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人现在没有什么症状,血小板能维持在五万左右,身上没有出血的地方,不需要很紧张的,定期复查就可以,这种情况下 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乱投医一旦用药不恰当反而会加重病情。平时多注意饮食和生活,避免劳累和感染就可以。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一般来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慢性二种;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型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发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感染或其它病毒感染,是血小板表面抗体升高所致。起病急,80%以上自行缓解。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妇女,出血常反复发作,可有鼻、牙龈、口腔黏膜出血,月经过多,少数因反复出血可引发贫血。是由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例有血小板表面抗体(PA Ig )其中95%为PA Ig G升高,抗体直接作用血小板膜上糖蛋白Ⅱb/Ⅲa 。少数作用于 Gb Ib —IX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因此,西医切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其理论根据。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医学的课题,主要是研究讨论运用中医中药理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因此在此不必介绍更多的西医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现代溢血理论内容。我们在这篇论文中所介绍的病例均属于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的病例。这些病例的特点:血小板持续不升,对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产生依赖或耐药,脾切除无效或病情加重,95%以上PA IgG持续升高。 我们在诊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中发现:这些病人,89%伴有咽部某部位的慢性感染存在,特别在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感染反复不愈,免疫调节功能长期失去平衡,激素等使用的时间越长,治疗越困难,最后激素依赖或耐药,愈后不好,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激素及各种西药的副作用引起的。 下面谈谈我们用中药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激素依赖、耐药甚至脾切除病人,为什么敢于减激素甚至停用激素。 凡患过这种病的人都会知道,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是国内外公认的西医治疗常规,但这些治疗方法,疗效不稳定,药物副作用大,让病人及家属谈“用激素治疗而色变”。病人为了维持血小板数目,不顾一切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甚至脾切除。有的病例血小板未升,却患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加重等等相关疾病,病人及家属痛苦不堪。 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紫癜属“血症”、“发斑”范畴。其发生与血脉及内脏病变豆油密切关系,外感内伤均会诱发血小板减少。急性型血小板减少多属邪毒内蕴,外邪侵袭,感到邪从阳化热,邪毒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血渗于脉外,而发紫癜;若邪毒蕴结于内,血随火升,为吐;若移热下焦,灼伤阴络而见便血、尿血。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属急性期未愈转为慢性型。中医认为:人之一身,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久病或热病使阴津耗伤,以致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可见 血、紫癜等;气虚、气不摄血;气能生血,摄血、气为血帅,血随气而运行,气得之而静。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虚不能摄血,脾虚不能统血,血失统摄而溢于脉外,而因发“血症”。 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起因大多属表虚,卫外不固,反复易感,入里化热,耗伤津液,久之脾肾两虚、气虚,或气血两虚。只这二方面,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补气阴、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多以补益肝肾、扶正固体,标本兼治。 辩证要点:首先辩虚实,若起病急,伴有发热,口渴舌质红,多为实火;若病势缓和,时发时止,脉细多属阴虚,为虚火;病程长,反复出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则属气血亏虚,气不摄血。其辩病后,若紫癜伴有上部出血,多属虚火上俘;若紫癜伴有便血、尿血多属虚证,常属脾虚,脾不统血,肾阴亏虚,虚火妄动。 同时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若能结合现代的免疫学中运用临床科研,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大部分与免疫B、T细胞有关,我们认为应该是这两种免疫细胞存在着基因的缺陷所致,引起血不板造血功能产生了障碍。为些我长期发现了一些中药可以有效恢复此免疫细胞,并结合传统的中药治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为此疗法称为:中医药DBT免疫平衡修复法,以此原理的中药治疗具有比西药副作用低,治病不产生耐药与反弹现象,比单纯传统的中药治疗更具有有的放矢,目标清楚,治愈率大大提高。 