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屈原自投汨罗以死的原由说法各异。 屈原到底是为什么而投江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十种说法。1、愤世说。此说主要认为屈原痛恨朝政紊乱、世事昏浊而投江。这种说法始于汉代。班固《离骚赞序》云:“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不忍浊世,自投汨罗。”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云:“屈原自放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罗,自沉而死。”刘向《新序·节士》云:“屈原疾暗世乱俗,汶汶嘿嘿,以是为非,以清为浊,不忍见于世,将自投于渊。”另外,从有关史籍和屈原作品中,也可看出,屈原是极为愤恨朝政不明和世事混浊的,如《怀沙》:“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莫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更为明显的是《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司马迁也将此记载于《屈原列传》,可见,司马迁对于屈原投江原因的看法大约属于此类。2、殉国说。此说始于汉,盛于清时至今。班固《离骚赞序》云:“国将危亡,忠诚之情……自投汨罗。”宋朱熹《离骚经序》云:“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清王夫之《楚辞·九章通释》之序云:“迨顷襄狂惑,窜原于江南,绝其抒忠之路。且弃故都而迁寿春。身之终锢,国之必亡,无馀望矣,决计自沉。”王夫之认为,屈原眼看郢都沦陷,国都已破,于是不忍国亡而投江以殉国。郭沫若《屈原赋今译》(1)说:“屈原是一位理智很强的人,而又热爱祖国,……他的自杀必然有更严肃的动机。顷襄王二十一年的国难,情形是很严重的。那时,不仅郢都破灭了,还失掉了洞庭、五渚、江南。顷襄王君臣朝东北逃难,在陈城勉强维持了下来。故在当年,楚国几乎遭了灭亡。朝南方逃的屈原,接受着压迫,一定是看到国家的破碎已无可挽救,故才终于自杀了。”郭沫若是现代屈学中持“殉国”说的主要代表。郭沫若多次申述其“殉国”说。他在1942年撰写的《屈原考》说:“他把所有的血泪涂成了伟大的诗篇,把自己的生命殉了自己的祖国,与国家共存亡,这是我们所以崇拜他的原因,也是他所以伟大的原因。”他在《屈原简述》(2)中说:“当楚国的都城被白起攻破的时候,他曾做过一首悼国都的诗,……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就在这年的五月五日(农历)终于跳进湖南汨罗里自杀了。”他又在《伟大爱国诗人屈原》(3)中说:“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詹安泰《屈原》(4)说:“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贵族中一个最进步的分子,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忠于自己正直的主张,以忘我的精神与一切恶势力斗争到底,最后,他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以身殉国。”游国恩、陆永品也承袭此说。3、洁身说。此说来源于《渔父》、《离骚》以及《怀沙》、《涉江》等诗篇的诗句。《渔父》有“安能以身之察察,爱之汶汶呼!”、“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离骚》有“伏清白以死直兮”。宋司马光《屈平》诗曰:“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司马迁《屈原列传》也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的评说。潘啸龙在《从汉人的记述看屈原的沉江真相》(5)一文中指出,屈原“为了保持清白峻洁的操守,捍卫自己毕生追索的理想,他因此庄严宣告:‘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恨,怀石自投于汨罗江中——这就是诗人在绝命前的《怀沙》中,对于自己为何沉江所作的愤懑自白。”