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_static/assets/images/user_logo/0e9928939275bb94bb4a49bb1c0ab1e01e81e5d0.jpg)
[国内视点] 中国探月副总设计师:15年内有望将2-3人送上月球 [佚名][2010年11月7日][11]简介:“中国现有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时期,15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将2-3人送上月球,然后成功返回。”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参加60周年校庆时透露。内容:“中国现有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时期,15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将2-3人送上月球,然后成功返回。”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参加60周年校庆时透露。龙乐豪曾主持和参加了5项国家重点工程运载火箭或导弹的研制,其中长征三号甲被誉为“金牌火箭”,至今仍保持100%的飞行成功纪录。他还主持过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与月球探测工程运……2. [新闻评论] 外媒:中国二次探月是新版太空竞赛 [佚名][2010年10月10日][115]简介:美国媒体在嫦娥二号发射当天即用大量文字和图片报道中国月球探索历程;新加坡《联合早报》将中国的嫦娥二号和西方发射的探月卫星进行了比较,认为嫦娥二号只用112小时便能进入月球轨道,比欧洲和日本探月卫星的速度都要快。内容: 中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飞行180余小时后,在9日上午11时32分正式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圆形环月「使命轨道」。这代表着,「嫦娥二号」任务已基本取得成功。中国选择在国庆日当天进行嫦娥二号的发射,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在称赞之声之外,也有外媒称,中国发展航天科技是在进行「国际竞赛」。 赞扬中国航天成就 当中国的嫦娥二号在10月1成功发射,并在此后的几天多次成……3. [国内视点] 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环月轨道 [佚名][2010年10月9日][484]简介:中国“嫦娥二号”卫星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此时卫星距离月球100公里,绕月周期为118分钟。10月26号,嫦娥二号卫星还将与月球有一次更加亲密的接触,她将把飞行高度下降到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5公里的地方,对未来中国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进行拍照。内容:(综合讯)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嫦娥二号”卫星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此时卫星距离月球100公里,绕月周期为118分钟。 报道指,按照计划,10月26号,嫦娥二号卫星还将与月球有一次更加亲密的接触,她将把飞行高度下降到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5公里的地方,对未来中国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进行拍照。……4.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卫星全程测控纪实 [佚名][2010年10月8日][56]简介:当嫦娥二号完成这一系列试验测试后,又将重新回到高度为100公里的环月近圆轨道,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半年。在嫦娥二号任务后期,西安中心还将在嫦娥二号上进行相关技术试验,提高测控精度,为我国嫦娥工程和深空探测提供第一手资料。内容: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随着一声惊天轰鸣,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嫦娥二号卫星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此次嫦娥二号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简称西安中心)及所属喀什测控站、青岛测控站、厦门测控站以及智利圣地亚哥站将完成卫星在轨寿命期间的全程监测,拉开嫦娥二号征战太空的恢宏序幕。 “嫦娥”升空:快速定轨 “关闭各类信号源、塔上应答机,天线置于等待点。” “功率……5.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将提前3天进入状态 [佚名][2010年10月8日][21]简介:根据计划,今天嫦娥二号将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将进入一个小时周期的轨道。昨天下午13时30分飞控中心对嫦娥二号实施一次轨道平面机动,提前三天实现了卫星由侧飞到正飞的姿态调整。内容:根据计划,今天嫦娥二号将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将进入一个小时周期的轨道。昨天下午13时30分飞控中心对嫦娥二号实施一次轨道平面机动,提前三天实现了卫星由侧飞到正飞的姿态调整。 卫星轨道当前有一定偏差 第一次近月制动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任设计师张波介绍说,第一次近月制动出来的各种参数显示,从发动机温度,到速度控制曲线,吻合得都非常好。张波介绍,第一次近月制动后,实际的近月点高度距离……6. [国内视点] 嫦二是全球第127个月球探测器 [佚名][2010年10月8日][486]简介:无论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方面,目前水平整体来说处于世界上中等的水平,有一些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的日新月异,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可以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内容:日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航天专家庞之浩就绕月探测工程和嫦娥二号的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网友问:其他国家的探月工程目前处在那个阶段呢?庞之浩:探月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分三大阶段,一个是1958年到1976年,美苏进行太空竞争,探月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这个阶段发射大量的月球探测器,苏联完成了绕月中的绕落回,美国不仅完成了绕落回而且进行了六次载人航天登月,花了250亿美金,但是这之后由于苏联……7.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今天进入环月轨道 [佚名][2010年10月6日][30]简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昨日说,由于首次中途轨道修正满足入轨精度要求,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需进行的中途轨道修正再次取消,预计将于今日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内容:(北京综合讯)嫦娥二号中途轨道修正昨日再次取消,今日将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据新华社报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昨日说,由于首次中途轨道修正满足入轨精度要求,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需进行的中途轨道修正再次取消,预计将于今日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朱民才表示,在10月2日实施首次中途轨道修正后,控制非常精准,满足卫星到达近月制动点的精度要求,所以,原计划于此后进行的两次中途修正不再进行。