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锁子甲的起源、形制与传入中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1期,第一作者;2、《狯胡与与嚈哒》,《西域研究》(CSSCI),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3、《唐代官僚服饰赏赐制度渊源及其流变》,《中国文化研究》(CSSCI),2006年第3期,独撰;4、《唐初官服“异文”与“陵阳公样”》,《西域研究》(CSSCI),2008年第3期,独撰;5、《两汉迄隋中原王朝对“四夷”的服饰赏赐研究》,周伟洲《西北民族论丛》(第六辑)(CSSCI),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独撰;6、《考古新发现所见吐蕃射猎运动——以郭里木吐蕃棺板画为对象》,《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8年第6期,独撰;7、《唐朝对“四夷”服饰赏赐研究》,《唐研究》第十四卷(CSSC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独撰;8、《唐代大驾卤簿服饰研究》,《文史》(CSSCI),中华书局,2009年第2辑,独撰;9、《“革占鞢带”综论》,《藏学学刊》(第5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独撰;10、Study on Bird Motifs of the Wool Tapestry Fabric Unearthed from Yingpan in Xinjiang,《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11、《北族文化对唐朝官服影响及其历史意义》,《西域研究》(CSSCI),2010年第3期,独撰;12、《墓志所见晚唐内侍省官员与“赐紫绯”》,《中国历史文物》(CSSCI),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13、《青州傅家画像石<商谈图>服饰文化研究》,《华夏考古》(CSSCI),2011年第3期,独撰。 1、《文物考古中中原与西藏关系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1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1年10月,一级子课题主持人;2、《唐代服饰研究》(项目批准号10XMZ0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6月,主持人;3、《青海吐蕃王朝时期彩绘木器艺术研究——以考古材料为中心》(项目批准号09YJC6003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艺术学),2009年11月,主持人;4、《北方民族传统文化对唐代官服影响及其历史意义》(项目批准号07H007Z),陕西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10月,主持人;5、《西北地区古代服饰钮系件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16万字,独著。 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学科基地、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导师。2、中国唐史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