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连词%9关系%9例句%9译 %9并列%9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9又 %9递进%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9而且、并且 %9承接%9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9就、接着,或不译 %9转折%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9但是、却 %9假设%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9如果、假如 %9修饰%9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9连接状语,可不译 %9因果%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所以 %9目的%9缦立远视,而望幸焉。%9表目的,来代词,通“尔”%9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9你的通“如”%9军惊如坏都舍。《察今》%9好像,如同复音虚词%9而已%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9限止语气,罢了 %9而后%9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9才,方才 %9而况%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9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9既而%9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9不久,一会儿 2.何疑问代词%9作宾语%9大王来何操?《鸿门宴》%9前置,哪里、什么 %9作定语%9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9什么 %9作谓语%9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9什么原因、为什么疑问副词%9句首、动词前%9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9为什么、怎么 %9形容词前%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复音虚词%9何如/奈何 /若何%9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9怎么样、什么样 %9何以%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9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9无何%9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9不久、没多久 %9何乃%9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9怎能 %9何异(于)%9何异以孤羊投群狼?%9有什么不同 %9何则%9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9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9如…何%9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9将…怎么办呢? %9何…为%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语气助词%9疑问语气%9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9吗、呢 %9测度语气%9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9吧 %9感叹语气%9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9啊、呀词尾%9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9……的样子介词%9相当于“于”%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9对、对于、比、向、跟 4.乃副词%9顺承紧接%9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9就、这才 %9逆转相背%9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9却、竟、反而、才 %9范围限制%9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9才、仅 %9确认判断%9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9是、就是代词%9第二人称%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9你的 %9指示代词%9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9这样复音虚词%9无乃%9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9表猜测,译为“恐怕…” %9乃尔%9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9就这样 5.其代词%9第三人称%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9他(们) %9第一人称%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我,自己 %9远指代词%9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9那 %9近指代词%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9这,这个,这些 %9指示代词%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9其中的副词%9推测语气%9其皆出于此乎?《师说》%9或许,可能,大概 %9反诘%9其孰能讥之乎?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9难道,怎么 %9婉商%9吾其还也。《肴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9还是 %9期望%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9可要连词%9表选择%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9是……还是…… %9假设关系%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9如果复音虚词%9何其%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多么 6.且连词%9并列%9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9又、并 %9递进%9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9而且、况且 %9让步%9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9尚且 %9转折%9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9然而、可副词%9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9将、将要 %9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9暂且、姑且复音虚词%9且夫%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地,自若也。%9况且,再说 %9且如%9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9就像 7. .若代词%9第二人称%9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9你、你们、你的 %9指示代词%9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9这、这样、如此连词%9表假设%9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9如果、假设 %9表选择%9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9或,或者动词%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像、好像 %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9比得上、及、如复音虚词%9若夫%9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9段头,要说那,像那 %9若定%9指挥若定。%9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9若何%9以闲敝邑,若何?%9怎么样 %9若干%9车后若干递送夫。%9几许,多少 %9若辈/若属%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9你们(这些人) %9若…何%9寇深矣,若之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8.所助词%9在动词前%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9所……的人(事物) %9“为……所”结构,表被动%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9被名词%9表地点%9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9处所、地方量词%9%9离宫别馆,三十六所。%9栋复音虚词%9所以,表原因%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9……的原因 %9所以,表凭借%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来…的根据、…的方法) %9所谓%9此所谓战胜于朝庭。%9所说的 %9所在%9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处处)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处所) 9. 为介词%9表动作、行为的对象%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9向、对 %9表动作、行为的替代%9公为我献之。《鸿门宴》%9替、给 %9表动作、行为的时间%9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9当、等到 %9表动作、行为的目的%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9为着、为了 %9表动作、行为的原因%9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9因为、由于 %9表被动关系%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9被语气助词%9疑问句末,表诘问%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9呢 %9%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9 动词%9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谁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9修建、变成、作、表判断、认为、创作、是等 10. 焉代词%9疑问代词%9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杀鸡焉用牛刀(成语)%9哪里、怎么、什么 %9第三人称%9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9他(们)、它(们)语气助词%9陈述语气%9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9了、啊、呢 %9反诘语气%9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9呢结构助词%9句中停顿%9或师焉,或不焉。《师说》%9不译词尾%9形容词、副词词尾%9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9相当于“然” 兼词%9于之(此)%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9在这里(那里) 11也句中语气助词%9表停顿,舒缓语气%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9不译句末语气助词%9表判断%9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9不译 %9表陈述或解释%9即不忍其觳觫,……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9不译 %9表肯定、感叹%9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9啊、呢 %9表疑问或反诘,句中有疑问代词%9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9呢 %9表示祈使语气%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9吧复音虚词%9其…之谓也(乎)%9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9也哉%9岂独伶人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 12. .以介词%9表工具、方法等%9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9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9表提宾%9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9把 %9表原因%9①且吾以捕蛇独存。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9因、由于 %9表时间、处所,同“于”%9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十月,自亦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9在、从 %9表对象,同“与”%9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9和、跟、率领、带领连词%9表并列或递进%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9而、又、而且、并且 %9表承接%9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9而、或省去 %9表目的%9①作《师说》以贻之。