这标志着中……8.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今日将首次进入环月轨道 [佚名][2010年10月6日][50]简介:今天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对嫦娥二号卫星进行第一次近月制动,使卫星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据介绍,第一次近月制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不容许有任何失败,一旦错过就很难补救。”内容:(268, 350, 250, ad_news_detail_new_1, float:left; margin:5px 10px 10px 0px; padding:2px; text-align:center, , );核心提示:今天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对嫦娥二号卫星进行第一次近月制动,使卫星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据介绍,第一次近月制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不容许有任何失败,一……9.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完成首次近月制动 [佚名][2010年10月6日][22]简介:6日上午11点06分,“嫦娥二号”卫星点火,持续33分钟左右,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完成。这意味着“嫦娥二号”正式进入12小时的环月轨道,完成飞入太空后迄今为止难度系数最高的这一跳。内容:6日上午11点06分,“嫦娥二号”卫星点火,持续33分钟左右,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完成。这意味着“嫦娥二号”正式进入12小时的环月轨道,完成飞入太空后迄今为止难度系数最高的这一跳。此前,有专家分析,“嫦娥二号”的第一次近月制动最为关键,这一动作被五大系统公认为是嫦娥二号在太空中难度系数较高的一次表演,风险极大。据介绍,“嫦娥二号”发动机第一次近月制动持续1940多秒,约33分钟结束。据中……10. [新闻评论] 外媒:「嫦二」令美眼热欧眼馋印眼红 [辛一山][2010年10月5日][206]简介: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的成功升空,不仅在国内成为最热新闻,在国际上也是「传遍街头巷尾」。中国在外太空的成就已不仅限于近地领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提前成为与美俄并列的太空强国。而记者采访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祝贺中国外,NASA表示在未来可能与我国合作。内容:(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文汇网报道,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的成功升空,不仅在国内成为最热新闻,在国际上也是「传遍街头巷尾」。 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中国在外太空的成就已不仅限于近地领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提前成为与美俄并列的太空强国。而记者采访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祝贺中国外,NASA表示在未来可能与我国合作。 对于嫦娥二号升空的意义,外媒有着各种各样……11. [新闻评论] 中国正在奔月 美国却在告别月球 [佚名][2010年10月3日][322]简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1日成功发射升空,由于美国日前刚通过决议要求调整美国宇航局(NASA)未来的方向,短期内或不再进行探月计划,“美国在线”由此报道表示,“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时正是美国从月球上回来之时”。内容: 星箭准备点火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1日成功发射升空,由于美国日前刚通过决议要求调整美国宇航局(NASA)未来的方向,短期内或不再进行探月计划,“美国在线”由此报道表示,“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时正是美国从月球上回来之时”。 报道首先说,中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在1号被发射升空,并介绍它将会采集月球表面图像,还会执行未来无人探测器登月地点的考察等工作。报道援引美联社的话称,中国近年来太……12. [学者观点] 毛利卫说嫦娥二号具世界意义 [佚名][2010年10月3日][248]简介:日本“航天第一人”毛利卫对于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祝贺,并认为这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毛利卫是在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蓝建中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内容: 【日本新闻网10月3日消息】日本“航天第一人”毛利卫对于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祝贺,并认为这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毛利卫是在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蓝建中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报道说,毛利卫是日本首位宇航员,现任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他说,日本“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从2007年9月升空到2009年6月受控撞月……13.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首幅地月成像照传回 [佚名][2010年10月3日][153]简介:昨晚19时25分星箭分离之后嫦娥二号独自一人在茫茫太空中飞行了一整夜,这一夜嫦娥二号并没休息。今天凌晨3点39分钟左右,经过一系列姿态调整,嫦娥二号卫星用自己身上携带的一部监视相机拍下它的第一幅摄影作品,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地月成像」中的对地成像。内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16个小时之前,四川西昌是我们瞩目的焦点,嫦娥二号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之后,跟踪、测控、调整成了重要的接力赛。 卫星发射到现在这16个小时以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直在实时跟踪监测。测控大厅还是不时响起「跟踪信号正常、遥测信号正常」的声音。记者刚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得到的消息,工作人员说,卫星的运行轨道、一切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 昨晚19时……14.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18时59分57秒发射 [佚名][2010年10月1日][61]简介:据中新网报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将于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当前,火箭推进剂加注进展顺利,各系统状态良好,发射窗口气象条件满足要求。内容:据中新网报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将于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当前,火箭推进剂加注进展顺利,各系统状态良好,发射窗口气象条件满足要求。