吴毅等:Twenty Years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Public Academic Movement,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ll 2008 Vol. 41 No. 01.(SSCI)。吴毅等:The Path and Subject of Rural Governance Studies: A Response to Ying Xing's Critique,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ll 2008 Vol. 41 No. 01.(SSCI)。《权威民主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中国改革报》2008年11月17日。《治道的变革——也谈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权建设》,《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9期。《从革命走向革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5期。《“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07年第5期。《迎检的游戏——乡镇调查手记》,《读书》2007年第6期。《何以个案 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质问》,《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开放时代》(B类期刊)2007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局促的改革空间——一个学者眼中的乡镇机构改革》,《南风窗》2005年5月(上半月刊),该文为《南风窗》对吴毅的专访。吴毅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B类权威)2005年4期。《最后的征收》,《读书》2005年5期。 《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开放时代》(B类权威)2005年2期。《“诱民致富”与“政府致负”》,《读书》2005年1期。《对农地征用中政府与农民争利现象的两点思考》,《上海行政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催收与拖欠》,《天涯》2004年5期。《乡村的权力承包》,《天涯》2004年5期。《法的正义抑或情的入理》,《天涯》2004年5期。《不同语境下的乡村关系》,《探索与争鸣》,2004年9期。《农地征用中基层政府的角色》,《读书》2004年7期。《农民“种房”与弱者的反“制”》,《书城》,2004年5期。《税费改革中乡村利益张力下的村级财务困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杨震林、吴毅:《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中州学刊》2004年1期。吴毅、杨震林:《道中“道”:一个村庄公共品供给案例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期。《宗族权威的变异与经纪模式的消解》,《文史哲》2003年4期。《从革命到后革命:一个村庄政治运动的历史轨迹》,《学习与探索》2003年2期。《记述村庄的政治》,《读书》2003年3期。 《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A类权威)2002年11期。《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4期。《公共空间》,《浙江学刊》,2002年2期。吴毅、杨震林、王亚柯:《村民自治中“村委会自治”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学海》2002年1期。徐勇、吴毅、贺雪峰等:《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002年1期。《无政治村庄》,《浙江学刊》2002年1期。《“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开放时代》(B类权威)2001年12期。贺雪峰、吴毅、仝志辉:《村庄选举研究:眺望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窗口》,《江海学刊》2001年1期。吴毅、贺雪峰:《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新规则是如何演绎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卷(国际性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评论中文期刊)。吴淼、吴毅:《村民自治:理论资源和运作绩教》,《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4期。《制度与国家: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透视》,《天津社会科学》(B类权威)1999年3期。《制度引入与精英主导:民主选举规则在村落场域的演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期。《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进入与社区内生》,《政治学研究》(A类权威)1998年3期。《村治中的政治人——对一个村庄村民公共参与和公共意识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8年1期。《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B类权威)1997年5期,《新华文摘》1997年12期全文转载。《农村衰败与晚清现代化的受挫》,《天津社会科学》(B类权威)1996年3期。被《新华文摘》1996年5期部分转载。《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1期。《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科学报》1995年12月14日。《社会政治取向与政治稳定关系的结构分析》,《政治与法律》1995年4期。徐勇、吴毅:《地区发展非均衡性的政治影响分析》,《学习与探索》1994年3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环境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制约》,《重庆社会科学》1993年3期。《试论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4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1年5期。《发展我国城市的正确方针》,《城市开发》1991年5期。《论城市发展的历史机会》,《城市科学》1991年3期。《从日本的国策看其对华北的渗透》,《重庆史学》1989年2期。
中国水利现代化初探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进入21世纪,就水利行业的发展,议论十分活跃。其原因是(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水利行业相对落后的现状,已暴露出日益严重的水问题。这些都迫使水利行业必须加速改革进程,尽快实现现代化。汪恕诚部长在2000年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的水利要由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转变为可持续水利。"这也是水利行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和改革方向,实现中国水利现代化是当代水利工进入21世纪,就水利行业的发展,议论十分活跃。其原因是:(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水利行业相对落后的现状,已暴露出日益严重的水问题。这些都迫使水利行业必须加速改革进程,尽快实现现代化。汪恕诚部长在2000年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的水利要由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转变为可持续水利。"