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6)说:“屈原为什么要跳水呢?屈原是清清白白的,‘伏清白以死直兮。’‘直’是道德的‘德’字,即,我有这个德,先天得之于我的先祖高阳,我是楚国的宗族。我又有这样的修养,既然‘举世皆浊我独清’,我有什么办法呢?他自己个人是光明磊落的,没有一点含糊,他最看得起的道德是耿介,耿是光明的意思,介是大的意思,光而且大,这是屈原的最高理想。”4、尸谏说。此说以王之江为代表。他在《屈原之死刍论》(7)一文中认为,楚国“党人”横行,国危濒亡,屈原已被流放之中,无力身谏楚王。但屈原忠心未泯,既无力效忠国与民,也无力促使楚王醒悟,只好采取尸谏之法,投汨罗而死。5、赐死说。此说以吴郁芳为代表。吴郁芳在《屈原不是自杀的》、《再说屈原不是自杀的》(8)两文中指出,史籍中有许多自沉、自缢、自鸩、自刎者,名为“自杀”,实为诛杀、弑杀、刑杀。而且古代又有“刑不上大夫”之俗规,因此,“大臣有罪,皆自杀”,这就是“有赐死而无戮辱”的“优刑”。屈原不仅曾任过三闾大夫,而且还任过仅次于令尹的左徒。屈原的流放,实际是变相的死刑。吴郁芳还说,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曰“流放”、“迁之”皆诛也。变相的死刑即为赐死。6、谋杀说。此说源起于现代,以1991年《上海采风》第9期刊载的署名为“大可”的《屈原死于谋杀》为代表。该文认为,屈原是做了秘密爱情的牺牲品,他最眷爱和迷恋的“湘夫人”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与郑袖私通而遭流放,楚怀王之子顷襄王继位后,屈原的政敌对其进行谋杀。刺客在汨罗江上乘龙舟追杀屈原,屈原乘另一只龙舟飞快逃跑。最后被刺客装入麻袋投入江中,并说此即为赛龙舟和包粽子之情形。对端午的解释是:“端”就是端正、澄清之意,“午”是“忤”的通假字,“端午”就是澄清谎言的意思。随后,《东南西北》在1991年第12期上又将该全文转载。1999年湖北《三峡晚报》刊载马健的《屈原死因新解》,重弹此调,《旅游导报》第78期也登载过此类“情杀”的文章。此说可谓情调低下,无中生有,粗制滥造。1991年《中国文化报》曾载《屈原不可戏说》一文,批评信口雌黄和哗众取宠的“戏说”,称此是篡改了民间传说,是招摇过市。7、救主说。亦称“易服救主”说。此说源于湖北秭归一带的民间传说。黄丹《屈原死因新说》(9)一文说,在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屈原遭奸佞中伤后,被楚怀王流放到沅湘荒蛮之地。怀王在秦国死后,顷襄王继位。当时的楚宫已堕落得不成样子,秦军经常犯楚,占领了楚国不少地方,后来又攻破了郢都,并追杀顷襄王。顷襄王非常悔恨,当初不该亲秦,更不甘心楚国近800年的基业毁于自己手中,于是他想到了被流放在汨罗江一带的屈原,就去找他商议救国大计……秦军闻讯后紧紧追来,在这危急关头,屈原与顷襄王换了衣服,并且在秦军的视线下跳进了汨罗江,秦军眼看着“顷襄王”沉入江中,停止了追杀,从而使顷襄王得以脱险。该文从“易服救主”传说故事的可靠性、“救主说”符合屈原忠君爱国思想的一贯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阐述。8、殉道说。郝志达、王锡三在《东方诗魂》(10)一书中提出,屈原的自沉是“以身殉道”,并认为此举是屈原对死亡意识的庄严探索与实践,是屈原人格力量的最后升华。认为屈原坚信道德的力量,相信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世上的人都可以做到,也都应该做到。并指出“以身殉道”具有自身认知的片面性。该著中说:“屈子那种‘以道自任’、‘以道辅势’,大任降于己的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同现实世界的污浊黑暗以及自身认知的片面,使他陷入一种苦痛而无法自拔的思索之中。”又说:“屈子对死亡的抉择,不是他人生的自然归宿,而是他对人生积极探索后的必然选择,是屈子崇高人格的升华与最后的实现。”当代部分学者认为屈原的“以身殉道”具有一定的缺陷,曲德来《屈原的“乡国之情”、气质和人格新论》(11)认为,屈原追求的所谓“完美人格”,包含“内美”和“修能”两个方面的内容。