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利完成手术,麻醉医生除了运用“SAM”组合镇静药(Sedatives)、镇痛药(Analgesics)、肌松药(Muscula relaxants)外,还会用一些其他类型的药物辅助麻醉,β受体阻滞剂(BB)就是其中之一。BB在麻醉中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由于气管插管的拔插管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由于手术刺激引发的心肌耗氧量增加,预防心肌缺血,是麻醉中调控心血管反应最常用的药物。然而BB在麻醉中的作用可能不仅如此。
联合镇痛的必要性
外科手术向来与剧烈疼痛有关联。麻醉医生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缓解急性围术期疼痛,还有尽可能降低发展为持续疼痛的那5%~50%可能性。阿片类药物对伤害性刺激的确很高效,但是阿片类药物具有众所周知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和便秘等,大剂量下可导致呼吸抑制。甚至可能会激发长期潜在的疼痛途径(比如阿片诱导痛觉敏感,OIH)。
通常在手术前期,麻醉医生都会用其他药物与阿片类药物联用,从而增强镇痛功效和减轻其副作用。以扑热息痛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常用于镇痛,并且可以极大地减少阿片类的使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舒适度。然而,由于手术对于胃肠道的强烈应激,NSAIDs会引发消化道出血,故NSAIDs通常禁用于手术患者。
BB对镇痛药物的影响和镇痛效果
而以艾司洛尔为代表的BB给出了新的可能。上个月,《麻醉杂志》(J Anesth)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的大数据meta分析显示,在术中使用小剂量艾司洛尔[5 50μg/(kg·min)]可节省32% 45%的阿片类镇痛药用量,而术前口服普萘洛尔(40mg)可节省72%的阿片类镇痛药用量。这或许与BB降低肝血流量,降低阿片类药物的肝代谢有关。
在该研究所涉及的2/3的试验中,BB在术后早期的72h内降低患者的感知痛觉。但这结果不适用研究中的关节镜和输卵管接扎手术,研究者认为,原因是关节镜术后疼痛来源于局部切口和关节内的炎症性疼痛,而BB的镇痛效果在因结扎组织的缺血坏死所产生的疼痛上表现不佳。
在不良反应方面,术中使用BB的风险主要在于心血管反应(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虽然其发生率并未增加,但研究者称还需要更大范围的试验才能下定论。一些试验组的报告称,使用BB后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降低,这可能与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减少有关,也可能与BB控制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控制了术中伤害性刺激有关。
BB可能的镇痛机制
关于BB的镇痛机制,各研究者众说风云。可能的观点有以下3种:
与脊髓上的β1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在脊髓内传导。但是激活的β1受体在脊髓灰质后角疼痛信号传导作用目前仍有一定争议近些年的研究认为,Na+、K+、Ca2+等离子通道在疼痛神经信号的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而BB则“以一挡三”,阻断上述3种离子通道,产生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抑制疼痛信号传导,从而发挥作用。
在术后早期的炎症状态下,儿茶酚胺激发正常状态下不会应答交感刺激的伤害感受器,同时调节神经炎症反应。另外,自主神经系统也是下行疼痛调控系统的一部分。在边缘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BB可能阻断了疼痛信号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刺激效果。
纵观药物的研究历史,不乏出现惊奇。比如某99元的蓝色小药丸,本来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谁知道后来也成了治疗ED的。说不定,随着研究的深入,BB不仅可以作为处理心血管反应的药物,或许还能和镇痛药搭配,组成“镇痛合剂”呢。
参考文献:
[1].Härkänen L et antagonists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reduced postoperative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Anesth. 2015 Jul 10. [2] 毛祖旻,李士通。艾司洛尔在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医学,2013,36(2):169-172. [3] 沈友素,罗振中,余树春等。艾司洛尔临床新用途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14):2336-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