这也是水利行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和改革方向,实现中国水利现代化是当代水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水利现代化的道路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因此水利行业现代化首先要满足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对水的各种需求。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水利行业的现代化还表现为能清楚地认识水的基本规律,引导社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控制不合理的需求和消费。纵观人类社会对水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过五个阶段:(一)以防洪建设为主的阶段人类社会要求发展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特别是人类开始在水域周边定居之后就必须进行防洪建设。一般是堤防、城墙、城区排水系统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防洪建设水平。(二)以供水建设为主的阶段人类社会防洪安全得到一定保障之后,经济就会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水的供需矛盾就日益突出,这时各种引水、配水等供水系统的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经济越发展,要求供水能力和保障率越高。(三)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的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供水量越高,排污量增加,水域的污染将造成重大社会问题。因而水资源保护、改善水域水质等水环境建设将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四)以景观建设为主的阶段在水质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会对水域周边的景观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以水域空间管理,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空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将首先在城市周边地区得到发展。(五)以生态修复为主的阶段随着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增强,人们重新审视自然水域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要求恢复水系自然生态功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水域不仅要清洁、美观,而且要求水域生机盎然。即回归自然、修复水域的生态系统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水系管理的主要内容。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水利建设所表现的相应内容也有所不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防洪、供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在70年代重点进行水资源保护,80年代抓水系景观建设,90年代抓水系生态修复,水利发展的阶段性表现比较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前一时期由于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问题积累较多,在现阶段表现的发展阶段性不十分清楚。在防洪方面城市防洪标准较高,大江大河可防中、小洪水;在供水能力方面北方缺水严重,江河断流,但地下水开采能力较强,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域污染已十分严重,流经城市的水系普遍呈严重污染,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大城市水系已开始景观建设,但水质普遍较差;水系的生态修复问题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进入21世纪,人们对水利建设的要求应当是全方位的,可以预计在21世纪的前半段,人们将会要求恢复碧水蓝天、山川秀美,要求水系恢复良好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而我国水利现代化要求我们进行大水利建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利五阶段的跨越。二、水利现代化的内涵首先,中国水利现代化是为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利的需求。即在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和控制各行业的用水需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综合整治和强化流域管理,提高流域国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其次,中国水利现代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包括:继承我国数千年水利建设的遗产,发扬真正适合我国江河自然特点的智慧和经验;引进国外的经验和技术要适合中国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水平。总之,中国水利现代化是要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的需求,符合中国人的水文化和水意识。同时,水利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与传统水利相比较,要充分体现进步;一是与国际现状相比较,在总体上应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水利现代化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观念现代化对于当代社会与水有关的各种先进观念和科学结论应当充分融入水利建设和管理理论之中,在观念上充分吸收和利用人类最科学、最先进的智慧。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水和谐共处、湿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流域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等。(二)技术现代化首先应当掌握和了解国际水利建设领域内最新的水文、勘探、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进展,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财力,引进或吸收必要的技术。同时,能及时了解通讯、计算机、管理、监视、预报等相关领域内的技术进展,随时吸收高新科技成果,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水利技术。(三)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的现代化。在管理技术方面应当充分吸收信息、通讯、预测、决策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使水利管理过程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同时建设完善的水利管理法规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和有力的执法,使公民自觉遵守法规,依法治水。实现上述三方面的现代化应当首先抓人才的教育和社会宣传。要通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观念及技术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广泛、不断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水观念和依法治水的意识。水利现代化是一相对概念,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有新的变化。