屈原所称道的“内美”,实质上是把人的价值维系在宗法血缘关系、巫术意识和巫术风习上;“内美”是楚国固有的原始感性文化的标志。屈原强调的“修能”,属于儒家道德伦理,这种意识,把人的价值维系在道德自律和人格完善上,这是春秋时代理性文化发展的产物。这两个不同性质的文化观念,在一个完整的人格中是难以并存的。因此,这种“两难追求”注定了他不可避免的失败和人生悲剧。黄灵庚《论屈原之死》(12)一文说,屈原沉湘自杀,与其说是社会悲剧,毋宁说是他人格缺陷的悲剧。9、政治悲剧说。冯川在《人文学者的生存方式》(13)第三编《文心臆解·屈原与自恋》中提出,屈原的悲剧,突出地表现为外在的政治思想和内在的道德理想两者之间的尖锐冲突,把个人理想强加给现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屈原非失败不可。成功是屈原内在神性所不能允许的——成功意味着神性的放弃与泯灭,失败则有可能使屈原以其他方式去彰显内在之神性。冷成金在《隐士与解脱》(14)一著中认为,屈原对儒家的观念一直存在两点迷误:一是认为王道美政与现实历史统一;二是认为建功立业是实现人格自足的惟一途径。事实上,君主与圣人、国家与祖国,是两组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君主是社会秩序的偶然和现实形态,并且仅是外在标记;圣王则是一种文化理想的现实显现,是内在品质的外化;国家只是一个政治意识的人为形态,与美政理想并无必然联系,也无情感意义;而祖国是一个情感概念,是一个民族的情感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绝对的情感意义和无需论证的神圣性。屈原的痛苦就在于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屈原以死追问出了现实国家、君王的真相和意义,彰显了理想与现实的不统一性和现实的荒谬,对人们有极大的警醒作用。10、殉楚文化说。杨春时在《楚文化的挽歌和屈原的悲剧》(15)一文中认为,楚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战国末期,在以秦国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发展的逼迫下,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明显衰落,并且面临着淹灭的危险。屈原作为楚文化的精英,预感到楚文化的危机,而又无力挽救,最终以死殉之,而屈原赋也成为楚文化的挽歌。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屈原赋才达到理性的超越,并具备了深刻的审美意义。同时,故国文化是屈原安身立命的根基,他是吸吮着文化的乳汁成长的,他无法容忍楚文化的淹灭,更不能生存在北方异质文化中。秦国的法家文化崇尚暴力、弃绝仁义,理智冷酷、压抑个性、功利世俗、泯灭信仰。而楚文化则以其血缘亲情、热情和想象、神话和诗意征服了屈原。对楚文化的忠诚热爱超越了对君王的义务,对国家的职责、对宗族的隶属、对故土的乡情,它是屈原生命的全部内涵。屈原赋的写作动机就是抒发忠诚眷恋之情,排遣忧思怨愤之意,表达与楚文化同命运的决心。杨春时指出,屈原的悲剧也在于,他成了一个落后的、最终淹灭的文化的殉道者,屈原之死的根本原因是其精神支柱——对天道的信仰崩溃了。他没有把生存的基点置于自由选择上,而是为传统殉葬。以上十种说法中,广为流传的是“殉国说”,再次是“愤世说”。其他说法未被公认,特别是“谋杀说”中“情杀”的说法,似已超出学术讨论或研究的范畴,可称过眼烟云,无稽之谈。应该引起学术界的警惕,不可被戏说迷惑。
杜鸿发表作品目录及小说创作年表 80年代散文《琴声》,《中学生之友》1984年1月第一二合期;广东人民出版社。短篇小说《爱……》,《晓曦》,1984年第三期。诗《山的故事》,《晓曦》,1985年第四期。诗《老人的故事》,《晓曦》,1985年第四期。诗《奶奶·星星》,《宜昌市报》,1986年3月10日。诗《山里人》,《诗风》,1987年8月5日。诗《情人的眼睛》,《青年自选短诗集》湖北省诗歌学会主编,1987年10月。报告文学《一小人》,《宜昌日报》,88年8月2日并获该本“改革十年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散文《台球风透视》,《宜日日报》,1988年12月17日。散文《信奉》,《宜昌日报》,1989年9月10日。报告文学《燃烧光明的情怀》,《夷陵老一辈》,1989年10月。