为此我们在临床上多年总结的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科研成果如下:一、清补结合,切忌强行止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出血,如皮肤、粘膜瘀点、瘀斑,鼻衄、月经过多,以及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等。一般认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应该是最常用的治则。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在慢性患者中,真正出现发热面赤、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血热妄行征象者,实在是太少了,而以五心烦热、脉细苔少、目涩口干、渴不欲饮等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征较为多见!所以,清热解毒多无用武之地,而滋阴降火常奏不世之功。换句话说,对于慢性ITP患者之热证,须寓清于补、补清结合。清热而不可苦寒直折,补阴而不可腻膈滞胃。我院的“中医药DBT免疫疗法”即本此原则而设。十余年来,我院在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血液病研究所的科研基础上以中医药调理免疫平衡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ITP患者数千例,多获佳效。 再就是止血的问题。既是血证,依常理止血之剂不可或缺,但对于ITP患者来说则是个例外。不惟凉血止血之生地、丹皮、丹参、紫草、水牛角、大小蓟等不可滥用,即去瘀止血之参三七似也甚不相宜。 十余年我治疗过很多ITP患者,有的患ITP年余,辨证属气阴两伤,我们运用中医的清血冷血配合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月余,疗效颇佳,血小板由2提升至21,出血点也大部消失。复诊时在原方基础上加参三七30克,加快止血进度。孰料一周之后四肢及面部出血点大增,血小板降至11。急去三七,以其大便偏干,另加生大黄5克,出血点遂逐日减少。10日后复查血小板为21,一月后达40。此后连续服药半年,又续断服药三个月,血小板稳定在170至240之间,迄今复查十余年无反复。 还有我们发现一些中药用药需要慎重,如血余炭,止血堪称平和,但用于ITP患者则难有疗效,且间或有加重者,此间机理有待大家共同研究。 二、谨守气血,何惧久病伤正 由于慢性ITP患者病程迁延,再加上失治误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气血亏虚往往是其共有特点。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自汗、失眠多梦、舌淡脉弱等。对于慢性ITP患者之气血亏虚,我认为应从脾不统血立论,从调护心脾入手,结合慢性ITP的具体特点化裁而成。此证与前文提到的肝肾阴虚常同时存在,只是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偏重有所不同。只要辨证准确,其疗效非常确切。 需要强调一点,虽然我们提出气血亏虚是慢性ITP患者的共有特点,但并不是说本病就是纯虚无实,相反,实邪内蕴恰恰是本病的另一个特征。开始我们提到,“ITP是由于血循环中抗血小板抗体大量破坏血小板所致”,这个“抗血小板抗体”就是实邪,当祛除而不宜固护。从西医用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大毒之品可暂时控制病情来看,本病也确有邪实的一面。 据我有一患者,女,36岁,患慢性ITP三年,血小板计数波动在1万-3万之间,由于长期用糖皮质激素,呈虚胖貌,且动则喘促,心悸多汗。患者反映近年来“越虚越补,越补越虚”!检视其所用之方,皆益气养血、顾护扶正之品,且有一致命缺点--呆补。黄芪、党参、熟地、阿胶每副用量均在30克以上,配伍上缺乏灵动。平其脉,沉弱之中蕴有细滑之象,内有郁热矣。此热与其所用激素及诸多补剂不无关系!我们发现后以清热调虚,辅以免疫调节。一周后体力明显好转,一月后血小板升至42。再调三个月,三个月后血小板升至130,巩固治疗月余停药,迄今两年,复查血小板均在150以上。 三、调和营卫,切中本病要害 ITP其病在里,而其象在肤表,且为血证(以皮下出血为主),此营卫失和(卫强营弱)、邪气郁遏之征也。以我们临床多年的浅见,论文所提“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气血亏虚、脾不统血”等,是其虚的一面;“营卫失和”“邪气郁遏”则是其实的一面。补虚扶正固然重要,这是治疗本病的基础;而去除郁遏之邪气才是治疗本病关键中之关键,邪气不除,何谈根治?故我认为从调和营卫、泻营分郁热入手,酌病情稍加之以去其邪,故而疗效佳。 现代医学所谓之“抗血小板抗体”为患,与“邪实”当有莫大关联。以我们的治疗经验,凡与抗原抗体反应有关之病症均有其邪实的一面。如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甚至是肾小球肾炎、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病常以虚的面目出现,而实际上都是内蕴实邪,其中慢性ITP最具有代表性。下面我们举一病例能说明问题所在: 有一病例,男,35岁,2006年在某市医院诊为ITP(血小板最低为5万,用长春新碱及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升至79万,停药30天,降至30万. 长期性反复令病人治疗此病失去信心。 2006年8月来我院就诊,服用中药治疗,经治血小板变化如下:8月21日PLT 32 , 9月20日PLT 30, 10月222日PLT 25 。前3个疗程由于骤停激素,血小板呈下降趋势.3个月后则渐升:11月23日PLT 49 ,12月21日PLT 57,07年1月23日PLT 69 。 治疗至第7、8疗程,PLT徘徊在70-88之间,递增速度下降。细询之下知其近来常有皮肤瘙痒,偶出荨麻疹,遂加中药调理过敏与免疫功能,12月23日PLT91 ,2007年2月3日PLT 124 。此后又巩固治疗两个月,PLT稳定在150-230之间,迄今3年无反复。 此案至第7、8疗程时邪实的一面逐渐显现,法随证变,邪去而正复,故收全功。 四、杜绝激素,根治血液顽疾 治疗ITP,就不能不提、也不得不提激素。客观地讲,我们强烈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一但使用了激素,将使患者免疫力更弱,其阴虚火旺、脾虚湿盛(水肿)等病理表现更加复杂,人为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疗程。但我们接诊的病人又绝大部分是用着激素的,有的甚至呈现出“水牛背、满月面”。