水利现代化是有起点的,即我国水利建设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之时,但它是没有终点的过程。三、目前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差距如果将我国水利事业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过程之中。(一)观念上的差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但是这一原则还没有能够反映到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理论中。因此,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已出现了许多不可持续发展的征兆,将对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如北方河流的断流、华北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湖泊干枯或萎缩、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起源于人类大量侵占生态用水所造成的生态退化。森林砍伐及坡地垦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对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的人类活动,以及向水域大量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都说明在观念上存在的差距。1998年发生长江及松花江、嫩江大洪水之后,中央提出"退耕还林(草)、""退湖还田"、"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代表国家领导层观念的重大转变。但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变成新的水利建设理论还需要一个过程,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如:1.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流域内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3.流域承载力的估算;4.流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5.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与技术;6.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价;7.流域内代际公平原则的体现;8.流域内地域公平原则的体现。在我国传统的水利理论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而是片面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至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水系管理中比较注意全流域的管理,明确提出"人与水和谐共处"、"回归自然"、"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等目标,流域生态系统保持较良好的状态,流域内的居民普遍有较主动的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应当说在观念方面我国还处在转变的初期,与国际先进观念仍有较大差距。(二)技术上的差距在水利建设技术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并不存在整体上的差距。在大坝建设技术方面,小浪底、三峡等工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在泥沙运动、高速水流、坝体抗震、坝体优化设计等理论方面也都处于国际领先之列。目前我们与国际水利技术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即一方面在某些大工程上表现出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较陈旧的设备和施工技术。对一些技术先进但造价昂贵的设备和施工工艺还无法采用。1.超级堤。堤宽约为堤高的30倍,堤顶可建设道路及住宅开发。由于堤身较宽,既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推广超级堤建设,代价较大。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流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流域下垫面透水面积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产流系数加大,城市致灾因子增强。加之城市内地下设施及电、水、气、通讯、信息、交通等生命线网络系统的发育,洪涝灾害损失将成倍增加,城市相对于洪水脆弱化。除需增加沟渠、泵站等排水设施外,还需要建设城市雨洪调蓄设施,如利用城市绿地、运动场、停车场等临时蓄水,或修建调节池、地下水库、地下河等大型蓄水设施拦蓄雨水。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在实施城市雨水调蓄计划,城市建设费用可能增加20%左右,目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尚未实施这样的计划。3.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河道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设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目前在我国河道整治中尚未考虑这种增加河道自身净化能力的措施。4.水利工程机械。目前我国堤基处理率较低,渗漏、管涌等隐患较多。我国虽然已研制成功锯槽机、旋喷灌浆等垂直防渗墙施工设备,但施工能力低,对埋有较大卵石的基础无能为力。国外已开发成功大功率的地下水泥土连续防渗墙的施工机械,可适用于卵石基础,最大深度可达50~70m.但每台价格在2000~3000万元左右,还难以引进。此外如大型隧洞掘进机、皮带传送机、疏泥船等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设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水系生态修复技术。发达国家正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或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我国目前虽已有萌芽,但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理论指导。(三)管理上的差距应该说我国对水资源、水利工程、流域的管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管理人才的素质及选拔基于水在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在大多数国家水行政及流域管理人员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由于公务员首先要通过严格的选考,就连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只有1/10左右可以通过,因此其管理人员都属精英。进入水管理公务员队伍之后,首先进入基层工作,2~3年轮换一个岗位,有秩序地参与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科研等各领域进行全面训练。而且在轮岗过程中有才能者升,无业绩者转入地方,能走上领导岗位者皆有真才实学。高水平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才有高水平的管理。在一些国家,还有一条非常好的人事制度,即一般公务员每3年轮换一个岗位,处级公务员2年轮换一个岗位,局级公务员一年轮换一个岗位,这种非同步轮换制度可以防止宗派主义发生。一个局长调到新单位工作不可能带走一帮人,在一个单位任期短不可能形成亲疏远近,只能按制度办事。各个岗位上领导轮换频繁,也容易产生比较,便于把每一届领导的长处保留下来。2.管理制度化有些国家管理制度之完善另人吃惊。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雷打不动的制度,包括什么事由谁办,每月第几周的星期几要开什么会、办什么事、提交什么报告等都是年年不变的。无需发会议通知,到时候开会、办事就成了。