评论《诱发学生作文四法》,《宜昌日报》,1990年2月21日。1991年报告文学《烛泪情》,《宜昌日报》,1月14日。散文《中堡岛重游》,《湖北日报》,4月12日。散文《桔趣与柑橘节》,《绿色大世界》,第四期。散文《待到橙红桔绿时》,《长江开发报》,7月5日。散文《待到橙红桔绿时》,《科技今年快报》,7月19日。散文《最是橙红桔绿时》,《湖北市场》,8月5日。散文《桔趣与柑橘节》,《宜昌日报》,9月2日。散文《绿丛红桔最宜秋》,《湖北市场》,9月30日。散文《柑桔与桔文化》,《长江开发报》副刊,10月11日。报告文学《绿从红桔最宜秋》,《甜密的西陵峡》,10月版。报告文学《永远向上的人》,《西陵风情》,香港天马出版社10月版。报告文学《普通女性》,《西陵风情》,香港天马出版社10月版。1992年散文《中堡岛重游》,《光明日报·东风版》(头条)1992年4月21日。散文《中堡岛重游》,《中国市场时报》副刊,1992年5月4日。评论《触探民族脊梁的感慨·元辰评〈中堡岛重游〉》,《中国市场时报副刊》1992年6月29日。评论《山坡羊·潼关怀西》,《古代诗文例说》,武汉出版社1992年8月。评论《焚书坑》,《古代诗文例说》,武汉出版社1992年8月。散文《中堡岛重游》,《三峡现代散文赏析》(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10月。杜鸿发表作品目录散文《绿丛红桔最宜秋》,《农村成人教育》杂志,1992年第10期。报告文学《大鹏三故事》,《洞庭骄子》,1992年10月香港文艺出版社。报告文学《风流黄金卡》,《首富村壮歌》,1992年10月内蒙古出版社。报告文学《王仁林上中下》,《中国包装报》,1992年11月2日。1993年散文《温暖如家》,《人民日报·大地》,1993年10月14日。散文《古镇乡情》,《中国环境报·绿地》,1993年1月28日。散文《古镇将被淹没》,《长江航运报》,1993年1月30日。散文《朴实的古镇》,《中国人口报·苍生》,1993年2月12日。散文《儿子的启示》,《青年人报》,1993年2月19日。散文《温馨的摇滚》,《中国妇女报》,1993年3月1日。散文《儿子》,《市场时报》,1993年3月15日。散文《朴实的古镇》,《西楚文学》,1993年第三期。散文《朴实的古镇》,《光明日报·东风版》,1993年4月15日短篇小说《城市里破碎的夜晚》,《西陵峡》,1993年第四期。报告文学《中国石材城忧思录》,《香港九七杂志》,1993年第四期。散文《朴实的古镇》,《阅读与写作》,1993年第六期;附吴一干教授评论〈历史忧思的眼睛。散文《朴实的古镇》,《宜昌日报》,1993年7月22日。报告文学《挥泪别家园》,《中国城乡金融报》,1993年9月18日。报告文学《泪别家园》,《中国建设报》,1993年9月21日。散文《儿子的启示》,《宜昌文化报》,1993年9月。散文《喜迁》,《长江开发报》,1993年10月6日。报告文学《新时代崇高的人》(上下连载),《经济信息时报》,1993年10月9日和12日。散文《胜似爹娘疼儿心》,《中国水利报》,1993年10月9日。报告文学《三峡情,赤子心》,《三峡经济报》,1993年10月15日。报告文学《泪别故土》,《东方时报》,1993年10月20日。报告文学《序幕》,《人民长江报》副刊,1993年10月25日。报告文学《三峡百万移民大迁徙》,《城市导报》,1993年10月25日。报告文学《三峡首批移民记》,《辽宁科技报》,1993年10月29日。报告文学《在巧字上做文章》,《中小学校长风采》,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报告文学《三峡百万移民开始行动》,《现代家庭报》,1993年11月2日散文《毛主席故居抒怀》,《三峡晚报》,1993年11月11日。散文《在主席故土》,《中国老区报》,1993年11月25日。报告文学《三峡百万大移民》,《三峡发展导刊》,1993年第十一期。散文《在主席故居》,《中国人口报·苍生》,1993年12月17日。报告文学《三峡在移民》,《经贸时代报》,1993年12月20日。散文《在毛主席故居》,《宜昌日报》,1993年12月21日。散文《在毛主席故居》,《长江开发报》,1993年12月21日。散文《故物感心深》,《三峡经济报》,1993年12月26日。 1994年散文《长江青苔的老屋》,《花溪》文学月刊头条,1994年第十一期。散文《告别家园却情愿》,《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副刊,1994年1月25日。