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要过河,先后问了牛大伯、松鼠和自己的妈妈。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妈妈告诉小马,自己多想想,试一试。小马照妈妈的话想了,试了,结果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还是当妈妈的聪明,叫小马再想一想,不妨亲自试一试。“想一想”,“想”的什么?当然是要区别河水对牛大伯和松鼠的不同关系。牛大伯之所以说水很浅,是因为它身材高大,且会凫水,深水再深,也对它构不成威胁;松鼠个儿矮小,且有同伴淹死过,当然会把清浅的河水当作滔滔的大江的。马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就是叫小马不要偏听偏信,要亲自去了解河水的深浅。小马终于过了河,这是“想一想”的胜利,更是“试一试”的胜利。如果不“想”也不“试”,可怜的小马,就只能呆在岸边望河兴叹了。 不是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吗?马妈妈要告诫小马的就是这个道理。葬身河底的那只小松鼠,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生活的辩证法而酿成悲剧。不过,话说回来,小松鼠的悲剧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失败的教训,哪来成功的希望,譬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就,要不是有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的重大失误,提醒我们在新的渡口多“想一想”、多“试一试”,“过河松鼠”的悲剧不是也有可能重演么? 人类是靠“想”和“试”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靠大脑和双手建设生活的美好殿堂。马妈妈的话虽是童话作者的创作,并非实有其事,但它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