……15. [新闻评论] 嫦娥二号副总师:探月花费等于修2公里地铁 [佚名][2010年10月1日][212]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启程赴西昌前夕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从航天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讲述中国的登月愿景。内容:[268]={width:350, height:250, containerId:ad_news_detail_new_1, boxStyle:float:left; margin:5px 10px 10px 0px; padding:2px; text-align:center, keyword:, listAll:};if ($(#ad_news_detail_new_1).……16. [国内视点] 嫦娥二号今晚发射 外媒高度关注 [佚名][2010年10月1日][469]简介: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这是记者从1日上午嫦娥二号发射前举行的气象和海洋水文汇报会上获悉的。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江晓华介绍,1日11时到15时没有降水,15时到20时有小雨,发射窗口期间有小阵雨,无雷电、无地面大风、无高空大风。「这样的气象条件可以满足嫦娥二号正常发射的需要。」内容: 「嫦娥二号」发射进入倒计时包裹「嫦娥二号」的发射塔架矗立在群山环抱中(9月30日摄)。9月30日9时,托举「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火箭进行常规燃料加注,「嫦娥二号」发射进入倒计时。据新华网报道,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这是记者从1日上午嫦娥二号发射前举行的气象和海洋水文汇报会上获悉的。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江晓华介绍,1日11时到15时没有降水,15……17. [国内视点] 中国探月卫星于国庆日发射 [佚名][2010年9月30日][32]简介: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昨日发布消息,称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下午6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内容:(北京讯)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将于中国国庆日当天、10月1日下午6时59分57秒发射。 中新社报道,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昨日发布消息,称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下午6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叫做嫦娥工程。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
1、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叫做嫦娥工程。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
2、工程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3、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绕”,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落”,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回”,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
扩展资料:
嫦娥三号的成果
1、完成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
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330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岩石——月球玄武岩。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月球从形成到现在的演变历史。
2、完成首次天体普查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相当于一个没有云层的“透明”球体,所以在抬头仰望太空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云层的干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目光”投向任何一片天空。
3、首次获得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
“嫦娥三号”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地球。在地球周围有几道天然屏障,其中第一个就是等离子体层,它可以延伸到地球表面以外四万公里左右。着陆器上安装的全球首个极紫外相机,就是专门用来观测等离子体层变化的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工程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叫做嫦娥工程。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2、工程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1、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叫做嫦娥工程。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2、工程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3、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绕”,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落”,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回”,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扩展资料:嫦娥三号的成果1、完成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330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岩石——月球玄武岩。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月球从形成到现在的演变历史。2、完成首次天体普查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相当于一个没有云层的“透明”球体,所以在抬头仰望太空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云层的干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目光”投向任何一片天空。3、首次获得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嫦娥三号”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地球。在地球周围有几道天然屏障,其中第一个就是等离子体层,它可以延伸到地球表面以外四万公里左右。着陆器上安装的全球首个极紫外相机,就是专门用来观测等离子体层变化的设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工程查看全部9个回答十大电脑笔记本排名-京东电脑,硬核性能,高能体验!值得一看的电脑笔记本相关信息推荐十大电脑笔记本排名,「京东电脑」全屏高清,强劲性能,操作流畅,快速存储,游戏办公好选择!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去凤凰古城游能找到合适的导游吗,各位什么去凤凰古城游值得一看的凤凰古城相关信息推荐本人刚从去凤凰古城游回来,我把去凤凰古城游,景点描述,酒店住宿,以及导游问题归结了给各位爱旅游的一个去凤凰古城游做参考...