散文《神农溪散记》,《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副刊,1994年12月26日。散文《宁静的宁河》,《环境保护导报》,1994年1月5日。报告文学《三峡大迁徙》,《深圳商报》,1994年1月24日。报告文学《三峡移民》,《农村青年》,1994年第一期。报告文学《三峡坝区的女移民》,《中国妇女》,1994年第一期。散文《宁静的宁河》,《希望导报》,1994年2月5日。散文《三峡树》,《西楚文学》文学月刊,1994年第三期。散文《长江青苔的老屋》,《青海日报》文学副刊,1994年8月23日。散文《宁河幽思》,《中国环境报》文艺副刊头条,1994年4月2日。散文《宁静的宁河》,《特区时报》副刊,1994年4月5日。散文《故乡的树》,《三峡经济报》三峡风副刊,1994年4月9日。散文《三峡树》,《中国环境报》绿地副刊,1994年4月21日。散文《花栗树》,《长江开发报》副刊,1994年4月25日。散文《三峡树》,《海南日报》副刊,1994年4月25日。散文《三峡树》,《市场时报》副刊,1994年4月27日。散文《入园》,《三峡希望报》副刊,1994年5月4日。散文《三峡树》,《中国城市导报》副刊,1994年5月5日。散文《三峡树》,《中国三峡工程报》副刊,1994年5月19日。散文《眼神》,《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4年6月4日。散文《儿子与树》,《家庭教育报》副刊,1994年6月9日。散文《儿子与树》,《中国人口报》苍生副刊,1994年6月10日。散文《三峡树》,《中国红十字报》博爱·人群副刊,1994年6月17日。报告文学《泪别家园》,《三峡文学》文学月刊,1994年第六期。散文《老屋·乡情》,《经济信息报》副刊,1994年7月3日。散文《宁静的交响》,《三峡经济报》副刊,1994年7月9日。散文《宁静的宁河》,《海南日报》椰风副刊,1994年8月15日。散文《长满青苔的老屋》,《青海日报》江河源副刊,1995年8月28日。散文《长满青苔的老屋》,《三峡经济报》副刊,1994年9月17日。散文《长江青苔的老屋》,《脱贫与致富》月刊并获该刊年度好作品品一等奖,1994年第九期。散文《神农溪散记》,《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4年第1090期。散文《送儿子》,《辽宁科技报》副刊,1994年10月13日。报告文学《三峡百万大移民》,《旅游》杂志,1994年第十期散文《神农溪散记》,《中国水利报》副刊,1994年11月8日。散文《神农溪散记》,《海南日报》椰风副刊,1994年11月14日。散文《神农溪散记》,《科技信息快报》副刊,1994年11月18日。散文《神农溪散记》,《新华日报》新潮副刊,1994年11月20日。杜鸿发表作品目录散文《书房听西》,《经济信息时报》文学副刊,1994年12月20日。1994年,获青岛第二届副刊文学奖。 1995年散文《大海与人生》,《宜昌日报》副刊,1995年12月5日。散文《眼神》,《中国东方时报》副刊,1995年1月13日。散文《书房听雨》,《青海日报》副刊,1995年1月22日。散文《斜雨满天的日子》,《宜昌日报》副刊,1995年2月8日。散文《书房听雨》,《中国环境报》副刊,1995年2月9日。散文《浮想往事》,《经济信息时报》,1995年2月9日。散文《斜雨满天的日子》,《市场时报》副刊,1995年2月22日。散文《斜雨满天的日子》,《三峡晚报》副刊,1995年2月24日。散文《斜雨满天》,《青年导报》副刊,1995年2月24日。散文《书房听雨》,《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5年2月24日。散文《神农溪散记》,《市场时报》副刊,1995年2月28日。散文《书记听雨》,《脱贫与致富》杂志,1995年第三期。散文《斜雨满天的日子》,《中国三峡工程报》副刊,1995年3月9日。散文《三峡树》,《环境报》副刊,1995年3月10日。散文《神农溪散记》,《青海日报》江河源副刊,1995年3月19日。散文《身染小疾》,《健康之友》副刊,1995年3月23日。散文《儿子与树》,《希望导报》副刊,1995年4月19日。散文《身染小疾时》,《市场时报》副刊,1995年5月3日。散文《长满青苔的老屋》,《青岛日报》副刊,1995年7月5日。散文《身染小疾》,《中国卫生信息报》副刊,1995年7月26日。