好在很多中药具有对激素的副作用有很好的对抗作用。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影响,其滋阴作用是通过调节内分泌实现的”。 另外,针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类柯兴氏综合征的特点,通过辩证中药来对抗激素的副作用,取得理想效果。 我们常把激素戏称为“贼船”--上船容易下船难!用激素时,哪怕是用量较大,也没什么效果,血小板水平很低,有的仅有数千。经短时(10-20天)中药治疗,血小板升至30、40,此时如果递减激素,却可导致血小板下降。 08年1月16日我们接诊一ITP患者,已病3年矣,刚从省某医院治疗效果不好来到我们医院。身高164CM,体重91KG,满月面,多痤疮,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每日服氟美松两片半(此前为静滴氟美松10mg qd)。用于中药调理治疗,十天后PLT升至34,嘱氟美松改为每日两片,3月8日PLT降至16。让其原中药继用,并每日加用拮激合剂一包,氟美松仍为每日两片,两周后PLT升至30,一月后PLT升至48。自4月11日起氟美松改为每日一片半,4月26日PLT升至51,5月15日PLT升至88。此后激素顺利撤除,共服中药7个月,血小板稳定在110-180之间,至今半年无反复,而且其肥胖、痤疮、多毛等并发症也基本解除。 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激素并发症,在个别人身上出现过,让医生颇感棘手:久用激素并且用量较大者,停用后、或递减至一定量时出现阵发性上腹痛,或者是服中药即上腹痛,加用激素后前症消失。此症虽小,但影响了治疗大计,好在该情况极少见,我们在这提出,以待大家共同探究。 总的说,用了激素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及时减量、科学拮抗,仍可把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只是在递减激素时可能出现病情反复,此时不可自乱阵脚,而应谨尊法度,从容应对,一月左右即可度过这一困难期。当然,如果能在治疗之初即杜绝使用激素,那自然是上上之选了。 基于我们四大中医理论及西医的免疫理论,我们临床上总结创造了“中医药DBT免疫疗法”临床运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成功,临床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紫癜肾、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上取得较理想的疗效,临床运用有效率达93。5%以上,复发率低于5%。 在这篇论文上报后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后,工程院血液病研究所的专家组给我们科研成果的鉴定结论:“中医药DBT免疫平衡修复疗法”治疗临床运用成功,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血小板无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难治性血液疾病。该科研立意明确,临床实用性强,将中医辩证与西医科学理论有机的结合,中医理论精通,中药组方合理,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立意创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临床病例诊断明确,药物副作用极少,是治疗疑难血液病的中医药运用的阶段性的进展。
有可能复发,严重时,并发脑出血,可致死。参考资料: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著不同。病因病因不清,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症状一、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二、慢性型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检查一、血象。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二、骨髓象。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三、免疫学检查。四、其他。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减弱,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寿命缩短。治疗一、一般治疗:急性型及重症者应住院治疗。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慢性型出血较重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脾切除:脾切除是有效疗法之一。四、免疫抑制剂。五、免疫球蛋白。六、达那唑。七、输注血小板。八、血浆置换。九、促血小板生成药。十、中医中药。参考文献:转自搜狐健康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血液内科;护理风险;研究对策
【Abstract】Objective:Kind and corresponding risk discussing the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 a countermeasure。Method: Retrospect sex there exists a factor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ng my 42 regular yard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isk administration。Result.:42 regular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patient ge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 2 regular infusion leakage , 2 regular economy disputes , complaint rate 。Conclusion: Put risk administration into practice but maximal degree reduces risks happening , is good for patient state of illness improvement.