所以在管理人员中每一个人该办什么事、什么时候办是谁都清楚的,无需谁告诉你,但到时候会有人来检查你的工作。有时候连行文格式都一成不变,只要填上新情况、新数字就可以了。这避免了许多推委和扯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注重管理工作的总结针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因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管理能力的标志。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与日本举办了15届中日河工坝工会议,日本每年提出的6篇论文基本都是建设省河川局官员对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很有新意,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比如在1999年他们提出的6篇论文题目是:《水灾害·土砂灾害的风险管理》、《试行水库的弹性管理》、《水土流失区域泥沙管理中的淤积监控》、《1998年洪水灾害对应及平成大改修》、《摺上川大坝成本压缩对策》、《火山活动的风险管理》。这些论文涉及到水利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都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据说河川局管理人员每年所写的类似论文还有很多,随时需要可以随时拿出。但是我们有关司局的管理人员大多忙于日常工作,按经验进行管理,很少能写出高水平的纵览全局的文章,每年约稿都很困难。4.管理思路目前我们的管理思路还比较狭隘,各流域机构的管理大多还仅限于对水系的管理。除水土保持外,对流域内的各种人类活动缺少管理能力。而对水资源的管理也仅限于对水资源量的管理,而不能对水质进行管理。即比较注重对水的资源功能进行管理,对水的环境功能及生态功能的管理不力。水管理的先进经验是强调对流域的管理,在防洪管理方面从工程风险管理转向全流域的洪水风险管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从单纯水资源量的分配管理转变到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供水管理,即从单纯追求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转变到引导社会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和控制社会对水资源的不合理需求。基于这种管理思路,流域管理部门对流域内不利于水系发挥正常功能的人类不良活动有较大的干预和制止的权利。因此,比较重视全流域的综合整治,最终目标是追求流域的可持续发展。5.流域管理技术流域管理技术可分为流域信息管理技术与决策技术。在流域信息管理技术中,我国流域的信息采集技术明显落后。首先是我国雨情、水情监测点密度不足,而且其中自动监测、遥测站点不足。目前我国降雨站总数约2万多个,国土平均21个/万km2,若满足洪水预报精度要求还需增加4倍。即使考虑到降雨站在国土内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无需安置降雨设备,对布站较多的流域来说降雨观测站仍显不足,仍需增加一倍。国外有关降雨和洪水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及商业终端向社会公开。为了实现对工程、洪水、重点防护地区实施监测,几乎动用卫星、遥感、雷达、摄像等各种手段,实行远程传送和控制。开发了轻型背包式摄像及远程传送设备,光缆堤防渗漏及变形监测系统等,对流域内各种动态可实现实时监视。除信息采集技术以外的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会商系统等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及与此相相关的RS、GIS、GPS技术在我国都在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与国外相比并不落后。6.水管理的法制建设近年,我国有关水管理的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相继建立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蓄滞洪区补偿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或条例。但是相对来说还极不完善,在具体条文中还不够详尽或有遗漏。对于工程投资分担、水毁工程修复、流域管理、水系开发、防洪保险等都还缺少明确法规,与日本《河川六法》相比,我国水利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仍需时日。综上所述,我国在水利现代化方面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受传统水利影响较深;受国力限制,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在管理上明显落后。四、我国水利现代化趋势从水利五阶段来看,目前许多国家已进入第五阶段,但我国从总体来看应当是处于第二~第三阶段之间,要实现水利现代化,任务是很艰巨的。根据我国的特点,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将有以下特点:(一)长期性。目前我国水利行业的落后状态是由于国家长期对水利投入不足所造成的。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极大的投入。下面用目前物价水平,对各项投入粗略作一估算。1.防洪投入。如按目前发达国家的一般标准,即城市防百年一遇洪水,农村防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经各流域机构粗估完全达到这一标准需5000亿~10000亿元。2.城市雨洪调蓄设施投入。如按日本建设省规定,每公顷开发面积建设500m3蓄水池粗估为10000亿元。3.满足社会供水需求投入。目前北方地区缺水严重,1997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约1600万m3,如果实施计议中的各项调水工程及供水配套工程,粗估需3000亿元。4.污水处理投入。各城市建立污水处理厂,按1997年污水排放总量416亿吨计算,粗估需建设费2000亿元,运行费100亿元/年。5.城市河湖整治。仅北京市城市河湖的初步整治,历年累计近百亿元。粗估全国需5000亿~10000亿元。仅以上几项,粗估需25000亿~35000亿元。如果按每年投入500亿元计算,大约需50~70年时间,加上各种运行和维护费用,还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当然以上各项费用的估算是极粗略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各种水生态修复所需的费用。尽管如此,我们已可以估计到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过程是需要贯穿整个21世纪的。如果我们作一个较为乐观的估计,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用20年左右时间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全国可用40~50年左右时间在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域空间景观建设等方面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后再用几十年时间在21世纪末使全国的水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二)差异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水文条件差异极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极其不同,所面临的水问题及水利基础设施的状况也差异悬殊。因此各地方的水利现代化进程也必然是极不相同的,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行动计划,认真分析本地区条件,确定当前及长远任务。如有些城市尚未设防或防洪标准很低,应当首先抓紧防洪排涝建设。有些地方长期缺水干旱,大量开采地下水应首先解决节水和开辟新水源。对于水域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如上海市提出"环境水利"的目标,重点解决排污处理和水资源保护。北京市则提出"碧水蓝天、市内通航"的目标,开展以城市河湖空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应当说,全国各地目前所面临的水利建设任务还不能用"防洪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之中的任何一种加以概括。