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海英:《伊西斯女神的追随者——木乃伊肖像画再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摘要:埃及出土的罗马时期的上千个木乃伊肖像画,糅合了埃及的墓葬主题和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旨在分析多元文化并行的历史背景基础上,通过对肖像画主人名字、绘画中的象征符号、特殊主题的解读,进一步探讨肖像画主人的文化身份及信仰世界,以伊西斯女神崇拜的传播情况为切入点,考察埃及传统宗教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 赵旭铎:《建党时期中共党内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两种理解》,《史林》2022年第2期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党内对于如何在中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党内多数成员认为,议会政治与选举活动不过是当权者与资产阶级迷惑平民的陷阱,因而革命者绝不可参加政府或议会,也不应与其他政治势力发生关系,而应该以无产阶级的直接行动推翻现政权。在广州的谭平山与陈公博则强调工人参与现实政治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认为民主选举与地方自治能够促进工人阶级意识的启蒙和政治能力的训练,从而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党内多数成员对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的激进化解读受到了来自美国和日本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而谭平山与陈公博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理解则与德国社会民主主义有关。本文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置于全球左翼思想史的框架中,借此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域语境下多元化解读的可能性。当我们将两种革命想象放置在二者所处的具体政治与社会情境中体察时,二者的主张就都变得容易理解了。 马文忠:《清官修〈明史〉对“西番”的历史书写》,《中国藏学》2022年第3期摘要:清代官修《明史》前、后期关于“西番”所立传记存在差异。前期接续明中后期以来各类官私著述关于“西番”的书写传统,认为“西番”源于吐蕃,包括乌斯藏、朵甘、洮岷、云南永宁等地人群,书写内容侧重于乌斯藏、朵甘等地;后期则略去“西番”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书写内容主要围绕西宁、河州、洮州、岷州展开,至于乌斯藏、朵甘以及国师辖区等地,则在“西番”之外,为其单独立传。出现该种差异的原因与清初西藏重要性的凸显和时人对藏族地区认知的丰富有关。清官修《明史》关于“西番”的历史书写该个案,体现的是在“西番”的历史书写方面,明代书写传统的终结与清代书写的兴起,以及清官修《明史》的内容随现实而变动的过程。与此同时,该种书写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清之际“西番”观念的变动。 潘米奇:《“天下一家”的理想与现实——1942年威尔基的环球航行及其对世界合作的追求》,《史林》2022年第1期摘要:1942年秋,美国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在总统罗斯福的派遣下开展了一次历时49天的环球航行,并在此后完成了美国战时最为畅销的非虚构作品《天下一家》。其间,威尔基不遗余力地宣扬其反对殖民压迫、倡导各族群包容合作的“天下一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反响,缔造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威尔基时刻”。但是,由于“天下一家”思想的两项重要组成部分——“跨意识形态合作”与“去殖民化”并未能在战时获得适宜生长的土壤,因此也未能立即结出直接的政策果实。然而其“天下一家”主张所引发的思想激荡,却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寻觅到余波。 宋上上:《论明代南京快船军役编佥方式的演变》,《史学月刊》2022年第8期摘要:明代中期,南京快船军役编佥采用轮役的方式,三年一差,快船军余亲身应役,或按照户等帮贴银两。万历十四年,南京兵部采用一条鞭法改革,将快船军余按照资产多寡编成快丁,征银解部,招募水夫应役,快船军“役”变成了发放工食的“缺”。水夫招募的范围主要限定在快船军余,编丁和雇役的对象表现出一致性,称为“派丁充夫”。快船雇役是军户世袭制度下有限制的雇募。一条鞭法改革减轻了快船军役的负担,但仍然延续了“配户当差”的体制,明代南京军、民系统保持着严格的区分。 王溥:《〈元史·食货志〉校勘补遗一则》,《江海学刊》2022年第3期王琛、江沛:《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派系问题考论(1927—1937)》,《史学月刊》2022年第8期摘要:1927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后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成立,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政校西迁,十年间校内异见迭生,对校务影响极大。校内派系活动与国民党高层派系政治联系密切,前期集中体现为改组派与左派青年反对西山会议派和反对“蒋胡合作”的局面,后半期体现为黄埔系在蒋介石授意下的半公开化活动。然而,团体和异见者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政争的激烈程度应被无限放大。陈果夫和罗家伦分别代表的两个群体,围绕着政校办学模式所产生的分歧,及其对该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务运作的影响,才是政校“派系问题”的核心所在。标签化的派系研究思维值得反思。 严世伟:《禅茶源流新考——从〈历代法宝记〉谈起》,《敦煌研究》2022年第3期摘要:禅茶文化史的叙述多自降魔藏倡导饮茶始,将其作为禅与茶结合的开端,或将马祖道一作为“借茶传法”的第一人。这些研究以《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后世禅宗典籍为主要材料,忽视了敦煌出土的早期禅宗史书。本文利用敦煌文献《历代法宝记》,首次明确揭示其中有关禅茶的记载,提出巴蜀是禅茶的发源地,无相和无住是“借茶传法”的首倡者,蜀系禅师是禅茶文化的主要创造者。 赵凯欣:《联宗、商业与清中后期徽州墓祠的“再发明”——以婺源汪氏湖山墓祠为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摘要:墓祠及墓祠祭祖是认识宗族制度的一个关键,学界一般认为其在明嘉靖年间随宗祠的普遍化而整体走向衰落,而婺源汪氏湖山墓祠的案例表明,大体于清中后期徽州出现了墓祠复兴的现象。汪氏湖山墓祠的形成既是婺源汪氏元明以来频繁联宗活动的承续,也是清中后期新兴婺源商人宗派主动因应国家“联宗祠禁”、与族内其他商人宗派及仕宦宗派进行合作的结果。湖山墓祠实质上是一座新兴婺商主导的联宗祠,从祭祀仪式、参与方式、管理模式、运营原则等方面都体现出减少联宗成本、扩大联宗范围的意图。从湖山墓祠的案例可见,明清以来宗族制度的构造是持续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宗族在适应国家政治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统的发明”实现了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的再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