【Keyword】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Study a countermeasure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血液内科患者逐年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已成为血液内科护理管理的新方向。我院血液内科自2007年开始对该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分析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2例血液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2~62岁,平均37岁。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其它 病种3例。
风险因素分析
主观性个人因素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 规章制度 不严,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2]。血液科输血治疗较多,因护士个人因素输错血或输错液体等,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理文件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内容不符不连贯,随意涂改也易导致护理纠纷
专科知识及 经验 缺乏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抢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恶性血液性疾病不能及时判断。
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诊疗护理行为都可能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护理操作时未注意按先洁后污的原则,从而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纠纷。
医患沟通缺乏 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致护理纠纷或投诉
缺乏法制意识护患关系是特定人际关系,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造成病人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经病人同意暴露隐私等。
主观性病人因素 血液病病人自身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焦虑不安,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客观性疾病自身因素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与感染,生活因素相关。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病种感染率约12%,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35%左右[3]。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有眩晕、乏力等症状情况,加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意外。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此药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组织细胞及引起药物性静脉炎[4,5]。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其它因素如病房噪音 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
护理风险因素对应管理对策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6]。血液病化疗药物使用较多,要求护士掌握化疗专科知识及技术,如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机制及其护理应对方法、化疗血管的选择与化疗中的监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化疗急症的抢救等。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分析,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从细节上落实各项 措施 到位,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如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加高床栏,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燥。
加强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结果
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其中2例因输液渗漏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因经济条件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经明细账目,耐心解释,联络患者当地医保机机解决费用,得到合理解决。投诉率为。
3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7]。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液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的特点,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我科采取上述综合防范对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实施三年多差错事故显著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患者病情,心理,身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658.
[3]许洪志,仲春红,叙功立,等.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3):8589.
[4]刘志霞,郭淑婷,苏齐.PDCA循环法对肿瘤病人化疗的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768.
[5]邓本敏,黄培兮.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与输注目的对疗效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6]孟繁荣,刘志英.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402241.
