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三季报发布后,股价罕见跌停!是基本面恶化,还是投资者此前预期太高?
前三季度,伊利营收亿,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同比增长。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增速,较第二季度营收增速,出现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速也是环比大幅下降!
业绩增速环比大幅下降,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季报发布后股价跌停。其实,是市场预期太高了,第二季度的业绩高增长是个特殊情况,并不能持续。当然啦,伊利财报也有些问题,是否会导致长远的业绩压力,还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第二季度,伊利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半年报发布会,面对惊艳的第二季度业绩,市场对伊利的预期变得过度乐观,导致了伊利半年报发布后股价涨停!
伊利第二季度的业绩,其实并不惊艳,只是资本市场的幻觉而已。因为这跟整个乳业的发展情况是对应的,第二季度,蒙牛的营收增速也在20%左右(剔除剥离后的君乐宝)。而且,上半年蒙牛的营收增速比伊利高不少。
半年报发布后涨停,三季报发布后跌停,更多的是市场在纠正前期的过度乐观预期!
1、毛利率持续下降,销售费用持续压缩,挤利润!
2020年前三季度,伊利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较今年上半年的,下降了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创下近六年来单季度新低!较上半年毛利率下降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市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下半年原奶价格上涨。
但是,伊利股份近两年的毛利率在持续下降!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2019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也不仅仅是原奶价格上涨,也可能跟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有关。
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摊销亿,如果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管理费用同比出现下降,说明,核心团队人员的回报在增长,底层员工的薪酬回报可能出现下降了。
虽然毛利率下降,但是销售费用一压缩,净利润就挤出来了,前三季度净利率,仅仅同比微降个百分点。
近两年,销售费用持续压缩,2019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毛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销售费用的持续压缩就很关键。伊利是一家销售驱动的公司,销售费用是净利润的三倍左右,把销售费用挤一挤,净利润也就出来。
股权激励有五年业绩承诺,碰到年成不好,就会挤一挤销售费用,把净利润凑出来!
自从2019年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后,伊利的负债规模持续上涨。
2020年9月末,短期借款亿,较2019年末上涨,股权激励未实施前,短期借款很少;其他流动负债亿,较2019年末上涨,其他流通负债主要是公司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股权激励实施前,其他流动负债几乎为0,现在都有百亿规模了。
负债规模的大幅上涨,带来的是利息费用的大涨,2019年前三季度,利息费用高达亿,同比增长。
2、股权激励回购58亿,或阻碍伊利发展!
好的股权激励模式,会促进公司发展,差的股权激励模式,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合理,带来道德风险、劣币驱逐良币问题,阻碍公司发展。
伊利的股权激励结构不合理,可能会阻碍伊利发展。
2019年,伊利耗资58亿,以均价元/股,回购亿股,用于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授予股份亿股,价格为元/股,不到回购均价的一半,一下子损失25亿。有五年业绩承诺,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年化8%,25亿分五年摊销,每年5亿左右。
2018年,伊利扣非净利润亿,按照扣非净利润年化增长率8%测算,一年新增扣非净利润亿,还不够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显然,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过低,激励费用过高。
面对每年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业绩压力就很大了,这时候,压缩销售费用挤利润,就是一个好办法。
像伊利这样的销售驱动的乳业公司,持续压缩销售费用,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
2020年上半年,伊利营收同比增长,蒙牛实际营收同比增长,伊利营收增速相对于蒙牛,下降了太多。如果算上2019年剥离的君乐宝,蒙牛上半年营收规模跟伊利近乎持平!
伊利敢于把股权激励价格定得过低,容忍摊销费用5亿,很大程度上,也是蒙牛在2019年7月份,把君乐宝股权转让给了石家庄国资,这才有了2019年8月份,伊利低价的股权激励。因为君乐宝被剥离了,在两三年内,蒙牛营收规模很难追上伊利。但回过头看,股权激励五年业绩承诺期后,伊利的市场份额会怎样呢?是否能延续前期的市场份额增长趋势,或者是市场份额可能萎缩呢?
股权激励都给了谁?
潘刚一人拿走股权激励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刘春海和赵成霞,三人一共拿走近45%,其他的475位核心人员也分得不少,平均一人每年额外增加50万吧。
5亿的每年摊销费用,潘刚就占了亿,另外,潘刚的薪酬也很高,2019年,潘刚薪酬高达1934万。 算上薪酬,伊利一年给潘刚的实际薪酬近2亿。
为什么不直接给潘刚发2亿的年薪呢?
可能有两个原因,1、股权激励更容易通过,直接发2亿年薪,董事会很难通过;2、避税,亿股权激励费用,最后落到股权减持,税相对较少,如果是年薪2亿,所得税支出就很高了。
潘刚到底值不值年薪2亿呢?这个就不好说了,跟同行业和大型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相比,只能说2亿的年薪太高了。
2018年,潘刚在美国游学养病,但是,2018年,伊利的营收增速高达,是自2011年以来,营收增速最高的一年。怎么说呢?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看个人能力,也要看行业趋势。
另外,潘刚不仅仅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伊利的第二大股东,除了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地方国资)持股,潘刚就是最大的个人股东,持股,这部分持股市值111亿,也算是顶级富豪之列了。潘刚的股份都是怎么来的呢?都是近15年来,伊利股权激励授予的。
伊利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很可能是伊利的一个转折点,或阻碍伊利的发展。股权激励价格过低,激励费用摊销过高,导致伊利可能持续压缩销售费用,去完成股权激励的业绩承诺。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伊利还可能会持续压缩费用,伊利的市场份额很难再维持前期的增长速度,不下降,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巨额的股权激励,低价授予董事长和核心团队,不如直接给这些人发现金,这样更有利于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