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教师要学生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学习,那么,如何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本文就识字、写字、朗读、说话等几方面浅谈体会。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兴趣识字写字朗读写话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150-01 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一种习惯教育,更是一种兴趣培养的教育。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低年级,由于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快,情绪变化快,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导致课堂混乱,知识不扎实,学习成绩差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我们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逐步深入地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以下就自己的切身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1 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识字。为了使识字更加趣味性、直观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识字教学。 (1)抓住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对汉字获得深刻的印象。汉字形象性强,通过横、竖、撇、捺、点等的奇妙组合,组成一个个美妙的汉字。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能激起人们无尽的想象。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让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如画般的活动起来。比如:在教学“雨”字时,我启发学生想办法记住这个字,“雨”好像小雨点打在玻璃窗上,里面的四点就是雨水,外面的框就好像是窗户框。通过想象,学生很快记住了“雨”字。又如教学“目”字,我先告诉学生“目”就是眼睛,再让学生摸摸眼睛,启发学生“口”表示眼睛,“二”表示两个眼眶,所以有两道横。这种识字方法,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教师讲,时间一长,学生在想好办法识字的时候也会自己去发现字的特点,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开动脑筋去编。 (2)利用字义和字形特点结合起来,配合形象化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字。例如:教“拿”字时,我问学生:“我手里拿着什么?”学生回答:“粉笔。”“你手里拿着什么?”“书。”“拿书拿试读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