[ 7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摘要】血液内科病人因为原发病及治疗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分析血液内科患者急诊方法,可以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加强医院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血液病人的内科急诊方法,为有效监管血液病感染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口腔( )、胃肠 道( )、血 液 ( )、 肛 周()、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死亡率。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需要大剂量激素维持。可以考虑切除脾脏。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全球累计感染人数超过亿,死亡人数超过500万1。尽管目前各类疫苗已实现大面积的推广接种,但依旧没能阻止新冠疫情的蔓延。而且随着疫情的发展,新冠病毒也在持续变异,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关键。来源于羊驼的纳米抗体被证实在预防和治疗冠状病毒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表1)。 表1.纳米抗体在新冠预防和治疗中的研究 纳米抗体的由来: 纳米抗体(Nanobodies, Nbs)是由比利时科学家Hamers-Casterman及其团队于1993年在自然杂志中首次报道发现,在骆驼科动物(骆驼,羊驼及其近亲物种)血液中发现有一部分抗体是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该抗体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HH)和两条重链CH2与CH3区(图1)。VHH保留了全部的抗原结合能力,是最小的保留完整抗原结合片段,被称为单域抗体(Single-domain antibodies),VHH晶体为,长4nm,分子量只有15 kDa。 图1.常规抗体与纳米抗体示意图 纳米抗体相对于传统抗体的优势: 与传统抗体相比,纳米抗体还具有人源化简单、亲和力高、稳定性高、可微生物表达、免疫原性低、可溶性好、渗透力强、可识别隐藏表位等优势。纳米抗体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在抗体药物研发、医学基础研究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越来越受关注。 全球获批上市的纳米抗体药物: 2018年欧盟批准全球首款用于治疗成年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纳米抗体药物—Caplacizumab,通过阻断超大vWF多聚体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从而防止凝血的发生。2021年康宁杰瑞制药,思路迪医药和先声药业合作开发的PD-L1抗体恩维达在中国获批上市,是中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纳米抗体药物。目前,已有多款纳米抗体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表2)。 表2.处于临床阶段的纳米抗体药物 纳米抗体制备流程: 纳米抗体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目的抗原制备、免疫羊驼、抗体库制备、高亲和力抗体筛选、重组抗体表达和抗体活性分析功能鉴定(图2)。 图2.纳米抗体的制备流程 纳米抗体的应用: 1.疾病诊断:分子影像,肿瘤诊断,成像引导手术。 2.细胞治疗:靶向放射治疗,递送化疗药物,免疫治疗。 3.抗体药物开发:寻找靶点→设计药物→生物试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 参考文献 : 1. Sun X, Yang S, et al. Nanobody-Functionalized Cellulose for Capturing SARS-CoV-2.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22 Jan 5:aem0230321. doi: .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985974. 2. Wrapp D, De Vlieger D,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Potent Neutralization of Betacoronaviruses by Single-Domain Camelid Antibodies. Cell. 2020 May 28;181(5):. 3. Wu Y, Li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Single-Domain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Cell Host Microbe. 2020 Jun 10;27(6):. 4. Huo J, Le Bas A, et al. Neutralizing nanobodies bind SARS-CoV-2 spike RBD and block interaction with ACE2. Nat Struct Mol Biol. 2020 Sep;27(9):846-854. 5. Hanke L, Vidakovics Perez L, et al. An alpaca nanobody neutralizes SARS-CoV-2 by blocking receptor interaction. Nat Commun. 2020 Sep 4;11(1):4420. 6. Xiang Y, Nambulli S, et al. Versatile and multivalent nanobodies efficiently neutralize SARS-CoV-2. Science. 2020 Dec 18;370(6523):1479-1484. 7. Schoof M, Faust B, et al. An ultrapotent synthetic nanobody neutralizes SARS-CoV-2 by stabilizing inactive Spike. Science. 2020 Dec 18;370(6523):1473-1479. 8. Sun, D., Sang, Z. et al. Potent neutralizing nanobodies resist convergent circulating variants of SARS-CoV-2 by targeting diverse and conserved epitopes. Nat Commun 12, 4676 (2021). 9. Wu X, Cheng L, et al. A potent bispecific nanobody protects hACE2 mice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via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Cell Rep. 2021 Oct 19;37(3):109869. 10. Redecke V, Tawaratsumida K, et al. A rapid and affordable point of care test for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based on hemagglutin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pretation. Sci Rep. 2021 Dec 30;11(1):24507. 11. Vanlandschoot P, Stortelers C, et al. Nanobodies®: new ammunition to battle viruses. Antiviral Res. 2011 Dec;92(3):389-407. 编辑人:张涛涛
207 浏览 3 回答
242 浏览 7 回答
320 浏览 9 回答
111 浏览 2 回答
192 浏览 7 回答
227 浏览 8 回答
219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4 回答
132 浏览 2 回答
195 浏览 3 回答
105 浏览 2 回答
344 浏览 4 回答
204 浏览 4 回答
350 浏览 6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