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诸暨香榧主要产地出露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黄泥土、红粘土、红松土、紫砂土等,香榧主要生长在黄泥土之中。
香榧种植区的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见表7-9。从表中可看出如下特征:
1)本区土壤中氧化物含量和浙东地区平均值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氧化物含量变化较大,其中SiO2含量低,为浙东的 倍,K2O含量最高,为浙东的 倍。总体具低SiO2、高CaO、Na2O、K2O的特征,这显然与区内广泛分布的中酸性火山岩有关。
2)本区土壤呈酸性,pH值变化较小,在~之间,平均,低于浙东地区土壤pH平均值。土壤中主要有益元素含量和浙东地区平均值比较,高于浙东平均值的有Mo、Mn、N、P、La、Ce、Se、F、I等,其中以P最高,含量是浙东平均值的倍;低于浙东平均值的有Ni、Sr、Cu、Co、B、Ti、Sc、Cl、Zn、S、Y等,最低为Cu,含量是浙东平均值的倍。
表7-9 浙江诸暨香榧产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一览表
注:含量单位氧化物和C为%,其余为mg/kg。
3)香榧种植区土壤中主要有益元素在土壤表层和母质层中变化较大,表层中最低的为La,其含量仅为母质层的倍;表层中最高的为P,其含量为母质层的倍;土壤表层中La、Ce、I、Ni、Cl、Ti、Co、B、Sc、Mo等元素含量显著低母质层;表层土壤中以Zn、F、Cu、Sr、N含量高为特征,可高出母质层~倍。
(二)成土母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按香榧产地土壤母岩(质)背景不同,本区可分为茶湾组区(J3c)、西山头组区(J3x)、高坞组区(J3g)、大爽组区(J3d)、正长混合岩区(Mi)5个成土母质区,其元素含量列于表7-10。
表7-10 浙江诸暨香榧产地成土母质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
注:含量单位氧化物和C为%,其余为mg/kg。元素含量相对值的高低由以下方法确定,如果 <xMin+[xMaxxMin]/3,则取值低;如果 >xMax-[xMax-xMin]/3,-。
从表中可以看出,香榧产地成土母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较显著的差异。茶湾组(J3c)、西山头组(J3x)、大爽组(J3d)3个成土母质区中,SiO2、Fe2O3含量相对较高,Al2O3、Na2O含量相对较低;B、Cl、Co、Mn、Ni等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而高坞组(J3g)成土母质区以SiO2、N高,Al2O3、Fe2O3、B、Cu、Ni、Sc、Y、Mn、Ti低为特征;正长混合岩成土母质区(R)以高Na2O、K2O、Al2O3,低SiO2、Fe2O3、MgO、CaO、S、Se、Mn、F、B为特征。
香榧产地成土母质的元素相关分析显示有7种元素组合:
1)组合,主要以正长混合岩成土母质区元素含量低为特征;
2)P-Sr-Zn-CaO组合,主要以西山头组成土母质区元素含量高为特征,同时可能为影响香榧质量的特征组合;
3)Cl-F组合,元素含量在各区中变化明显,从高到低依次为:茶湾组成土母质区、大爽组成土母质区、西山头组成土母质区、高坞组成土母质区、正长混合岩成土母质区。
4)Ce-La-K2O-Na2O-(Se)组合,元素含量在正长混合岩成土母质区和其他区不同,正长混合岩成土母质区元素含量高出数倍。
5)Co-Ti-Fe2O3-Mn-Sc-MgO-Cu组合,元素含量以茶湾组、西山头组、大爽组3个成土母质区比高坞组、正长混合岩成土母质区相对高为特征。
6)B-Ni-(Al2O3)组合和SiO2-(Mo)-pH-I组合,这2个组合的元素含量在各区中没有明显的分布特征。
(三)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香榧适生性关系分析
实地调查表明,产于成土母质为西山头组地层、土壤类型为黄泥土的香榧生长最为茂盛,品质也最好,质量优于其他区域,因而设定其为适宜区,其他地区为较差区。应用判别分析中的相关系数求法,计算元素在分区中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该元素区分两者的显著性越好,元素含量差异对香榧质量影响越大。
通过计算分割度和相关系数(表7-11),可以看出,香榧的生长质量和Sr、P、Zn、Cu、CaO、Ni、B、Co密切相关,呈正相关。对比元素组合特征,发现香榧主要受控于P-Sr-Zn-CaO组合和Co-Ti-Fe2O3-Mn-Sc-MgO-Cu组合的地球化学环境。
表7-11 浙江诸暨香榧质量和土壤元素含量相关系数
经过筛选主要控制元素(表7-12)后,利用相关系数作为权值,对各区元素进行标准化变换,求各区主要控制元素的和,来表示其适宜性(K值),结果表明,西山头组火山岩分布区适宜性最佳(K=),大爽组和茶湾组次之(K=、),高坞组稍差(K=),正长混合岩及中酸性侵入岩更差(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