散文《身染小疾》,《健康时报》山茶花副刊,1995年8月2日。序《企业要向真广告靠拢》,《三峡坝区企业名录》,1995年8月8日。散文《三峡风》,《中国水利报》副刊,1995年8月24日。散文《三峡风》,《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5年8月26日。散文《嬉戏八与发》,《长江开发报》副刊,1995年9月18日。散文《黄花三记》,《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5年9月23日。散文《三峡风》,《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5年10月6日。散文《关于八与发》,《特区时报》副刊,1995年10月31日。散文《三峡风》,《脱贫与致富》杂志,1995年第十期。散文《在主席故居》,《阅读与写作》杂志,1995年第十一期。评论《把握好历史感——读〈在主席故居〉(吴江)》,《阅读与写作》杂志,1995年第十一期。散文《三峡的山》,《长江开发报》江天副刊,1995年12月11日。散文《三峡的风》,《特区时报》蓝海洋副刊,1995年12月7日。散文《呵,黑岩子》,《亚太经济时报》副刊,1995年12月16日。散文《银杏沱的钟声》,《特区时报》副刊,1995年12月21日。散文《呵,黑岩子》,《农民日报》大地周刊,1995年12月24日。散文《三峡的山》,《经济信息时报》副刊,1995年12月26日。 1996年散文《书记听雨》,《花溪》文学月刊,1996年第一期。附:评论《书房听雨序·甘茂华》,《青海日报》,1996年10月20日。散文《呵,黑岩子》,《宜昌文化报》,1996年4月。散文《我的十三湖》,《西陵峡》文学季刊,1996年第四期。散文《荷塘鸣琴》,《西陵峡》文学季刊,1996年第四期。散文《胡叫乱想》,《西陵峡》文学季刊,1996年第四期。散文《我的十三湖》,《西陵峡》文学季刊,1996年第四期。散文《我的十三湖》,《西陵峡》文学季刊,1996年第四期。散文《听雨》,《通俗文艺报》,1996年5月。散文《在柴埠溪古道上》,《宜昌日报》副刊,1996年5月26日。散文《土家人的清江》,《河北日报》副刊,1996年5月29日。散文《清江随笔》,《散文百家》文学月刊,1996年第六期。散文《斜雨满天的日子》,《通俗文艺报》,1996年6月2日。散文《身染小疾》,《中国文化报》,1996年7月8日。散文《白果树瀑布》,《青岛日报》,1996年8月2日。散文《荷塘鸣琴》,《三峡晚报》,1996年8月19日。散文《清江随笔》,《中国林业报》,1996年8月8日。散文《白果树瀑布》,《宜昌文化报》,1996年8月。散文《在柴埠溪古道上》,《中国环境报》副刊,1996年8月26日。散文《清江随笔》,《中国水利报》,1996年9月1日。散文集《书房听雨》,十六万字,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年10月。中篇小说《小康工作队》,《三峡文学》杂志,1996年第十一期。中篇小说《夷陵闲墨》,《书房听雨》,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年10月。散文《银杏沱的钟声》,《新华日报》,1996年10月11日。散文《远思近想》,《青海日报》,1996年10月21日。散文《天籁》,《青岛日报》,1996年10月23日。散文《我的十三湖》,《宜昌文化报》,1996年11月。散文《清江随笔》,《宜昌文化报》,1996年12月。散文《清江随笔》,《花溪》文学月刊,1996年第十二期。散文《白果树瀑布》,《环境保护导报》,1996年12月21日。 1997年散文《思绪尽飞翔》,《特区时报》,1997年1月16日。评论《〈书房听雨〉序》(甘茂华),《宜昌文化报》,1997年4月12日。散文《白果树瀑布》,《江河文学》,1997年第一期。散文《我的十三湖》,《花溪》,1997年第三期。散文《感悟石宝寨》,《三峡晚报》,1997年4月6日。杜鸿发表作品目录散文《清江随笔》,《中国环境报》头条,1997年5月22日。散文《荷塘鸣琴》,《宜昌文化报》,1997年4月。散文《白果树瀑布》,《经济信息时报》,1997年4月12日。散文《杂树·电线·鸟》,《经济信息时报》,1997年5月31日。散文《峡江行船》,《旅游导报》,1997年5月23日。散文《人格的香港》,《宜昌日报》,1997年6月4日。散文《久违了香港》,《三峡法制报》,1997年6月27日。