长沙湘桐旅游咨询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关于月球的历史和“嫦娥工程”的资料 越多越好月球也称太阴,俗称月亮,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还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0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的正面地图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其原因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称为潮汐锁定。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导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地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从月球看地球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3/4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顺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顺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顺时针绕日公转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月球相对于太阳来说拥有相同的角动量,即“从一开始就是以这个方向转动”。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 星友空间站 > 信息 > ... > 宇宙百科 > 航天前沿 > “嫦娥工程”探月情结 现在时间: 2010年11月10日 16:42:11 “嫦娥工程”探月情结 2004年1月,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被批准立项,拉开了深空探测的帷幕。探月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任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任工程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任工程首席科学家。 “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绕”指2006年发射月球卫星,实现环绕月球飞行探测;“落”指2007年至2010年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探测;“回”指2011年至2020年发送月球车,到月面巡视勘察并采样返回。第一步是研制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的初步系统。 月球探测卫星 第一颗“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包括卫星平台与有效载荷两部分,主要依靠现有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及其他卫星成熟技术,研制新的月球探测卫星平台。“嫦娥一号”质量为1~2吨,已完成方案设计,紫外敏感器、卫星专用天线等关键技术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星上将携带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辐射计、g/x射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仪器。预定2005年完成卫星初样产品研制和相关试验,2006年10月以前完成卫星正样产品 运载火箭 已确定选用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这一系列火箭符合发射绕月卫星的运载能力较大和可靠性高的要求,其中“长三甲”和“长三乙”火箭已发射过13次,将13颗国内外卫星送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长三丙”火箭虽尚未上天飞行过,但其地面研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所有硬件都已进行过多次成功飞行的考核验证。如用“长三甲”火箭,再加一上面级,其奔月轨道的运载能力可达1750千克,探测器质量为700千克。预定2006年以前运载火箭完成正样投产任务 发射场 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里已发射“长三甲”和“长三乙”火箭13次,而且还成功完成过“长三丙”火箭的发射合练。火箭增加上面级后,整个高度没有变化。西昌发射场只需作必要的适应性改造,就完全可以适应发射探月卫星的需要 测控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统一S波段测控系统,再辅以天文甚长基线干涉仪系统,可以满足探月卫星测量跟踪与控制的需要,而且能保证测控跟踪的精度和可靠性。预定2006年10月以前测控系统完成技术改造和调试任务 地面应用系统 包括月球探测卫星运行管理中心、数据接收中心以及科学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三个部分,中科院已有良好基础。预定2006年10月完成组装和调试任务 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过程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调相轨道段:“嫦娥一号”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将先围绕地球运行一段时间。通过三次近地点变轨,逐步抬高轨道的远地点。在第三次变轨后(11),卫星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奔向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 (2) 地-月转移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是一条复杂的曲线,卫星要飞行5~6天,其间根据轨道的具体参数进行1~2次中途修正(13,15),以保证卫星正确进入预定的月球轨道。 (3) 环月轨道段:当卫星达到距月球200千米时,卫星进行减速制动(18),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运动的月球极轨道。此后经过两次近月点制动(20,22),降低远月点的高度,实现最终高度为200千米的月球极月圆轨道。通过轨道修正和仪器设备在轨测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嫦娥一号”卫星从发射到进入到环月工作轨道的总时间为8~9天。 四大科学目标是: 1.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2. 分析月球表面14种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 3. 探测月壤特性; 4.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五大工程目标是: 1. 研制和发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2. 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3. 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4. 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 5. 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6 浏览174嫦娥工程资料?嫦娥工程(Chang E Project)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的第一个探月工程,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启动。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截至2019年,中国共发射了四颗卫星,分别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4 浏览252020-03-29“嫦娥”探月工程的资料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1离开拉郎日点L2点后,向深空进发现今仍在前进,意在对深空通信系统进行测试。