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9而、来、用来、以致 %9表因果%9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9因为 %9表修饰%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9地动词%9①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任用)助词%9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通假%9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9通“已”,已经 %9无以,则王乎?%9通“已”,止复音虚词%9无以、有以足以%9①今之臣无以易薛季昶。 ②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③奚足以语文事?%9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9以是、是以%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9因此 %9以为%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认为,把…当做或看做)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或制成) 13.因介词%9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9振声激场,伺者因此觉知。(依照,根据)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过、通过) ①因利乘便。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凭借)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趁机、趁着)副词%9表顺承或结果%9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9于是、便名词%9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9原因、机会连词%9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9因为,由于动词%9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9依靠、顺着、继承 14. 于介词%9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9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9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 %9表比较%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良曰:“长于臣。”%9比、胜过 %9表被动%9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不拘于时。%9被复音虚词 %9于是%9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9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9于是 %9%9谓语之前、后作状语或补语%9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于中余有叹焉。%9在这种情况下,对此,因此,从此 15. 与介词%9吾孰与徐公美?(复音虚词:比,和…比较,哪一个…)%9 %9①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②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9同、跟连词%9连接并列词语,两个词语可互换%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9和、同助词%9通“欤”,表疑问语气%9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9呢、吗复音虚词%9与其…孰若%9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哪如…)动词%9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和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9送给、结交赞许、同意 16. 则连词%9表承接%9①则与斗卮酒。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9就、便、 %9表假设%9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9就 %9表转折、让步%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9可是、却 %9表选择%9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9就、或副词%9表强调或确认%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9是、就是 %9表限制%9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辨日》%9只、仅 %9表推测%9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9或许、也许 17. 者结构助词%9名词性短语%9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的(人或物)) %9附在词或一组词后,起提顿作用%9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9不译 %9附在时间词后%9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9不译 %9附在数词后%9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9个、样 %9主语后,表判断停顿%9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9不译 %9附在主语后,表原因%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9的原因 %9定语后置的标志%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9 语气助词%9用于句末,表疑问%9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9不译 18. 之结构助词%9表修饰%9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9的 %9定语后置的标志%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9不译 %9取消句子独立性%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9不译 %9宾语前置的标志%9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9不译音节助词%9形容词、副词尾%9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9不译 %9调整音节%9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9无义代词%9代人、代物、代事%9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他(们)、它(们) %9指示代词%9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9这、那动词%9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②我欲之南海%9往,到……去 常见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1、“以为”、“以……为” (1)“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2)在 “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在 “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曰:“今日之事何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何以伐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
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
“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
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
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释义 ①品级;级别:头等|同等|三六九等. ②相同;一样: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 ③等候;等待: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 ④表示列举未尽: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 ⑤列举后煞尾: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 等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等”作虚词用: 等——《说文》:“等,齐简也,从竹寺,会意.”按:寺为简册杂积之地.《广雅·释诂》曰:“等,齐也.”原为实词中的动词.而等级则为名词.由于“等”本音,为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有何等或何物之义,唐代时的如今江浙地区人,都称“齐等”为丁儿反,应瑗诗有“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之句,意谓用何才学,而被赞誉当官.(颜师古《匡谬正俗》卷 六)《后汉书·祢衡传》:“死公!云等道?”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可见等有“何”义,可作虚词.(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5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台阶 【等】称量轻重也.例句:1、[孟子]等百世之王.2、[史记夏本纪]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又,《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句:“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叫声惭愧.”可知又为“称量轻重的工具”,即秤或天平,或笼统称谓.居牖客查不出,就教于大方之家. 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二)、之 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到,往)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 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
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
例如:“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
《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
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
又如:“其”字,全文写作 ,本义是“簸箕”,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
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二、注意区分虚实。
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注意,区而别之。
例如: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
《韩非子·外诸说》按:“之”字,甲文写作 ,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
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
又如: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经·采薇》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练》按:“莫”字,小篆写作 ,表示日落草莽中。
《说文》:“莫,日且冥也”。即傍晚日落之时。
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再加“日”旁写作“暮”。上文例①、例②中的“莫”字用的正是本义,是实词(名词):“莫春”即“暮春”,春季之末,农历三月。
“岁莫”即“岁暮”,一年之末。(“止”是句尾语气语,无义)例③中的三个“莫”字则假借为虚词,不定代词,可释为“没有谁”。
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
仍以“之”字为例,前面是区分虚实,这里是区分虚词“之”字的不同用法。(为便于说明,我们给各句中的“之”字分别编号。)
1、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公与之②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之③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以君之④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⑤丘……《愚公移山》5、期年之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6、大道之⑦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7、孤之⑧有孔明,犹鱼之⑨有水也。
《隆中对》8、战于长勺,公将鼓之⑩。《曹刿论战》9、久之11,目似瞑,意暇甚。
《狼》10、宋何罪之12有?《公输》11、父母唯其疾之13忧。《论语·为政》文章来自:学优网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单 位:黔南民族师院附中 姓 名:余庆云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
这样,才能不断提。
263 浏览 2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309 浏览 3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356 浏览 3 回答
245 浏览 2 回答
317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298 浏览 3 回答
187 浏览 2 回答
278 浏览 3 回答
179 浏览 3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280 浏览 3 回答
115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