它们分别代表了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水利建设的主要特征,它们与"工程水利"也是不矛盾的,因为实现任何一项目标都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三)阶段性。上述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景观-生态等水利发展的五阶段是对世界各国水利发展过程的正确总结,也是水利为满足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提出要求的必经之路。因此,其过程是不能随意倒置的,水利发展具有极其明确的阶段性,每一阶段要完成一项主要内容,不可能设想一个地区在防洪或供水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之前,去花大力气搞景观或生态建设。我国有些城市不下决心去搞水资源保护,就大搞水边景观建设。结果河边有了林带、绿地、楼台亭榭,但河里却是一潭死水、臭水,不要说在水中嬉戏,人们多一分钟都不愿在这样的水边停留。就全国的水利建设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如防洪标准低、供水紧张、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但对具体某一水域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必然有不同的内容。在上述五个阶段中,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等三项内容是属于基础建设,只有这三项任务完成了,才谈得上景观和生态建设,但也不能说后两者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它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对我国多数水域而言,虽然在过去的水利建设中,由于投入不足,每项基础建设都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我国50年来水利建设的最大成就也表现在通过大江大河的防洪、供水工程建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也是因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水域的普遍污染。所以就全国而言,当前应当在继续抓紧解决大江大河防洪、供水问题的同时,下大决心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解决江河污染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景观、生态建设无从谈起,水利现代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实现。江河污染问题解决后,可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紧张局面也会缓解。(四)社会性。水利建设是为社会服务,保障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为社会需求及国家经济实力所支配,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所以水利建设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的行为和趋势,加以引导和控制。例如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内的盲目投资和建设,在缺水地区建设高耗水和污染严重的项目,盲目的开荒及湖泊湿地围垦等。过去我们只强调了水利发展要满足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对社会用水需求的限制和管理。所以水利行业只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只注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忽略了对社会水行为、水意识的管理。因为水利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水利行业应当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协调好社会发展与水的关系。比如,为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既要建设防洪工程确保防洪安全,同时又要对广大危险区域进行洪水风险管理。包括让广大居民明了所在区域的洪水危险性,自我保护的对策,在防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在洪水季节让他们及时得到有关洪水的各种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此外,管理部门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口和资产由高风险区域向低风险区域转移。对供水建设也是如此,既要加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要对社会的用水行为和意识进行管理。如根据供水可能实施合理配置,实施定量供水,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水资源紧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关闭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等。因此,在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要由单纯的水系和水利工程管理扩展到对流域内社会水行为、水意识的管理。在今后谈及水利的社会性时,应是广义的社会性,即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社会性。我们的水利建设不仅仅只满足人类需求,还要满足其它生物对水的需求,因为良好的生态系统也是保证人类正常进化所必需的。结语为满足我国现代化对水的需求,中国水利需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国水利现代化过程将贯穿21世纪,目标应当是:在20年左右时间内使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首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用40~50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国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景观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目标,在本世纪末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恢复。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抓紧制定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行动计划,包括人才培养、资金保障、技术进步、法制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针对我国水利观念上的落后应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弥补,对水利技术的落后要通过发展水利科技和增加水利投入来解决,而对管理体制上的落后必须通过有力的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来解决。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140 浏览 3 回答
259 浏览 2 回答
356 浏览 3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
206 浏览 4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245 浏览 5 回答
160 浏览 3 回答
347 浏览 2 回答
109 浏览 2 回答
93 浏览 4 回答
187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4 回答
136 浏览 3 回答
81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