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智能制造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在全球城市竞争中,智能制造正在成为重塑世界各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5月24日,由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共同制作完成的《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给出前述结论。
重塑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是 智能制造
《报告》指出,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反思“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所带来的问题,也在重新审视自身产业竞争力的优劣势,期待重振制造业。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也给世界竞争力格局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使得智能制造开始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战场,它本质上就是制造业的智能化过程。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制造的产值将达到万亿美元左右。
《报告》认为,随着智能制造在全球的快速增长,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重塑世界城市之间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在发布会上表示,评价体系主要由科研水平(25%)、智能生产(25%)、产业融合(20%)、发展潜力(15%)及政府扶持(15%)这五个一级指标构成,在这五个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有15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从评价体系来看,影响智能制造最大的因素依然是 科技 创新。
榜单显示,这50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世界传统制造业的中心城市,既有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老牌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城市,也有苏州、天津、佛山等中国的新兴智能制造中心城市。
从榜单结果显示的整体实力来看,中国城市智能制造平均指数为。其中,中国城市上海位列榜单第二、深圳第五、苏州第八。美国所有样本城市均高于平均水平,中国22个样本城市中仅有6个城市高于平均水平。
《报告》称,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达到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超过美国万亿美元的总产值,此后中国制造业产值一直高居全球第一。智能制造产业成为我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2018年产值规模超17480亿元,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
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才和学术研究的智力支撑。榜单显示,在智能制造发展最为重要的科研水平上,国外城市较为领先。
在智能制造业技术人才方面,全球50个样本城市平均制造业技术人才数量为万人,仅有22个样本城市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中国样本城市平均人才数量为万人,远低于国外样本城市平均人才数量万人。具体来说,智能制造业技术人才伦敦最多,北上广深挤入前十。
在智能制造重大期刊学术论文数量方面,纽约和伦敦分别以303万篇和298万篇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中国城市表现不佳,仅有北京位列第十名。
虽然从榜单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中国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与国外水平相比仍有待提高,但在很多细分领域,一些中国城市已经在世界排名中占领了一席之地。比如,在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机构数量方面,北京(286)以微弱优势领先纽约(282),位居全球首位,上海、重庆、天津和广州也进入榜单前十。在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方面,我国的苏州以高达6653的智造企业数量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智带”形成, 15座城市成为排头兵
《报告》指出,中国为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国家层面批准了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共816个,地方层面则兴建了一批智能制造类产业园区共537家,这些项目和园区承载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晴雨表。
通过勾勒537家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分布,可以看到,智能制造产业园分布呈现出两条纵贯南北的产业带,链接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城市。其中中部产业带以“北京-天津-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佛山-深圳”为线,东南沿海产业带则以“连云港-盐城-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莆田-厦门-汕头-深圳”带状分布。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数量超过10家的城市达到15个,这些城市成为中国“智带”的核心城市,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排头兵。
宋馥李称,制造业的升级是遵循市场规律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基于市场和成本的倒逼和选择,更现实的升级过程。一味排斥传统制造业或不切实际引入智能制造企业,都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