散文《春天的故事》,《经济信息时报》,1997年6月28日。散文《在未来水世界》,《中国三峡工程报》,1997年7月4日。散文《峡江行船》,《三峡法制报》,1997年7月15日。散文《太阳山随想》,《三峡晚报》,1997年7月21日。散文《荷塘鸣琴》,《青岛日报》,1997年7月29日。散文《峡江行船》,《宜昌日报》,1997年8月19日。散文《峡江禁忌》,《三峡法制报》,1997年11月11日。散文《〈移民县长〉的文化感》,《宜昌文化报》,1997年10月。散文《荷塘鸣琴》,《海南日报》,1997年9月8日。散文《露天电影》,《青岛日报》,1997年8月12日。散文《五哥》,《青岛日报》,1997年9月16日。散文《车溪千瓣莲》,《宜昌文化报》,1997年10月。报告文学《海派人物》,《统一战线》,1998年第九期。1998年散文《在水底世界过年》,《青岛日报》,1998年1月17日。散文《最后的图腾》,《三峡晚报》,1998年1月30日。散文《露天电影》,《花溪》,1998年第七期。散文《坛子岭》获1998年湖北专业报刊好作品一等奖。散文《奉节·石宝寨》,《三峡文学》,1998年第十二期。创作谈《追求乐观的光芒》,《江河文学》,1998年第十二期。散文《露天电影》,《阅读与写作》,1998年第十期。1999年散文《昭君台》,《青岛日报》,1999年1月26日。中篇小说《困兽》,《芳草》,1999年第八期。散文《昭君台》,《青岛日报》,1999年3月22日。散文《感悟山水》,《青岛日报》,1999年4月5日。散文《感悟山水》,《经济信息时报》,1999年1月26日。散文《忠州的影子》,《江河文学》,1999年4月5日。散文《那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宜昌日报》,1999年4月16日。散文《感悟忠州》,《中国文化报》,1999年7月16日。散文《忠州遇忠魂》,《中国交通报》,1999年7月30日。散文《感悟忠州》,《青岛日报》,1999年8月9日。散文《感悟忠州》,《工人日报》,1999年8月15日。杜鸿发表作品目录2000年大型文化散文《怀想三峡》及2部旅游文集《白果树瀑布》、《幽幽情人泉》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散文《感悟秋风亭》,《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24日。散文《盐道怀古》,《中国交通报》,2000年3月1日。散文《人之轻重秋风量,江亭小巧蕴意长》,《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12日。2001年中篇小说 《尔雅书院》发于《延安文学》第四期。评论《元辰杜鸿作品引起关注》,《三峡商报》(高秉喜),2001年11月22日。2002年长篇小说《一个白痴统治的村庄》,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被评论界称为21世纪的《百年孤独》,杜鸿本人被称21世纪“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中篇小说《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芳草》第五期,并获芳草2002年度文学奖。同时,《荆州晚报》劈出五个专版对小说进行讨论。樊星、钱鹏喜、黄大荣等对小说进行了专门评论。散文《老屋补记》,《阅读与写作》,2002年第十期,并附评论。2003年散文集《永远的三峡》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黑痣》发于2003年《红岩》第四期。小中篇《幻想中的树》发于《广西文学》第十期头条。散文《平湖秋月》,《宜昌日报》,2003年8月28日。评论《读杜大江的画》,《三峡晚报》,2003年10月20日。2004年中篇小说《一个故事的原形》,《延安文学》2004年第五期。中篇小说《请你入画》,《长江文艺》2004年第八期。评论《具体环境冲突中的毁灭——评<请你入画>》(赵郭明),《长江文艺》2004年第八期;《三峡商报》,2004年8月25日。中篇小说《困兽》,《红岩》2004年第十期。同年收入2004年度先锋小说选《王小波门下走狗第三波》。散文《百年陈香》,《长江文艺》,2004年第十期。散文《春茶带露》,《宜昌日报》,2004年3月31日。散文《卖镜子的和卖茶壶的》,《三峡商报》,2004年6月12日。