2013年9月19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探月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2014年12月2日表示,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返回器安全着陆在预定着陆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43 浏览27202017-09-25中国 嫦娥奔月 工程的资料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 2019年1月1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 扩展资料工程目标: 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3、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并评估月球表面月壤层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 4、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34 浏览114432019-09-11求关于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的资料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 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6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 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最新消息称,“嫦娥一号”将于2007年4月发射) ⊙ 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步为月球画像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即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星将环绕月球运行,并将获得的探测数据资料传回地面。该工程由探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现已确定探月卫星主要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运载火箭采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场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测系统利用现有航天测控网,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开发。 具体计划是,“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起飞,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最后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的圆形轨道运行,并对月球进行探测,轨道距离月面的高度为200公里。 设计寿命为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辐射计、太阳宇宙射线检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进行探测。它在环月飞行执行任务期间,主要获取月面的三维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检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3项是国外没有进行过的项目,第4项是我国首次获取8万公里以外的空间环境参数。此外,美国曾对月球上的5种资源进行探测,我国将探测14种,其中重要的目标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重要燃料,据统计,月球上的氦—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达500万吨。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预计卫星总重2350千克,本体尺寸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对月定向工作。卫星在轨运行寿命大于1年。 嫦娥1号选用的有效载荷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其中CCD立体相机是拍摄全月面三维影像的专用相机,在中国属首次使用;成像光谱仪用于获取月面光波图谱;伽马/X射线谱仪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测仪除用于获取月壤厚度信息外,还能给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信息。42 浏览23847评论热心网友13你这是哪弄来的?热心网友11不错,不过我很奇怪,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答案????广州恒大手机壳9还不错查看全部7条评论评论两句7136
从关于“月亮人”的讨论和想象,再到关于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象,并不是仅仅具有一般科学探索的意义,或只是为公众提供娱乐,还有着某种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将来真的会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亮人”其实就是地球人类——因为世界各大国对月球的竞逐早已经开始。
美国在逐月之路上一马当先,关于竞逐月球的意识也表达得最为露骨。据说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人就有在月球建立军事基地和情报基地的想法,比如在月球建立导弹基地,这样就可以对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形成“居高临下”的威慑。
有些材料表明,美国人甚至起过“宣布”月球为美国领土的念头。从经济上看,比如月球上的氦3同位素,将来有可能成为重要的能源,也非常令人神往。
扩展资料
项目计划
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阶段,即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将绕月球运行并将数据传回地球。该工程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已经确认了月球探测器将主要使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运载火箭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地点将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检测系统将基于现有的空间跟踪和控制网络和地面应用系统将由中国科学院。
参考资料:中新网-开展探月工程意义重大 有助维护中国月球权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
展现国家科技实力。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用上讲,可以做很多实验,生命科学的啦,自然科学的啦,解决一些在地球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等等吧。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
358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3 回答
146 浏览 3 回答
265 浏览 2 回答
122 浏览 4 回答
275 浏览 3 回答
245 浏览 3 回答
337 浏览 6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103 浏览 8 回答
261 浏览 3 回答
124 浏览 4 回答
353 浏览 3 回答
95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