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德门桥东200m左右 中国农业银行东侧的小院里 七楼 城建开发大厦那个楼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里面,进去找新的办公楼,在一楼;具体房间号问门卫即可
地铁10线健德门桥站,健德桥东200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楼一楼
生物和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算很高的,cell之类的可以到三四十。想物理、化学类到十几就算国际领先水平了。3-4也不算烂,但也不算好,一般学校里博士发3-4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生物学上,国际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3-4已经很不错了,国内的核心期刊都很少被SCI收录,即使收录了也很少达到这个因子。至于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怎么算,价值有多大,这个很少关注。
232 浏览 6 回答
235 浏览 4 回答
83 浏览 4 回答
142 浏览 6 回答
130 浏览 3 回答
184 浏览 3 回答
223 浏览 4 回答
255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127 浏览 2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3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118 浏览 3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322 浏览 4 回答
104 浏览 4 回答
162 浏览 6 回答
97 浏览 5 回答
279 浏览 5 回答
188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