评论《走进小径分岔的后花园》,《三峡晚报》,2002年6月15日。散文《百年陈香》,《三峡晚报》,2004年7月1日。散文《来生茶为妻》,《三峡商报》,2004年7月6日。书话《酷夏读凉书》,《三峡晚报》,2004年7月28日。评论《月是故乡明——读冯绪旋<三峡小移民>》,《楚都市报》,2004年8月6日。散文《我的历史老师》,《三峡商报》,2004年9月10日。杜鸿发表作品目录散文《古镇诗踪》,《三峡晚报》,2004年10月11日。散文《僧树佛酒》,《三峡晚报》,2004年11月21日。评论《<石牌保卫战>展银屏巨制》,《三峡日报》(刘洪进),10月14日。2005年中篇小说《耶利哥的玫瑰》,《延安》2005年第一期。短篇小说《我爱蝶狼》,《芳草》2005年第六期。同年《我爱蝶狼》获2005年全国首届青春文学大奖赛佳作奖。散文《饥饿》选入《博客》2005年试刊号。散文《一棵包谷的命运》、《盐道》,《中学生百科》2005年第六期、第八期。背景资料《石牌和石牌保卫战》《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8期。散文《话山话水话夷陵》《游遍天下》2005年第8期。散文《看山是山》、《泰山,中华图腾》,《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10期。中篇小说《怀孕的男人》选入知识出版社《王小波门下走狗第四波·贫乏时代最幽默的文字》。短篇小说《马小树的爱情》选入漓江出版社版《2005中国网络文学》。评论《马宁摄影作品赏读》,《三峡晚报》,1月4日。散文《关公坊酒外话》,《三峡商报》,1月15日。散文《小镇太平溪》,《三峡晚报》,1月16日。散文《从仪狄说起》,《三峡晚报》,2月6日。书话《我的读书之旅》,《三峡晚报》,2月22日。评论《故事和细节的力量》,《三峡商报》,3月18日。评论《洇染本无致》,《三峡商报》,2005年4月20日。评论《给生命留个路标》,《楚天都市报》,2005年4月20日。散文《柴埠溪向左,震撼也向左》,《三峡商报》,2005年6月3日。散文《拜谒屈原祠》,《宜昌日报》,2005年6月6日。散文《香山与茗水》,《宜昌报》,2005年6月10日。散文《滴沏城堡》,《宜昌日报》,2005年7月1日。散文《梦游幻虚》,《葛洲坝集团报》,2005年8月26日。散文《读石欲忘言》,《三峡晚报》,2005年8月27日。评论《网络文学宜昌印象》,《宜昌日报》,2005年9月1日散文《即佛即画三峡石》,《宜昌日报》,2005年9月22日。评论《人物形象的喧哗》,《三峡晚报》,2005年9月7日。评论《人物形象的喧哗》,《宜昌日报》,2005年9月13日。评论《鸟飞前面的天空》,《三峡晚报》,9月20日。散文《眩晕向左,震憾再向左》,《长江日报》,2005年10月14日。评论《触探中国式油画的可能性》,《三峡晚报》,2005年12月15日。评论《触探中国式油画的可能性》,《宜昌日报》,2005年12月20日。评论《一次爱的虚拟行程》,《宜昌日报》,2005年12月23日。2006年短篇小说《马小树的爱情》,《星火·中短篇小说》2006年7月号。长篇散文《峡江号子》,《芳草》文学,2006年第四期。杜鸿发表作品目录短篇小说《那三个春花雪月夜》,《芳草》网络小说选刊,2006年第11期。中篇小说《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入选《绽放——红袖八年精选集之〈狼情〉》(2006年6月南海出版公司)散文《泰山记宗》,2006年《旅游度假》第8期。2007年《杜鸿中篇小说精选》,2007年3月,长江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丢手绢》,2007年5月,《长江文艺》第五期
288 浏览 3 回答
220 浏览 3 回答
148 浏览 6 回答
358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6 回答
201 浏览 4 回答
331 浏览 3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5 回答
120 浏览 2 回答
311 浏览 5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1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126 浏览 6 回答